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师蔡石:梦想,必须纯粹

2016-07-12 SELF格致论道 中国科普博览
梦想,就是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适合还是不适合,它始终都在那里,等你去实现。梦想,必须纯粹。——蔡石


半卷胶卷,18张照片
“人生中会有很多偶然的东西,或者叫蝴蝶效应,一只蝴蝶扇一下翅膀,会引起几千公里以外的大风暴。”
▲ 12岁小学毕业的蔡石。
“这是我,我也年轻过。”蔡石笑着说。
这是蔡石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蔡石12岁,刚刚小学毕业。
回忆起人生中第一次见相机的情景,蔡石记忆犹新,当时摄影对于普通人来说,距离如此之远。蔡石的父母每个月的收入只够拍摄十张照片。而那个牵着一匹很瘦很瘦的白马的摄影师,也铭刻在蔡石的记忆中,但蔡石说,“我的理想不太穷,我不想长大后做这样的摄影师。”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的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人生同样是这样,蔡石首次接触摄影的十分偶然。
▲ 蔡石使用的第一台相机。
高二那年,蔡石17岁。


朋友邀请蔡石暑假去海边旅行,从未去过海边的蔡石认为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需要记录下来,得知班主任有一台相机后,蔡石来到了班主任的宿舍楼下。当时一台相机价值600块,可以抵得上蔡石老师十个月的工资,那个夏夜,蔡石在班主任宿舍楼下徘徊了很久,最终鼓起勇气敲开了房门。

时至今日蔡石仍然十分感激那位班主任老师,是他毫不吝啬地将相机借给了一个从来没有碰过相机、根本不懂拍照的十七岁孩子,开启了蔡石一生的梦想。
蔡石用自己剩下的钱卖了半卷胶卷,照相馆的师傅帮蔡石装好设备,告诉蔡石晴天应该用什么,阴天应该用什么。蔡石依样画葫芦,用半卷胶卷洗出来18张照片。
正是这半卷胶卷,18张照片,在蔡石心中播下了摄影的种子。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同样需要考验天赋,蔡石在拿到相片的时候内心十分震撼,难以想象如此漂亮的东西出自自己的手中,那些色彩饱和度、蓝天、白云、毫无瑕疵。

学校就两个人摄影,其中一个是我
“我那天下午两三点钟站到这,阳光灿烂,三座山一字排开,五颜六色倒映着雪山,那一刻我觉得我属于这个地方,只有摄影才能给我带来这种强烈的冲动。”
摄影爱好并没有打乱蔡石的生活,读高中、上大学、进好的单位,蔡石继续着与别人相同的生活,在轨道上一步步前行。


考上大学后,蔡石做了一件现在看来也非常疯狂的事,他拿出大学第一年生活费的一半来卖了一台相机,这也导致蔡石第一个学期到后来都饿着肚子。当时学摄影的人寥寥无几,全学校拍照片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门口摆地摊的大妈,以摄影为生;另一个就是蔡石。因为抢了大妈的生意,蔡石每次路过她的摊前,难免会受到她仇视的眼神。
没有老师,蔡石只好通过买一本本的杂志和摄影教材自学。到目前为止,蔡石没有拜过一个摄影老师,也没有真正上过任何一节摄影课。没有参加过摄影比赛的他却最终成为佳能摄影比赛的总评委。
▲大学时期的蔡石。

大学毕业,专业学金融的蔡石被分配到杭州的银行工作,“到杭州报道的时候,我内心还想着要去报社当一个摄影记者”蔡石回忆道。然而在应聘的过程中接连几家报社的拒绝,让蔡石回到了银行的岗位上。


“我是一个很晚熟的人,我没有坚持坚持自己的摄影梦想,最后还是乖乖回到了银行,但是工作了两年之后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蔡石后来去了另一家公司,被外派到北京工作。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蔡石自言“我到北京之后就学野了。”

在北京,蔡石的周末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各种摄影书吧、摄影讲座充斥着蔡石的生活,如此浓厚的摄影文化是蔡石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
直到2003年,蔡石来到四川稻城,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创作。在稻城,蔡石爬到4700米海拔的地方,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拍下了这组照片。这组照片也使得蔡石回北京后当上了蜂鸟网的版主。
▲让蔡石当上蜂鸟网版主的照片。
从北京的豪车豪宅到地下室
“我觉得我见到太多的东西,感受到太多的东西,感受到一个人怎么为自己活着,怎么忠于自己的信仰,怎么忠于自己的力量,怎么样看待生,怎么看待死 。2004年从那边出来回到北京以后,我就做了一个决定——辞职。”

从稻城回来的蔡石心中已经明白,摄影其实是他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热爱。但是面对优渥的生活、丰厚的收入,蔡石迟迟难以下定决心,直到2004年,蔡石来到了藏区,来到甘南郎木寺。


在这里,蔡石第一次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蔡石看到在大风雪中朝拜的人们:背着孩子的妇女不顾严寒在大雪中转山,孩子冻得眼泪在脸上结成了冰;一个高僧走过,人们立马跪拜,哪怕眼前是一个水坑……同样的,蔡石也看到了死亡,看到了天葬,看到在信仰面前,人们的精神与力量。



蔡石在藏区拍下的照片。

就这样,蔡石回到北京递交了辞职信。


2004年,网络远没有今天这般发达,蔡石所从事的人文地理摄影几乎没有市场。蔡石创办了自己的摄影公司,但是由于没有太多的资源,蔡石本人对经营企业也并不熟悉,公司并未坚持下去,2009年,蔡石前后投入的100万血本无归,“当我把公司关掉给员工结算完工资的时候,我兜里没有剩一分钱,不但没有钱还欠了一屁股债。”蔡石那年第一次过年没有回家。09年蔡石第一次过年没有回家,从窗外拍下的烟花。
人们都说,每个到北京打拼的人都会从地下室慢慢往上爬,然而蔡石却是从豪车豪宅开始,再回到了地下室。


后来,蔡石在朋友的帮助下人生出现了转机,从为企业拍摄电子商务照片开始,蔡石有了稳定的收入,慢慢积累器材,不断磨练自己的摄影技术。2011年,蔡石成为教科文组织的MAB首席摄影师,2012年成为凯迪拉克的御用摄影师。蔡石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兴趣成为了蔡石的职业,过上了自己真正热爱的生活。


梦想,必须纯粹
“有一次在微博上有人问我:蔡老师你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我给他的忠告是不问前程,埋头赶路。”
如今的蔡石平均每年有300天在外面,拍摄30万张照片,行程至少15万公里。接下来蔡石马上要去非洲拍摄野生动物大迁徙,还要去阿拉斯加和南极。 

对于成功,蔡石觉得,成功无法被定义,成功也没有终点。“我如今的荣誉和名衔都不属于我的任何规划,只要脚踏实地、只要不轻言放弃,你想要的都会来找你。”


对于摄影,蔡石归纳了这样九个字:


“见天地 见众生 见自己”

对于梦想 ,蔡石说的更加简洁:


“梦想,必须纯粹”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讲坛:蔡石《生活在别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12ln4ecx&width=500&height=375&auto=0


▼▼▼

SELF讲坛精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登录SELF官网查看更多演讲视频。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公益讲坛,每月一期。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提倡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打造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融合创新、科学与人文关怀并存的公益演讲品牌。更多信息请访问官网http://self.org.cn。


※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及合作请联系self@cnic.cn。※


扫描科普博览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