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伴读 |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点击关注 👉 百草园书店 2019-02-14

文 | 儒风大家 · 来源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 主播 | 华丽 · 摄影 | 空谷幽兰 · 编辑 | 一白

 

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

 

《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

 

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

 

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

 

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

 

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

 

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

 

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

 

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

 

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

 

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

 

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


 

周润发、邵逸夫、比尔·盖茨,这些富豪们正是因为懂得感恩,所以才会选择裸捐。

 

所有人都在苛求财富,他们却选择把财富还给公益、感恩大众。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占有了财富,反而谦卑地面对世界。

 

他们内心没有贪婪郁结,反而活得简单通透。

 

《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

 

索求无度,不懂感恩的人已经丧失了德行,迟早要遭受祸患。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

 

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

 

李嘉诚退休之后,醉心公益,出入各个公益组织,为人们带去温暖和快乐。

 

他有时候要工作到凌晨,甚至比退休之前还要忙。

 

家人看不下去,希望他能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他却越忙越精神。

 

他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

 

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

 

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

 

心怀慈悲之人,以爱待人,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才能长寿。 


-主播-

华丽,用心智和耳朵感知的大连人,愿以声为媒,以诵会友。

-摄影-

空谷幽兰,爱好摄影,擅长纪实、生态、风光等题材,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美好和感动瞬间,喜欢有思想有创意的拍摄,通过画意、诗情等艺术手法提升作品的意境与内涵,营造意境幽远的唯美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