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名通知:第二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WExpress Author 外教社


主办: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协办: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合作单位:

澎湃新闻·Sixth Tone

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麦克米伦教育

圣智集团·美国国家地理学习

《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研究》


2023年4月7-9日 重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更好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第二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将于2023年4月7-9日在重庆召开。

论坛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邀请外语教育专家、跨文化教学与研究领域专家、高校外语院系领导及学科带头人、国际传播知名专家及中外文化交流界同仁共聚一堂,探讨外语教育如何以更高的历史站位,在更广阔的跨文化视域下,进行更务实的教育规划,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欢迎广大外语院系领导、外语教师、研究生及其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参加。



一、论坛日程

8日

上午  酒店

开幕式

领导致辞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

曾庆锴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金立贤教授  澳门城市大学

中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起点研究

安然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8日

下午

教育部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会场

主旨报告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目标定位与

实践路径

张红玲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

讲好中国故事的故事之道:新时代高校跨文

化教育范式的新思考

宋莉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跨文化与新文科视阈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与

理念

朱振武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

9日

上午  酒店

主旨报告


文化新观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陈新仁教授  南京大学

新型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与国际理解

赵蓉晖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题论坛 一

跨文化视域下的专业发展新方向


跨文化视域下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路径探索

姜红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守正、固本、创新——新文科背景下跨文化

教育教学对我校专业创新发展的推动

熊奕副教授  湖南理工学院

专题论坛 二

课程建设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新融合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的外语专业课程建设

和人才培养实践

李烨辉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

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培养

路径探索

依涵副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

专题论坛 三

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新要求


从对外报道媒体视角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吴挺总编辑  澎湃新闻·Sixth Tone

全球治理视域下跨文化能力测评与培养

彭仁忠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注:最终日程安排请以论坛手册为准。



二、专家简介

主旨报告专家

(按发言先后顺序)


曾庆锴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金立贤


澳门城市大学应用语言学讲座教授兼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在此以前,担任讲座教授在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工作近五年,在英国大学工作超过23年。金教授获得研究资助,带领许多国际研究团队研究领导力和商业环境中的跨文化交流。她发展了定性研究方法——隐喻分析和叙事分析,以探索参与者的内心见解。金教授作为主编和作者编写了大学英语教材系列:“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系列(外教社)、“新标准大学英语”和“新视界大学英语”系列的教师用书(外研社);将一系列儿童图画书翻译成英文。她发表了 200 多篇出版物,重点研究学习文化、跨文化交流、隐喻和叙事分析以及双语临床评估。

现任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协会主席。

报告题目: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安然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际知名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系列英文专著丛书“多元观察:当代中国文化与传播研究”主编。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组织传播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3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编)著(含合著)27部。兼任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专家等。

报告题目:中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起点研究

张红玲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富布莱特研修学者,明尼苏达大学和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外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与培训等。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和省部级跨文化能力相关科研与教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编教材2套,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跨文化外语教学》《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项目负责人,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报告题目: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目标定位与实践路径

宋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前主席、现任主任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前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外语教育、跨文化交际学和社会语言学。曾与中外学者合作,主持和共同完成了包括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与实践” “Erasmus+ RICH-Ed Project/中国高等教育跨文化教育资源研究”多项关于跨文化教育资源和课程建设等科研项目,提出并倡导跨文化交际法英语教学,近年关注重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的中国文化智慧对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学科体系建设及跨文化交际教育范式转型的重要价值、语言与社会文化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本质与路径等。

报告题目:讲好中国故事的故事之道:新时代高校跨文化教育范式的新思考

朱振武


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二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首席专家,“中国非洲文学学”的创立者。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共3篇)《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史哲》《中国翻译》以及ANQ国内外等重要杂志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和时评4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30多种,译著和编著100多种,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三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首届上海高教精品教材奖等省部级奖以及各类图书奖30多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非洲文学部分)主编。

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暨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文化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等丹·布朗创作的文化悬疑小说及中英文著作在国内外引起反响;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凤凰卫视等150多家主流媒体对他在文学翻译、文学文化研究和相关教学等方面的成就做过专题报道。

报告题目:跨文化与新文科视阈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与理念

陈新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East Asian Pragmatics (ESCI)、《外国语文研究》(CSSCI集刊)主编、《中国语言战略》(CSSCI集刊)第二主编、Pragmatics (SSCI)副主编。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在Journal of Pragma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刊物或文集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独著、合著Politeness Phenomena Across Chinese Genres (Equinox, 2017), Critical Pragmatics Studies on Chinese Public Discourse (Routledge, 2020), Exploring Identity Work in Chinese Communication (Bloomsbury, 2022), Metapragmatics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22), East Asian Pragmatics: Commonalities and Variations (Routledge, 2023)、《语用身份论》(2018)、《语用学与外语教学》(2013)等20余部。学术兼职包括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分会和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报告题目:文化新观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赵蓉晖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学史。现任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级“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中国社会语言学》主编、《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联合主编。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正在主编《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丛书、世界语言政策文献丛书、外语战略研究丛书等。

报告题目:新型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与国际理解

专题论坛主讲专家


专题论坛一 

跨文化视域下的专业发展新方向

姜红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兼任安徽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长期从事国际交流、国际教育工作。曾主持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近20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3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级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报告题目:跨文化视域下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路径探索

熊奕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跨文化研究团队负责人。湖南省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主持人,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新时代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核心成员,近五年获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参编教材1部。带领团队在课程建设、学科融合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勇于探索,取得系列成果。团队教师在“2022年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全国交流活动”中荣获全国冠军。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中连续5年获得省赛一等奖,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一次二等奖。2021年获“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

报告题目:守正、固本、创新——新文科背景下跨文化教育教学对我校专业创新发展的推动

专题论坛二

课程建设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新融合

李烨辉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学博士,先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欧盟伊拉斯谟项目资助,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访学。

现任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会员等。

长期分管系及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等工作,带领教学团队完成的教学改革项目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人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

主持各级各类项目二十余项,出版(著作、教材、编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带领团队完成学院二十几个专业3个版本的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报告题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的外语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实践

依涵


依涵,语言学博士, 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英语言与文化对比、跨文化外语教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负责人。曾获得“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主持省部级、校级教学教改项目6项,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and Blended Learning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报告题目: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专题论坛三 

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新要求

吴挺


澎湃新闻编委、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总编辑,曾任澎湃新闻国际新闻主编,一直专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毕业,曾获Chevening奖学金前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年,获政治传播硕士学位。

报告题目:从对外报道媒体视角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彭仁忠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跨文化能力测评、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教育与培训、跨文化教学和跨文化管理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共10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际SSCI期刊和国内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和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理事,国际SSCI期刊及外语类核心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人和教育部学位论文评议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014年和201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国际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从事跨文化能力测评研究。

报告题目:全球治理视域下跨文化能力测评与培养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各位专家报告摘要



三、会务事项

1

论坛时间

4月7—9日(4月7日14:00-20:00报到)

2

报到地点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39号

重庆希尔顿酒店 一楼大厅

3

资费说明

1)会务费:1680元/人,全日制在读硕/博士研究生840元/人(凭有效证件)。

2)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会务组为论坛协调了重庆希尔顿酒店房间(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39号,前台电话:023-89039999)。

请在报名链接中,填写确定的入住日期、离店日期、房间数、房间类型等信息。本次论坛房间协议价为480元/晚/间,标间合住及单间(先到先得),含早餐。酒店房间数量有限,请尽早报名。收到会务组短信为房间预订成功。

3) 方式一:线上缴费。请通过财务转账缴纳。

财务转账请至:

账户名称:上海外教社教育培训中心

银行账号:1001 2744 0920 0033 532

开户银行:工行上海市上外支行

请至少在论坛开始前6天(3月31日前)转账,以实际到款为准。汇款时请备注“跨文化论坛+姓名+单位”。汇款后请将汇款凭证拍清晰完整照片,发送至邮箱:kwhcs@sflep.com,同时在邮件中提供报名信息(姓名、学校、联系电话)。

方式二:现场缴费。现场仅接受 POS 机刷卡(含公务卡)支付。 

为避免您在报到现场排队等待,建议您选择方式一线上缴费

*若无法通过上述方式缴费,请联系会务组。

4

其他事宜

1) 邀请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本次论坛电子版邀请函。纸质版邀请函可在现场报到时领取。

2) 参会证书:凡报名并按时参加论坛者,均可在论坛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获得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签章的电子参会证书,证书中注明论坛名称及学时(15个学时)。

3) 发票:论坛电子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由上海外教社教育培训中心统一开具,发票内容为“会务费”,请务必在报名时准确填写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电子发票将于论坛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统一开具并发送至报名预留邮箱。住宿费发票由入住酒店提供。



四、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接受报名,3月31日截止。

报名链接:

https://app.zhundao.net/event/redirect.html?id=344588

扫码报名:

报名成功后,我们将于论坛开始前1周将论坛手册等资料发至报名邮箱,请您及时查收。

联系我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跨文化能力测试中心

张老师,电话:021-65420732(工作日9:00-11:30,13:30-17:00);

邮箱:kwhcs@sflep.com

徐老师,电话:021-55385051(工作日9:00-11:30,13:30-17:00)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全心致力于中国外语教育

事业的发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