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他们的200万年薪,韩国医疗要崩了……

大猫财经猫哥 大猫财经Pro 2024-03-28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ID:caimao_shuangquan)

韩国出现了医生的离职潮。

大把的医生给医院留下一封辞职信后,走了,不干了。

为啥辞职呢?

之前,韩国发展研究院(KDI)以及健康和社会事务研究院以及首尔大学等多个团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是由于韩国人生育率低而老龄化快速,到2035年,医生的缺口将超过1万名。

咋办呢?那就赶快开始培养医生呗。

全国40多所医学院向韩国教育部申请扩招,总人数大约2000人,预计2025年开始,韩国医学院招生人数将扩容到5058人。

这下,韩国的医疗圈,炸锅了。

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纷纷辞职,连首尔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也纷纷辞职,而且事态很快扩大,从首都圈的首尔、仁川、京畿道,迅速向全韩国蔓延。

根据韩媒对100家主要教学医院的调查,有6415名住院医师提交了辞职信,占到总数的55%,虽然这些辞职信一封也没被批准,但是已经有1630人直接离开了医院,当然了,留在医院的医生也不干活了。

2月20日六点开始,住院医师们开始罢工了。韩国有13000名住院医,而此前的调查显示,约有超过88%的住院医表示,将会参与集体辞职。

也就是说,最终可能参与辞职的人数,超过11000人。

不少医学院的医学生也坐不住了,宣布从2月20日开始,休学。

于是,医学界和韩国政府的对峙,就开始了。

最惨的就是患者了。

随着住院医辞职,一系列的癌症手术、分娩、椎间盘等外科手术要么被推迟,要么被取消,没办法,除了外科缺人外,麻醉科也缺人。

甚至有些医院,急诊都要没人了,根本忙不过来。

政府对一些医院的住院医,发布了复工的强制令,对医师协会的两位领导吊销执照,甚至开放了12家军队医院,来满足日常医疗需求;态度强硬的患者,也准备起诉相关的医院以及医生;癌症患者、同时也是韩国肺癌协会的会长在视频网站呼吁,“请对贫困社会表现出宽容,患者正在生命最后一刻绝望地等待治疗”。

其实这事儿吧,也并不是近期发生的。

从2006年开始,韩国每年医学生的招生人数就是3058人,到2020年的文在寅政府时期,提出10年内每年扩招400人,当时就遭到了医学界的反对,称其为“草率而单方面的决定”,然后,在新冠疫情下,医生举行了罢工。

尹锡悦政府从2023年6月份开始,计划每年扩招512人,但是主张不扩招的医师协会就拒绝协商,直到今年的2月初,韩国政府强推了扩招2000人计划,然后,医师协会就预告,春节后罢工。

他们还真是说干就干,春节过完,就真的罢工了。

事情到这里,可以说是韩国的住院医生单挑整个韩国社会。

韩国的医生短缺是事实。

数据显示,每1000名韩国人有2.6名医生,在OECD国家中,只高于墨西哥,如果刨除专搞“韩医学”的“韩医师”,那么每1000人只有2.1人,就在OECD国家垫底了。

医学院扩招,是韩国少有的在朝野能达成一致的议题,韩国民众的支持度也超过80%。

但就是很难推进。

医生群体为什么这么抵制呢?因为韩国医生是收入最高的专业群体,平均收入能达到29.88万美元(约合215万人民币),仅次于比利时,高于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国。

这次“辞职潮”的主流,是韩国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但他们的收入就得另当别论了。

一个韩国人要成为医生,首先高考就要卷过全国99%的人,然后大学2年通识教育,4年的医学教育,然后参加医师执照考试,然后1年的实习,4年的住院医,2年的专科培训,才能成为一名专科医生。

差不多13年起步。

而在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阶段,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候,日常工作平均93小时/周,也就是每天平均13.2小时,即便如此,月收入大约350万-400万韩元(1.8-2.1万人民币)之间。

这些人担心,扩招并不能改善他们目前的工作环境,反而有更多的人来抢饭碗,那么他们的未来,只能更卷,卷更高的时长和更低的收入。

所以,即便打出的旗号是“扩招会造成过度医疗和对医保增加负担”,但是本质上,就是收入问题。

大罢工还没结束,40所医学院开始服软,就发出了“不合理的扩招数量”表示遗憾,并将人数调整为350人,每家医学院扩招人数不足10人。

但是,即便如此,崩溃的医疗体系,仍然没有修复。

恐怕到了2025年,韩国医学生的招生人数,仍将维持2006年的3058人。

还真是,一个也不能多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