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财经女侠”“人民经济学家”被打脸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2018-04-25 财经国家周刊

财经决策第一号ENNweekly«长按可复制)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过去的十几年里,很多学者出身的人士由于大胆直言,勇于打假,一跃成为“财经网红”。而站在聚光灯下的他们,除了头顶的光环,还有身后的阴影。


刘姝威最近有点火。

4月24日凌晨,刘姝威再次发文力挺京东方,称“最近我们正在推动京东方与其他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合作”“现在京东方的员工们都自愿地将手头闲余的钱购买京东方股票”。

此前,4月18日,刘姝威微信发文称——

“谢谢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让我们知道京东方已经成为对美国的一种威胁,并且由于被美国总统突如其来的点名,措手不及,股价下跌,为投资者创造了难得的投资机会。4月20日京东方将公布2017年度报告,京东方不仅2017年业绩会让投资者满意,而且2018年也不会让投资者失望。”

而4月8日,刘姝威则发文炮轰宝能“掠夺实体”,要求对宝能“依法没收”“不义之财”。

这样的“爱憎分明”,再次让刘姝威站到了争议的中心,这与2001年她击碎“蓝田神话”时的境遇已经大为不同。

过去的十几年里,很多学者出身的人士由于大胆直言,勇于打假,一跃成为“财经网红”。而站在聚光灯下的他们,除了头顶的光环,还有身后的阴影。


1

2001年,可以称得上是“财经网红元年”了。

这一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写了一本书,叫做《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初稿完成后,有人建议她在书里增加一两个上市公司的案例。她觉得有道理,便立马着手去找。就在这时候,蓝田股份自己送上了门。

2010年10月8日,蓝田股份发了一则公告,称公司正接受证监会调查,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第二天,刘姝威就找来了蓝田股份的财报进行分析,结果让她震惊:蓝田股份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能力,成了一个靠银行贷款输血的空壳。

向来说干就干的刘姝威立马写了一篇叫做《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短文,并于2010年10月26日刊登在了《金融内参》上。不久,有关银行就相继停止了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

2010年,刘姝威写作此文只是出于学者的本能,她也没想过要公开发表。《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那一期《金融内参》也只印了180份而已。

可这竟给她惹来了大麻烦。刊发后的第24天,蓝田股份方面带着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搞来的《金融内参》复印件,找到刘姝威进行质问,此后又把她告上法庭,甚至发来了“1月23日是你死期”的邮件进行威胁。刘姝威说,她甚至做好了“以死相拼”的准备。

结果,蓝田股份自己的死期先来了。随着有关部门介入,蓝田被调查,高管被刑拘,“蓝田神话”破碎了,刘姝威“一战封神”,并当选中央电视台“200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2002年度经济人物”,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同样是学者出身的郎咸平,也在资本市场上挑好了自己的对手。

1994年,在美国出名无望的郎咸平去香港中文大学谋了一个差事,后来还当上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

2001年后,他又来内地寻找机会,终于在自己的本命年迎来人生的转机。

2004年,被郎咸平“诅咒”的“德隆帝国”轰然倒塌,但真正令他大红大紫的却是——

2004的8月9日,他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炮轰格林科尔董事长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

一个月后,他又在第一财经主持节目《财经郎闲评》,第一期也是炮轰顾雏军。

著名的“郎顾之争”就此展开,并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关于国企改革走向的大争论。后来,顾雏军锒铛入狱。


2

2001年,历史系博士毕业后,曾短暂供职复旦大学和上海社科院的叶檀,从“很冷僻”的书斋生活走出来,到报社写起了财经评论。

因为犀利的笔触和大胆的言辞,她赢得了日益广泛的关注。而对两家上市公司毫不客气的炮轰,让她在股民中的声望达到顶峰。被叶檀先后炮轰的中国宝安和紫鑫药业最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江南一叶,财经女侠”的名号不胫而走。

此时,郎咸平“人民经济学家”的人设轰然倒塌了。

2011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举办了多场投资报告会,并邀请郎咸平、宋鸿兵等与观众现场交流。此后,郎咸平还发文剖析过泛亚的模式。而在一张泛亚发布的宣传海报中,郎咸平双手握拳,上方印着“比黄金值钱 比股票安全”的字样。


结果,2015年12月,泛亚危机浮出水面,这场涉案金额高达430亿元,涉及22万投资者的骗局被官方定性为非法集资。曾为泛亚“站台”的郎咸平虽然极力撇清与泛亚的关系,还是被曝出两次遭遇人民群众围堵。

这还不算,郎咸平的身影还曾出现在爆发20亿元兑付危机的鑫琦资产,以及董事长携10亿元巨款潜逃的望洲财富的活动中。据媒体报道,郎咸平父子与因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引爆兑付危机的快鹿集团也过从甚密。

在因“郎顾之争”而一战成名前的2003年,郎咸平曾发文谈论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家的原罪问题,甚至还接受避走美国的原华晨汽车董事长仰融的委托,帮他处理与辽宁省政府之间关于华晨汽车的产权纠纷,最后无果而终。

2004年,郎咸平发难民营企业家,并凭借“在国退民进中侵吞国有资产”的刺激言论,一下子挑起了民众的敏感神经。他先是质疑TCL产权改革方案,继而四问海尔管理层,并最终从顾雏军那里打开了缺口。很快,郎咸平就赢得了“人民经济学家”的称号。

依靠在人民群众中建立的威望,郎咸平在2011年11月11日凭借48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9位。

让围堵郎咸平的人民群众们想不明白的是,他怎么可能帮着泛亚之流骗人民群众的钱呢?


3

也就是在2011年,十年前因为击碎“蓝田神话”而一战封神的刘姝威,已经沉寂了很长时间。直到因为在网易微博上帮助南就水村“卖核桃修山路”,她才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

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起十年前的“蓝田事件”,刘姝威说,作为学者要保持独立性,“如果学者不坚持独立性的话还搞什么研究啊?”而谈及诱惑,她说,“那你就不受诱惑嘛,人家给你块糖你就吃吗?那这个人活着很没意思了。”

但多年之后,待刘姝威再次出山时,恰恰是因为“独立性”的问题,她开始遭受争议。

先是在2015年与乐视一战中,刘姝威发表多篇文章,质疑贾跃亭大笔减持和乐视的烧钱模式,但反而被很多市场人士质疑“有失水准”。

再是2018年4月,刘姝威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再次公开炮轰宝能,言辞十分激烈。但是,刘姝威已经是从万科领取60万年薪的独董,这样的质疑反而遭到了人们对于她“独董不独”的质疑,并继而引发了对于独董制度再一次的大讨论。

关于独董制度,早在2011年,叶檀就在一篇题为《国际评级机构不了解中国金融的真正风险》的文章中,将“独董成为花瓶”视为“中国资本与货币市场的真正风险”。令市场大跌眼镜的是,话音未落的第二年,她就当选了*ST天目的独董。

在当时,刚刚入主*ST天目的长城国汇首席执行官宋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她知名度高,又是第一次出任上市公司独董,我们聘请她,就是想告诉大家,*ST天目过去十几年运作不规范,长城国汇是冲着规范来的。”

宋晓明说得没错,随着知名度高越来越高,很多上市公司都想把叶檀请去。除了担任过一年的*ST天目独董职务,叶檀还于2017年7月出任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此外,叶檀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上市公司的活动中。

而伴随上市公司的邀请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争议。

2018年1月31日,叶檀在微博上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配上了“獐子岛的扇贝,又又又跑了”的评论。但在这条微博的跟评里,网友们不是起哄“扇贝去哪儿”了,而是齐声呼喊“保千里”的名字。

除了2016年参加过保千里的新品发布会,叶檀还曾于2017年4月12日参观了保千里集团总部。保千里在发布的宣传稿里称,叶檀对保千里适时启动“智能硬件+”全新商业模式的全局视野与战略眼光表示高度认可。

孰料,保千里后来因为在借壳过程中造假被证监会处罚,原董事长庄敏在任期内侵占公司利益的行为也东窗事发。而自2017年12月29日复牌以来,已经被ST的保千里连续29个交易日全天封死跌停板,创下了A股史上最长跌停纪录。

面对网友的纷纷指责,叶檀罕见地连发三条微博进行澄清,让网友“睁大眼睛看看”“睁大眼睛再看看”,并发布了一则正式声明予以回应,很多网友则依旧不依不饶……客观而言,从时间点上来看,叶檀这次纯属“踩雷”,但这还是给她提了一次醒。

总监制:罗海岩、吴亮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王婷、杨萌


任何事宜请后台留言

或发邮件至xhscaijingguojia@163.com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分享

长按指纹自动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