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起佛系,我更喜欢你精神饱满看书的样子

2017-12-22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所谓“佛系”,是指经常沉浸于一种“淡然”的心态——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有也行没有也行,别人提供的服务就算自己不满意,也趋向于平静接受,对爱情也不再患得患失。

佛系态度,偶尔用来怡情自嘲一下可以,如果长时间佛系,那生活岂不很无聊,很没有激情?所以,比起佛系,我更愿你做一个积极上进的工作者,细致有情调的生活家,比起佛系,我还更喜欢你精神饱满看书的样子。


本期为大家推荐中华书局近日评选出的2017年度“双十佳图书”,美好的生活从看书开始。



[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

古籍学术类

1.《汉魏六朝杂传集》,熊明 辑校

本书辑录了起西汉之始(公元前206年)讫隋亡(公元618年)的整个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作品,共分为两汉杂传、三国杂传、两晋杂传、南北朝杂传,凡三百余种。同时,《汉魏六朝杂传集》辑录杂传,篇名之下均置题注,扼述该传之历代著录、补录情况。



2.《辽史补注》,[元]脱脱 等撰;陈述 补注

本书是陈述先生利用碑志材料以及大量宋人使辽、使金的数据对《辽史》进行补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正误、补缺、补歧义、存类事。本书除了钩辑资料、考订史实,还为《辽史》补“选举”、“艺文”等志,同时增补140余位辽人传记,并把古今解释契丹语的有关资料汇集在一起,成“国语解补”,大大丰富了《辽史》内容。



3.《黄道周集》,[明]黄道周 撰 翟奎凤、郑晨寅、蔡杰 整理

《黄漳浦集》整理改名后为《黄道周集》,《黄道周集》凡50卷,收录各种文体的文章总计1000余篇,集中反映了黄道周生平履迹、仕宦交游、读书治学等方方面面。此次整理,以道光十年(1830)刻本《黄漳浦集》为底本,以明崇祯刻《骈枝别集》、崇祯十五年刻《大涤函书》、明刻《石斋行业》等为校本或参校本。



4.《魏书》(精装),[北齐]魏收 撰;唐长孺、陈仲安、王永兴、魏连科 点校;何德章 负责修订

《魏书》是一部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全书130卷(含子卷),包括本纪十二篇12卷;列传九十二篇98卷;志十篇20卷。不计子卷为114卷。本次修订以百衲本为底本,以三朝本、南监本、北监本、殿本为通校本,以汲古阁本、局本为参校本,谨慎吸收了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严格遵循古籍整理规范,审慎去取。



5.《南齐书》(精装),[梁]萧子显 撰、王仲荦 点校、景蜀慧 主持修订

点校本《南齐书》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金陵书局本等版本,以及《宋书》各志、《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和《通鉴考异》等典籍,吸收了周星诒、张元济、张森楷以及钱大昕等人的校勘考订成果。



6.《大唐众经音义校注》,[唐]释玄应 撰 黄仁瑄 校注

本书以高丽藏本为底本,校以慧琳本、碛沙藏本等,对书稿进行了校勘和注释,考证了古今字、异体字等;梳理了引书文字;揭示了对音材料的语言属性,注明了梵文源词的拉丁文转写;详细注明了慧琳转录本与玄应原本的歧异,给观察分析玄应音义和慧琳音义的不同提供了方便;书后的词条音序索引和引书(人)索引,方便学界使用。



7.《尔雅义疏》,[清]郝懿行 撰 王其和、吴庆峰、张金霞 点校

《尔雅》被称为“辞书之祖”,是了解汉语词汇、阅读古书的必备参考书。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积十四年之力撰成的《尔雅义疏》,注重探求词源、疏释词义、考辨名物,对《尔雅》做了详尽的注释和阐发,是清代学者研究《尔雅》的代表性、总结性著作,在训诂学、经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此书为《十三经清人注疏》之一种。



8.《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往还书信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

本书收录王国维家书和寄师友信札266通,各家致王国维书札1259通,附录相关书信18通,共1543通2600多页,均为原件彩色影印,其中数百通首次公布于世。往还师友计90多人,有罗振玉、沈曾植、缪荃孙、劳乃宣、陈衍、张元济、张尔田、梁启超、胡适、顾颉刚、梁漱溟、容庚等诸多名家。



9.《近思录集解》,[南宋]叶采 集解  程水龙 校注

叶采《近思录集解》国内现存版本多达三十余种。本次点校,以台北故宫藏元刊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元刻明修本和清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主要对校本,同时参校明代前期刻本叶采《集解》(简称“明刊本”)、南宋刻本杨伯嵒《泳斋近思录衍注》(简称“杨本”)、清嘉庆年间江永《近思录集注》(简称“江本”),且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引历代《近思录》注本中的相关文字注释于当叶之左。



10.《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李霜洁 编著

随着甲骨文的发掘整理,类纂的编纂需求也成为学界的共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其编纂体例便成为同类工具书的典范,学界也形成了甲骨资料编写类纂的传统。《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2012年出版,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并没有一部完整的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类纂。李霜洁在刘钊先生的指导下,专研甲骨,编成了这部类纂,全面吸收已有的成果校补释文,根据拓本和照片制作了准确美观的字形图。



[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

人文社科类

1.《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薛凤旋 著

本书对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脉络作了简介,进而说明北宋时期的社会发展动力、城市管理及社会状况,以此为基础,深入考察了《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卷分解为两百多个细节,以画中图像来展现汴京这座“新城市”在经济、人文和管理体制诸方面的运行状况。


书内插图



2.《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江晓原 著

本书是作者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通过系统研究,作者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以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求真精神,避开“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伪命题,与读者共同探讨何为“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



3.《黄花黎》,周默 著

本书是当代第一部研究海南黄花黎的经典之作,结合人类学、民俗学、宗教等方面研究,从海南的历史文化入手,厘清了海南黄花黎自唐以降的历史源流,比较了与其他相关木材的异同,对海南黄花黎的分布、生长与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黄花黎与明式家具的审美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对海南黄花黎现在与将来的命运,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书内插图



4.《台湾汉语音韵学史》,李无未 著

本书探讨了台湾汉语音韵学的发端、形成、历史分期和特点,通过七个方面对台湾汉语音韵学史文献进行了全面盘点,梳理了台湾汉语音韵学流派承传的谱系,全面展现了台湾汉语音韵学史的面貌,深入讨论了其成就与不足,客观总结了其在东亚乃至世界汉语音韵学史中的价值和意义。



5.《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赵珩 著

由于家世的原因与工作的关系,作者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人、学者先后结识,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们离世。而这些老辈文化人、学者,恰好也是中国百余年来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本书叙述了作者与这些前辈交往的点滴,描摹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并着力钩沉他们在学术文化上的贡献,今天的读者也得以据此领略他们的德行与风采。



6.《唐代高层文官》,赖瑞和 著

唐代的五大类高层文官:宰相、词臣、史官、财臣、牧守,是唐代最接近皇帝皇权,最全面掌控国家财赋,以及在地方上治理百姓最重要的官员。本书通过个案分析,试图阐释唐代高层文官复杂官衔的特征和深层意义,细致解读官员履历材料,展现出级别的升迁或贬黜、职事的清要或边缘、俸禄的丰厚或微薄,使读者深入体会唐代士人宦途沉浮的实态。



7.《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何炳棣 著

本书收入何炳棣先生有关思想制度史方面的论文十五篇,其中除了《北魏洛阳城郭规划》和《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两篇外,其它十三篇都发表或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映了何炳棣先生自明清经济制度史向中国思想史的治学志趣的转向。书中所收每篇论文都反映了何炳棣先生以扎实考据见长的学术功力。



8.《古琴》,[瑞典]林西莉 著 许岚、熊彪 译

这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学习古琴的传奇经历和体会,其中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还有关于古琴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关联。由于作者是外国人,从小学习欧洲古老的鲁特琴,而她在中国学习古琴的1961-1962年,是一个特殊年代,她有幸遇到管平湖、査阜西、溥雪斋这样的一流大师,所以她的这部作品就有一种生动的感性,一种特别的味道,同时有着专业的根基。



9.《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学者访谈录》,戴燕 主编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思想。通过戴燕教授对何兆武、李学勤、章培恒、王水照、裘锡圭等十一位从抗战到当下的老一辈中外学人的访谈,使我们了解了那个即将过去的时代中发生过的历史,以及那一代历史中的学人的思考与抉择——他们的政治关怀和学术理想是什么?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他们又是如何思考历史与未来,如何承上启下的?



10.《京都如晤》,苏枕书 著

旅日作家苏枕书客居京都九年来的第一部通信体随笔集。作者用七年时间,记录京都山川风物之美与旅行、读书所见所感,以优雅细腻之文字呼应时光在京都这座古城的流转。千年古都,见字如面。



双十佳图书评选现场

在今年的评选中,共有近60种图书入围了“双十佳好书”的候选书单。这些候选图书是由中华书局编辑委员会从201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近800种新书中精选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书局多年以来坚守的传统文化的出版方向和产品实际。


本次评选继续秉承“要求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视原创。重印书、简单修订再版不列入”的评书原则,古籍学术图书要求符合学术规范,重视积累;人文社科图书注重思想性和社会影响力。


终评会的评委由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书评媒体的专家组成。评委分别就古籍学术类和人文社科类的入围图书进行充分讨论,最终评选出中华书局“2017年度双十佳图书”。



中华书局微信公众号关注中华书局微信号→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1.路有万万条,每一条都是别样的风景

2.在2017年末遇见最美的自己

3.中版好书榜2017年第六期发布

4.加入世界的朋友圈,秘籍是做好自己

5.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来读万卷书


内容来源于中华书局微信公众号

责编 | 陈丽壮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