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英语学习中的两大陋习

2017-03-22 Justin 孟庆伟英文写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我不敢自称英文行家,但在接触到大量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后,觉得有必要聊一聊两个可能是最为致命的陋习:懒惰性和随意性。这两个陋习都关乎“道”,不仅限于英语学习,只是我个人在英语学习这一点上感触比较深。


先说懒惰性。由于我写公众号,而且更新还比较频繁,所以会收到不少留言和问题。比如:


我该如何提高英文写作?(如何提高/解决某个问题?)


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提高写作呢?


如果每次写作都要花很长时间,而且不知如何下笔,有什么方法可以逐渐缩短时间吗? 


这样提问也就罢了真正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思维的惰性更有可能存在于每天的学习中。


具体来说,一旦有了这种思维惰性,就不会积极思考,只会想很快得到一个答案,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或者能指引到捷径的答案。但真正的学习是没有捷径的,真正的学习一定需要输入、体会和内化,真正的学习一定要一点一滴积累,必要的时候自己走一段弯路。不断寻求捷径只会让弯路越走越长。


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某种意义上也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要想获得详细的、针对性强的回答,问题必须具体,提问者必须要尽可能详细地交代自己的背景和理解。对于复杂或宽泛的问题,提问者有时候还可以明确具体想在哪个方面得到回复。

就上面几个问题,不管是向别人提出还是自己思考,都应该先自己试图去解答。要回答问题,就要提出一连串新的问题。


以“我该如何提高英文写作”这个问题为例,我会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现在的英文和写作水平如何?


我都是如何面对英文写作的?我的学习理念、策略、方法和习惯分别是什么?自我评价这几点有没有问题?


我是否知道英文写作中的挑战有哪些?


如果知道,那么背后对应的问题分别是什么?如果能准确定位,至少可能是什么?这些问题分别应该如何解决?是不断积累,强化练习,还是找老师指点?


如果完全不知道有哪些挑战,那问题很严重,我急需找一个老师帮我定位问题。


英文写作好的人是如何学习的?我可以借鉴他们的哪些方法?


这样我就清楚了。不是说我找到了所有的答案,而是我知道哪些问题我有解,哪些无解。换句话说,在问别人问题之前,自己需要先问自己,试着回答一连串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然后选择不清楚的问题去问别人。


真正的提问是自我解答问题和筛选问题。


也就是说,就学习来讲,自己永远是主体,师资、资料包、科技这些都是拐棍。



再说随意性。不少人在英语学习中有着极大的随意性,主要体现在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作随意评价,比如评价别人的某个表达是“Chinglish”,或某个表达不地道,不符合“英文思维”。


先从一则知乎故事说起。没错,你想的是对的,我被黑过。


我之前写过一篇“怎样才能去经济学人当记者?”,最早其实是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在知乎上有人这样留言:


 

经过几轮对话,最后出现了这么一幕:



也就是说这个知友一开始非常随意地质疑我的英文,随后看了我的经历觉得“误解了”。我觉得非常荒唐,因为这种评价和判断充满了随意性,缺乏依据和严谨性。而且,交流的态度极不诚恳。这个知友评价别人的写作先是依据自己的“感觉”,后来是别人的“经历”,而不是写作本身。


可不是嘛,连钱钟书先生都在知乎中过枪,更别说我了。之前有这么一个问题:


钱锺书的英语到底什么水平?从小就听说钱钟书英语多神多神,今天看到几篇钱的文章,觉得他的英语句子过于简单,行文也不顺畅,妥妥地看出是非母语。不知我的观点是否正确?


下面竟然有人对钱钟书的英文指指点点,还非常自以为是,让人哭笑不得。不是说钱钟书不能被指指点点,而是如果要评判别人,尤其是大师,评判者应该有相当的积累。不客气地说,是资格。


一些答主为了给钱钟书洗白,不得不向一些母语是英语的朋友求救,让他们用英文来评价钱钟书的写作,这才平息了一波又一波的负面评价。


其中一个母语英语者的回答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While English is my native language, I’m hardly a literary academic.  But if asked for my thoughts on how good Qian Zhongshu’s English writing is, here’s what I’ll say. It’s pretty damn impressive. 


我看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小心翼翼,一种姿态。这种姿态中看不到很多半吊子英文的中国人身上的那种随意性和自大狂妄。



最后,就“英文思维”和“Chinglish”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于“英文思维”,我在和前面提到的质疑我的知友(用ta自己的话来说,“我最近一年的阅读量保持在每期《经济学人》是cover-to-cover的”)的交流中有讨论到,这里引用一下:


“英语思维” is one of those weasel words that the pretentious use to show they know the craft. If we must continue the debate, however, I would trust the sense of native speakers who are more qualified judges than someone who has read The Economist cover-to-cover for a year. 


Below are the evaluations I got from a much qualified native speaker: 


1. I said to myself, what if someone showed me your essays and asked me to evaluate the writer. My response to that, independent of any other knowledge of you, would be:


-the writer has a good mind,

-clearly focuses on the topic and digs in,

-is not afraid to attack material honestly - no bullshitting that says nothing,

-clearly has a good comma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good vocabulary,

-has a voice in his/her writing that demonst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hythm of the language.


Voice is slow to acquire and only a few foreign students reach this level. Voice shows a combination of confidence, comfort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of the new language. 


My congratulations for your accomplishments and your hard work. Writing is never easy.


--Justine Fitzgerald Juarez(BA, Wellesley Colle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Mar. 9th, 2009


2. Your English is so good that one would judge you to be a native speaker/writer...You have so much talent and you have dedicated yourself to constant improvement... You write better than my Beijing professor friend who has her Ph.D. in English. 


--Justine Fitzgerald Juarez(BA, Wellesley Colle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Dec.6th, 2010


Next time you comment on “英语思维”, be cautious. Be sure to provide solid evidence or argument, not amateurish and bold personal views. If you are a careful reader of The Economist, its articles are full of colloquialisms; spoken English is not the problem. Also, don't expect Zhihu answers to be in written language.


Maybe keeping your standards and expectations to yourself would be better for everybody.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英文思维”这个词我不敢轻易使用,一是因为这个词本身有很强的模糊性,二是我承认我的英文和中文没有好到能够准确并有依据地辨别一句话是否符合“英文思维”。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学习时非常小心翼翼,尽量做到“只听正确的,只说听过的;只读正确的,只写读过的。” 我评价学生的作文和语言,更多时候是说,这句话是否有歧义,要表达的是否是学生真正想表达的,表达是否清晰充分,是否足够简洁,是否地道。


这也是为什么从高中开始,只要有不确定的问题,我不会想当然,而是会去找母语是英语的朋友求助,问他们问题:


How idiomatic is this expression/sentence?


Would you say it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 or write it in an essay?


How would you express the same idea in an idiomatic manner? 



最后是“Chinglish”。这个词是“Chinese”和“English”的混合体,牛津英语词典的释义是:


a blend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particular a variety of English used by speakers of Chinese, incorporating some Chinese vocabulary or constructions. 


类似的还有 Engrish(日式英语), Konglish(韩式英语), Singlish(新式英语)Taglish(菲式英语) 等,这些统称为 English-based creole languages. 


“Chinglish”我用的也很谨慎,原因很简单,要负责任地说任何一个表达、句子是“Chinglish”,你需要证明两点:


在地道英文中,这个表达/句子一定不是这样表达的(同时,地道英文应该是怎样表达的?)


这个表达/句子的表达习惯或背后体现出来的思维出现且仅出现在中文中,而不出现在其他语言中,比如日语和韩语(因为否则这个表达同时也是 Engrish 和 Konglish 了)


这非常难。但就是这样的,文明人做论断是需要有逻辑和依据的。这并不是说大家都不能用“Chinglish”这个词,而是说用的时候不要过于随意。


我想起最近一个朋友的一条朋友圈:


对于一些刚起步的人来说我觉得还是少些批判性思维得好翅膀都没硬哪有那么多东西给你批啊。对于雏鸟要做的是找个导师效仿甚至是盲从。先学到本事再说吧。


没错,一个人如果有这种不浮躁的心态,有对知识和技能的敬重,有对别人尊重和负责的意识,其实已经就是在“走捷径”了。天下如果真有捷径,那一定不是“术”的捷径,而是“道”的捷径。


就“术”而言,记住这几句就足够了:


只听正确的,只说听过的;

只读正确的,只写读过的。




题图:下雨乐队。


关于英文学习理念的文章:


为什么我们要写一段废话连篇的开头?

我是怎样从批改中学习英文写作的?

马云捐款2000万美元引起的回忆

可能是史上最靠谱的英文写作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