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公务员和国企,中国父母眼里还有好工作吗?

2018-03-04 巴九灵 猎聘网


文/巴九灵

来源:吴晓波频道


猎聘小编推荐

我不知道别人的父母是什么观念,但对于我的父母来说,他们眼里的好工作就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去年,我从事业单位跳到私企,半年之内,他们都没法接受这个现实,总觉得自家姑娘在职场中走了下坡路  👇

01

跟金子说要采访她,还是去年底。

 

电话里,她兴奋地跟我絮叨,中午去看了天安门,发了好多朋友圈;面试的主管长得还不错,似乎对她挺有好感……

 

“终于有奋斗的感觉了!”清脆的声音有着说不出的朝气。



昨天再联系的时候,我问她新工作适应得是否还行,微信聊天框上“正在输入……”的提示停了老半天,才发来一句话:“我不去北京了,过两天就去老家的银行入职。”


长长的沉默后,金子又发来一句话:“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我爸妈不相信我。”


原来,那天她打电话跟爸妈说自己在北京找到工作了,她爸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阵轰炸:“你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差,一个人跑到北京万一被骗了怎么办?你知道女生独居多容易出事吗?北漂都是那些没出路、家境差的人去的!”


她爸问了公司名字,第二天就直奔北京,打听到金子部门所在的楼层,开展了秘密考察。回去后才开机给女儿打电话,“我打听过了,那家公司的文化不适合你。我帮你把工作辞了,赶紧回来准备银行面试。”


随之而来的是HR的询问电话,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的金子,也顾不上身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就放声大哭。父亲的吼骂声、路人的议论声,像刀子一样割得她脸上火辣辣地疼。


 

“当你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各种原因来证明你不会成功。老实说,这真的是一种侮辱。”

 

到现在,金子还不肯跟爸爸说话,仅仅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给爸爸倒了一碗酒。温酒下肚,两声叹息。

 

我知道,再也不会在朋友圈看到那样朝气蓬勃的金子了。

02

盒子是金子的大学室友,也是一起北漂的漂友。跟金子不一样的是,盒子是跟着主管跳槽去的北京。

 

当时刚毕业半年的她已经领到了8k以上的基本工资,算是班级群里混得比较好的一拨人。对于她突然北漂的决定,父母并没有任何阻拦,只是嘱咐她手机、银行卡放在防水袋里洗澡也要带在身边、背出室友的手机号码等等。

 

“其实他们也蛮担心的,老是怕我进了传销组织。准备来北京的前一天,我刚好把住处的东西寄到姐姐家,我爸就跟我定了一个暗号:‘我把电磁炉寄给姐姐了’。如果进了传销,就打电话给他说这句暗号。当时觉得老爸真可爱啊。”



我问她,平时爸妈会问你的工作情况吗?

 

她笑了笑说:“新媒体运营这个工作,对一辈子生活在小城镇的父母来说实在难以理解。我就跟他们说,我平时的工作是在微信上和别人聊聊天发发文章。偶尔我也会给他们解释什么是比特币,什么是知识付费,他们虽然听不懂,但总是能跟我讨论得很热烈。”

 

“关于工作,他们其实更愿意做倾听者,但我觉得,他们的理解能力超越了我的想象。他们装得笨一点,只是为了让我多跟他们说些话。”

 

盒子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国企工作,两个长辈从没去过北京。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盒子经常抱着电脑加班,父母看了心疼,也会催促女儿不如在老家考个公务员算了。盒子说打算今年带父母去北京逛逛,给他们看看自己打拼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

 


“前段时间不是流行玩那个旅行青蛙吗?我妈也装了个,她给青蛙取的名字就是我的小名。有时候她念叨小囡多久不回家了,我心里也不好受。但能怎么样呢?这是一个互相放手的过程。

 

盒子无奈地笑笑,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巨大的鸿沟,看来怎么也掩饰不了啊。

03

从报社逃到新媒体工作的栾栾刚办完离职手续,他跟老爸说好的“三年之约”到期了,准备回老家创业,“反正他们也管不住我,我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继续闹腾。”

 

河南同事小孟开始在杭州看房,“我妈说,超过一年不回家就不用回了。我有好几个亲戚在杭州定居,全是我妈的眼线,什么风吹草动她都知道。”

 

刚毕业的悦悦在春节时跟爸妈大吵了一架,“逢人就说我找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工作,一看就干不长久。这就是我一定要去大城市的原因,因为在那里没有人会嘲笑你,你可以靠才华和双手活下去。



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好工作?父母显然和我们有着迥然不同的想法。

 

在大多数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父母眼里,“稳定”“压力小”“好找对象”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他们经历过饥荒的恐惧、经历过革命的动荡,深知稳定来之不易。这种稳定,除了柴米油盐的价格,还包括子女的职业与婚姻。

 

在采访中,金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你知道吗,最恐怖的事是他们说的“为你好”“真的是为你好”。他们真的给了他们能给的最好的,以至于你根本没有权利怪他们。

 

“当老师不好吗?每年都有寒暑假和过节福利。”“考公务员不好吗?工作轻松又稳定。”“去国企上班不好吗?工资不低还体面。”

 

当然好。但,这真的是我们这一代子女想要的吗?

 

吴晓波频道去年发布的《新中产白皮书》显示,在择业观上,新中产比上一代更重视的是自我实现,“符合前沿趋势的行业”“宽广的施展平台”是他们在寻找工作中最看重的因素,而选择“离居住地近”“工作压力小”的人占比不到两成。


新中产在职业观上更看重“机会”和“平台”,而在父母的传统认知里,“稳定”和“压力小”胜于一切,他们习惯于用自己过往的经历和经验去教导子女应该如何做,给子女们预设好人生。


这样的控制欲一方面来自经济的制约,在“反馈模式”的中国亲子关系中,下一代要承担上一代的赡养义务,这就意味着父母与孩子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则是对下一代的自我投射,他们把子女当成自己的复制品,试图在他们身上塑造相同的价值观。

 


不过幸运的是,这样的现象,在新中产家庭中已然得到改善。

 

《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论话题是: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即使是一道脑洞题,全场仍有将近90%的人选择不按。

 

我们在《新中产白皮书》里,也欣喜地看到同样的结果,中国父母素来“控制”子女人生和要求反馈的传统,可能将中断于新中产,这是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共同结果。


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从被控制的前半生里剥离出来的新中产,正在成为中国第一批真正不求回报的父母,因为他们知道,给子女最大的财富,其实是选择的自由。▲


本文已获得吴晓波频道授权,推荐关注财经第一自媒体-吴晓波频道。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猎聘小程序

新的一年得高薪,快人一步找工作👇



 推荐阅读 


我那买比特币的同学,身家过亿了

不想上班的时候,想想这5个字


点击阅读原文直通猎聘【求贤季】招聘专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