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如何从产业破局?

正解局 正解局 2024-02-29


根据最新消息,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居民楼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增至15人,另有44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电动自行车起火,不是个新鲜事儿。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


2021-2023年全国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


算上没有报警的,应该更多。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会频繁起火?


又该如何避免?


今天,我们就从产业的视角聊一聊。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保有量高达3.5亿辆,平均每4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


保有量大,出事故的次数,自然要多一些。


从生产端看,正规电动自行车厂商出厂的产品,大多是没问题的。


但是,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催生了一个不小的产业——改装。


众所周知,出于安全考虑,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车速、续航、重量都有明文规定。


很多改装店,会违规改装电池、控制器、电机等配件,满足某些消费者对高速度、长续航、大载重的需求。


这些改装店,往往搭售非原厂充电器、电池等配件,这些配件未经过严格的试验验证,技术参数不匹配,容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监管人员查处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


此外,机动车有年检制度,而电动自行车却没有。


消费者骑电动自行车,也没有报废的概念,大多用到坏了为止。


时间一久,电动自行车难免会出现接触不良、线路老化等问题,也容易引发火灾。


从这个角度看,应该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同时大力推行以旧换新。


有数据显示,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


电瓶车的充电时间一般不超过八小时,一旦充电时间过长,不仅会缩短电池寿命,还会因为过充而引发火灾。


充电,也成为降低火灾概率的关键环节。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智能充电的解决方案,具有“过充保护”、“短路保护”、“定时保护”等功能,一旦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系统会自动跳闸关闭电路,保障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站


如果再配备一些烟雾报警器、红色消防水管、喷淋龙头、监控摄像头等技防设施,那么,安全系数就更高了。


这次,南京雨花台区居民楼火灾的起火点是地面架空层。


这并非孤例,数据显示,90%的电动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在新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后起火,引发悲剧。


正因为电动自行车靠近甚至藏身于居民楼,一旦发生火灾,毒烟快速上蹿密布房间楼层,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在电梯里起火


那么,如何避免电动自行车上楼?


除了靠市民自觉外,还要靠物业管理。


在正解局看来,一个好的物业团队,作用不亚于一支消防队。


仅就电动自行车安全来看,推车上楼需要物业来制止,集中充电处需要物业来管理,消防设施需要物业来维护,可控的火灾需要物业来扑救……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规定,物业公司不仅是消防责任人,也是存车棚的管理者,没有配备消防设备,没有尽到管理责任,致业主的财产安全受损,应承担相应责任。


现实中,我们不仅很少看到物业为此承担责任,反而是业主苦物业久矣。


是时候规范物业行业了。


电动自行车,既关系亿万人出行,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绝不能因噎废食,一禁了之。


要想降低电动自行车起火的风险,需要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各方协力。


总结一下,正解局建议:


一是要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切莫私下改装,定期检查,必要时弃旧买新。


二是不要推车上楼或在家里充电。


三是督促自家小区的物业履职尽责。


四是掌握一些消防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THE END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正解局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如何从产业破局?

正解局 正解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