查看原文
其他

请用“沈从文、机场、边城、诗”造一个句子

央视新闻 2023-08-25



1923年8月,21岁的沈从文离开湘西,经过19天的艰难旅程才到达北京。


2023年8月18日,以沈从文小说命名的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只要145分钟就直达北京,飞越群山,只在咫尺。


百年跨越似乎是弹指之间,却带给我们独特的心灵震撼。每当想到这个世界上,从此有了一个名为“边城”的机场,便油然而生文学走进现实的温暖。




有人说,沈从文的《边城》,读第一遍,是一种美的沉醉,读第二遍,竟有了一种薄透的悲凉,读第三遍,在淡淡的哀伤里,又生出了一种柔软的希望。

在他笔下——

边城的景“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
深翠的青山,草丛里埋伏着绿色蚱蜢;素简的人家,多住在桃杏花里;极狭的船,在水面上画着美丽的长长的线路,一切极静,又仿佛跃动着某种呼之欲出的故事。

边城的人“在风日里长养着。
天真活泼俨然一只小兽物的翠翠,忠实憨厚默默扛起生活重量的爷爷,壮实如小公牛却爽直淳朴的天保和傩送兄弟,他们镶嵌在透亮的风物里,心思如边城的风物一样澄明。

边城的情“是一连串的梦,开头是朦胧飘忽的,后来在成长着,终于不知其终。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离经叛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和“遵从古礼”的醇厚人性。

沈从文的文字,和他笔下的湘西,就像自在的水流,不急不缓,清澈自然,没有繁复的修辞,没有艳丽的描摹,却因为恰到好处的表达,而产生一种打动人心的魔力。

而在今天,这颗文学的种子在湘西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些孩子生活在十八洞村,一个藏在幽静山谷中的苗族聚居地。

在当地,有一间筑梦书屋,每周末村里20多个孩子都会来到这里,写诗、朗诵等度过周末时光。其中不少孩子写了很多灵动、感人的诗,记录家乡的美、表达心中的故园情,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十八洞。


8岁的石彦阳小朋友写苗寨的光华:


光华,是十八洞村的一草一木

光华,是十八洞村的山山水水

光华,是十八洞村的鸟和花

鸟儿叫着,风儿吹着

我走在宽广的田野上

我走在细长的河边

你就是我的光华



10岁的杨雨希小朋友写森林:


森林可以是一个仙境

因为里边儿有蝴蝶飞舞

因为里边儿有强壮的大树

因为里边儿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起雾了!

树林开始变得迷茫

里边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味

大自然的香气

夜晚——

草丛里还会有知了的鸣叫

河边会有一些青蛙的叫声



12岁的隆璐小朋友写池塘:


月夜渐渐交近池塘

池塘中的夜色美如画

荷叶在池塘中起舞

清水互相靠近与池塘交友

青蛙蹦进池塘歌舞

朵朵荷花开出兴奋的颜色

蜻蜓也来看热闹

各种鱼儿跟着节奏

池塘中美不胜收



14岁的石玉小朋友写夏夜:


夜浮水面

镜花水月

池水绿澈

叶飘水流

夜闻蛙鸣

蜓沉怪石

荷莲齐绽

水央夜舞



8岁的杨雨韩小朋友写妈妈:


妈妈就像一棵挺脱的树

我害怕蛇

就躲进妈妈的怀里

我害怕打雷

就躲进妈妈的怀里

妈妈的怀里是温暖的

妈妈美丽的

我永远爱着妈妈



孩子们诗中的家乡,没有儿时记忆中贫穷、偏远的印象,而是美丽的仙境和眼中的光华。现在家乡越变越好,“边城机场”通航后,离机场仅有15公里的十八洞村,让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坐上飞机,去山的另一边,去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看一看。

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用文字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有的孩子说,这是梦想终于实现的一天:


有的孩子写到,在飞机上和大家一起唱《歌唱祖国》感受到了深切的爱国情:


还有的孩子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还想再出来看看:


100年前,
浪漫深情的沈从文离开湘西,一定怀揣着对这片故土的深切祝福。
100年后,
当这里的孩子,插上梦的翅膀启航,飞向先生曾经抵达的远方,用手中的笔记录所见所感,就是对那份祝福最美好的实现。

十八洞会更美更好,这里的孩子们也将带着对文学的热爱,书写出更动人的未来。



《夜读》七夕话题征集



下周二就是七夕,可能比戒指和玫瑰更像定情信物的,就是你心里冒出的那一句“就这个人了!


在四目相接心炸成烟花时,在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着落被用心对待时,在日子残破有时却得爱人缝缝补补时,在久处不厌柴米油盐也有滋有味时,或者,就在一瞬,就在一件只有Ta为你做到了的小事中……


在爱情里,哪一刻让你认定对方的?!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七夕,我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把你们的定情故事写进《夜读》里,让所有人来祝福!





📮投稿邮箱:yedu_cctv@126.com

制片人 | 王元  主编 | 王若璐
记者 | 朱兴建 闫乃之 李艳君 傅蕾编辑 | 李津婵  校对 | 张天宇©央视新闻

给十八洞的孩子们点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