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读《经济学人》讣告

2017-01-16 孟庆伟Justin 孟庆伟英文写作

10年前我第一次听说《经济学人》。当时在天津认识的华裔英国朋友 James 递给我一本印刷精美手感丝滑的杂志,说是文章写得很棒,风趣幽默讲究,是学英语的上佳读物。我们在麦当劳边啃汉堡,边听他讲《经济学人》独创的可以衡量各国购买力的 Big Mac Index. 当时的印象是翻开《经济学人》满眼都是生词,很多句子的句式不熟,似懂非懂。但是很快我就开始养成了每周阅读《经济学人》的习惯,从啃到品,不知不觉10年已过。


一开始我主要阅读 Leaders 板块,关于中国和美国的文章,商业板块,偶尔读读书评。直到2013年我才发现《经济学人》可读性最强,最见写作功夫和文采,最值得一字一句咀嚼的其实是最不起眼的 Obituary(讣告)部分。


《经济学人》的「obituary」 和中文语境里的「讣告」意思不完全对等,应理解为人物传记或人物趣闻,用《经济学人》自己的话来说是「the world's most captivating people」。关于讣告专栏,《经济学人》如此介绍:


The obituaries that appear in The Economist are remarkable because of the unpredictable selection of people to be written about, the surprising lives they lead - but also for the style in which the obituary is written. 


所以,不像大多数媒体一样只报道名人,《经济学人》关注的更有「complete unknowns」; 它的选择标准是这些人的生活是不是精彩,是不是值得写,是不是通过这些人可以看到共通的人性,亦或还能反映一个时代。当然,具体的判断是由这个板块的编辑来做的。虽然《经济学人》坚持不公布各个板块的作者姓名,但我还是带着好奇找到了这些美妙文字后面的执笔人。


从1995年到2003年10月《经济学人》讣告编辑/作者是 Keith Colquhoun(苏格兰姓氏,读作 /kəˈhuːn/)。他一生从事新闻行业60载,出版11部小说,在《经济学人》工作23年,于2010年逝世。《经济学人》对 Keith 的评价极高:


When he took over the Obituaries in 1995, just after their launch, he kept the Asian flag flying. He also set an extraordinary standard for clear, dry, witty writing. The openings of his Obituaries were a particular delight. 


关于 Keith 选择讣告写作对象的标准,《经济学人》写道:


 “I would like to do X,” he would say gently, announcing the week's Obituary candidate, who was often a complete unknown; and neither wild horses, nor the deaths of great celebrities, could persuade him to change his mind.




Keith 辞去讣告编辑一职后,Ann Wroe 接手至今。她于1975年在牛津大学获得中古历史学博士,在 BBC 报道过法国和意大利政治。加入《经济学人》40多年,先后报道过美国政治,做过书评和美国板块的编辑。 除了出版7本书外,Ann 还是皇家历史学会(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皇家文学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和英语协会(the English Association)的会员。



Ann 对于讣告这种文体有自己的「讣告观」。她不关心她的写作对象是怎么死的,只关心ta这一生是怎样过的。她会和写作对象,即刚刚过世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比如,当她写一个以制作抽屉为专长的木匠时,她自己会去学习如何做木工,了解哪些木头是最好的,用她的话来说是:「I had to be just as enthusiastic about how to do it as he [写作对象] was.」她坚持只读写作对象自己创造的作品,比如他们的日记、书、电影、音乐、绘画、编舞,不关注其他人笔下的写作对象。她说,「I go to the words on the paper, their diaries. I think it’s the only way to do it, because that’s the voice that has disappeared.」为了感受他们的音容笑貌,她会去 Youtube 看这些人的视频;为了捕捉他们的心理状态,她会去博客和 Twitter 读这些人自己的文字。如果你读 Ann Wroe 的文字感觉像是在看电影的话,那是因为她的写作过程和导演的拍摄过程是一样的,他们都想把一个人的表情、形态、动作、语言、心理和个性表现出来;不同的是一种用摄像机,一种用笔头。


由 Keith Colquhoun 和 Ann Wroe 合著的「The Economist Book of Obituaries」于2008年出版,里面精选了《经济学人》讣告专栏问世13年间最精彩的200个人物故事(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号飞船罹难的七名航天员和一只鹦鹉)。非常高兴圣诞节一个前工作坊学生帮我从纽约带回了这本书。




在读了他们两人写的一些文章后,我发现 Keith 的语言更朴实,短句更多,更口语化;Ann 的词汇量更大,用词更精准,长句更多,读起来更有诗意。但二人都有记者的分析头脑和作家的敏感和创意,都有不过1000字将一个人写活,多年之后还能让写作对象留在读者头脑中的过人本领。几年之后,我还能把读过的人物口述给一些朋友,发现他们非常兴奋,被很多精妙的写法和有意思的细节所吸引,恨不得马上能通读这些人物的故事。


上周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将书中一多半的人物做了标注。




同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每周发布一篇《经济学人》讣告赏析。我会先分享《经济学人》原文,然后赏析这篇人物趣闻哪里写得好(是开头还是过渡,是篇章设置还是具体的用词),为什么好(是惊艳还是出人意料,是让人回味还是以小见大),从写作的角度可以学到什么,如何模仿,如何内化。希望可以为「如何提高英文写作」这一话题从语言角度提供素材和学习范本。


如果你:


  • 喜欢读人物故事

  • 喜欢非虚构英文写作

  • 想要培养非虚构英文写作能力,满足出国文书、课业和工作等需求


那么你应该会喜欢这个《经济学人》讣告赏析。这可能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侧重于《经济学人》讣告赏析的公众号。


这周晚些时候我将为你带来第一篇讣告赏析,希望你会喜欢。


是为预告。


参考资料:


1. The Economist Ann Wroe 页面

2. The Economist 记念 Keith Colquhoun 的文章

3. Ann Wroe 访谈录

4. The Economist Book of Obituaries



题图:圣诞和新年从美国和香港带回来的书和杂志(感谢 Viki,晓雨,国龙);由 K 拍摄


推荐阅读:


怎样才能去经济学人当记者?

纪念恩师 Justine A. Fitzgerald Juarez

哥伦比亚作家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意大利前总理 Giulio Andreotti

哥伦比亚翡翠大王 Victor Carranza

南非政治家 Nelson Mandela 

缅甸记者 Win Ti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