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争取,勇敢表达 | 校媒FM

中青校媒 2023-11-28

中青校媒记者 田雪冰/摄

· 2 7 3·


“你有野心吗?”

“有啊。”



相比于以往人们对野心的成见和退避,现在的我们,开始能够坦坦荡荡地承认它的存在,野心这个词终于拿回属于自己的积极释义。它从来都不是贪婪的代名词,而是梦想的催化剂。


中青校媒记者 朱成志(铜陵学院)/摄


我不说,有谁知道我可以


实习的第一天,单位举行见面会,带教老师提前让实习生们准备自我介绍。小柳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个中午,整理了详细的工作经历和自己的优势特长。在下午的见面会上,其他实习生都只简短地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准备了长长稿件的她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但是轮到她时,她还是在其他人讶异的目光中顺利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开场白”,也就这个时候,她的科室主任才注意到她。


中青校媒记者 朱成志(铜陵学院) /摄


回到办公室,她又一次和主任表明她想要更多工作机会。“我想要得到更多的锻炼,所以希望您能多给我一些实践的机会,我有能力完成。”

从那以后,小柳真的多了很多机会,很快摸清了所有工作,在实习中飞速成长。

或许小柳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会争取,才能让自己有更多机会成长和蜕变。


你不开口,机会就会拱手让人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去一个学生组织面试,看着竞争同一个部门的同学在台上意气昂扬,侃侃而谈,我的信心开始瓦解崩塌。

“不要把话说太满……说得太多会不会让别人反感?会不会让大家觉得不好相处?”

这些愚蠢的想法不合时宜地出现。

“你是会画画吧?”

“呃……会一点。”

“你觉得相比于别人,你的优势在哪里?”

“我……好像没什么优势。”

“还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吗?”

“应该没有了吧。”

中青校媒记者 朱成志(铜陵学院)/摄


即使学了很多年美术,即使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强项,即使我特别想说“真的很想加入这个部门,我有信心胜任这里的工作”,但站在讲台上,看着乌泱乌泱的人群,一种莫名的“羞耻心”像锐利的小刀,抵住喉咙,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失败的到来显而易见。

结果公示后,负责面试的学姐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其实你真的很棒,就是稍微缺了一点野心,相比于别人,我没有在你的言语中听到太多你对这个岗位的渴望。”

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要懂得谦虚,但是很少有人说,要勇于表达,要主动出击,掌握生活的选择权。所以我们习惯沉默,不敢出头,以为总会有人注意到闪闪发光的自己。可是现实是很少有人愿意打捞沉入大海漂流瓶,我们也没有时间等待幸运的降临。

机会是属于愿意表达、敢于争取的人的。

有野心的人,值得被尊重

大学室友书胤,是个十分努力的人。每天早起背单词,离考试月还有很久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

“你干嘛那么拼啊?”

“我想考高分,拿奖学金。”

我们有时候调侃她:“你这样让我们好有压力啊。”

“我能做到,那我就要试着争取。”

她最后如愿考了全班第一,顺利拿到奖学金。

而我们,在她的“感染”下,竟然也不知不觉得到实现目标的动力。

中青校媒记者 周亚楠 /摄

她明明白白袒露的野心,在汗水的浇筑下,结成明媚但不刺眼的太阳花。


很多人评价她“太锋芒毕露”“不合群”,可是,既然生活是一场公平公正的竞争,那么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拼尽全力,问心无愧,不伤害他人,不辜负自己,那又有什么问题呢?


现实总是教我们要掩盖自己的锋芒,收起自己的梦想。可是,我们生来就是鲜花而非草芥,在还有能力对抗平庸之前,我们需要一颗告诉自己“我可以”的野心,去抵挡流言和困难的侵蚀。


最终,埋藏在每个人心里的对目标的执着和理想,会在合适的时候逶迤而出,奏响属于自己的璀璨乐章。


文字:崔方涵

主播:林欢榆、邓龙辉

剪辑:陈曼洁

视觉:崔方涵

编辑:程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