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人最爱“拿产品说事儿”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农业农村大舞台上,正迎来越来越多返乡大学生。他们瞄准农业、扎根农村,将所学所见,应用于农业生产。他们的到来,给农业农村带来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今日起,本报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青年创业故事”专栏,讲述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三农”故事。


  农业生产,最终要“拿产品说事儿”。

  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更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获得高收益。无论是传统产区还是新产品,都离不开农产品的提质增效,也离不开生产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

  返乡大学生,农业生力军。他们如何用新技术、新思路、新理念,提高产品价值,获得比传统农业生产更好的效益?


新人有高招


  番茄是什么颜色?大多数人会回答,红色或者绿色。但在滑县慈周寨镇张军帅的蔬菜大棚里,番茄也可以多姿多彩。

  7月31日,经过高温闷棚后,张军帅等待下茬番茄定植。

  滑县慈周寨镇是远近闻名的“温棚瓜菜之乡”,种植小番茄已经有20多年历史,仅慈周寨镇,番茄种植面积就超过4000亩。

  毕业于江南大学、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先后在南方多家知名企业工作的张军帅,看似一个农业门外汉。

  恰恰是这样一个怀揣农业梦的大学生,给当地小番茄种植带来了不少新变化,让传统产区,再上新台阶。

  这个年轻人的大棚不简单!

  地上铺稻壳,用来调节大棚湿度;把传统的南北向种植,改成了东西向,机械化作业更方便;前茬的作物秸秆,也被就地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抹花或蘸花”为“喷花”,进行番茄保花保果作业,可以省工80%左右……

  新技术带来的不仅是产品品质的提升,还节省了不少种植成本。

  脑子活、思路清晰的张军帅,在种植品种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依托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科技学院专家在滑县开展的樱桃番茄品种试验,张军帅从几十个品种中精挑细选适合当地种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

  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加持下,番茄卖出了较传统品种2~3倍的价格,优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收益大大增加。

  滑县传统产区正迎来新变化。


老品种焕发新生机


  黄河北岸的延津县,同样因为返乡的大学生,一个甜瓜村正在崛起。

  11年前,首次将薄皮甜瓜引入延津进行大棚种植的秦太国,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在,他带动周边三县100多户,种植甜瓜近700亩,叫响了南秦庄甜瓜品牌。

  “绿宝”,这个普普通通的甜瓜品种,在一般种植户眼里,不是高收益的新品种,在消费者眼里,也不是新奇特的昂贵新品。

  这个普通品种和大众产品,在秦太国手里,价值倍增:市场上每斤卖3元,秦太国能卖10元,而且供不应求。

  在求“新”求“特”的瓜果种植心理下,秦太国认为,好品种不在新,而在于适应市场;好产品也不在新,而在于品质。

  变一种思路,用上新技术,老品种也能焕发新价值。

  十几年来,“绿宝”一直是秦太国种植的主要品种,但他的一系列技术改变,带来了附加值的大大提高。

  时间!这是关键。

  正常的薄皮甜瓜,要5月中旬左右上市,这是价格的分水岭,提早上市就能卖到更高的价格。

  反映到甜瓜种植上,就是要保温。以冷棚为主的南秦庄,想做到并不容易。秦太国四处求教,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冷棚加技术提升的方式,增加棚膜,将甜瓜成熟时间提前一个月。

  逢人便说的棚膜,就是秦太国的秘密武器。与一般的棚膜不同,他的棚膜是分正反面的散光膜。

  秦太国解释说,朝外的棚膜,表面光滑,而朝内的棚膜,表面不光滑,这种棚膜叫散光膜。就是说,阳光正常进入大棚,在反射的时候,会有一个扩散效果,可以提高温度,这是一种高保温膜。

  现在,小有名气的秦太国带动种植户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南秦庄甜瓜种植户,普遍采用了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严格按照生产技术和农药施用规范,采用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严格保障产品质量。“不让一个问题瓜从南秦庄走出去。”这是南秦庄甜瓜种植户们的心声。

  不仅如此,秦太国还注册了商标,在每一个水果店、商超摊位前挂上牌子,不断扩大南秦庄甜瓜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一人带动一方


  去年,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店镇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结合崤底村资源禀赋,流转土地200余亩,建设具有现代管理和经营模式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并广泛宣传,吸引能人来此创业。

  张军帅经过考察后,承租村集体大棚22座,注册成立了三门峡春华秋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起占地百亩的七彩小番茄产业园。

  不少村民还是第一次见到多种颜色的小番茄,既好吃又好看,关键是能卖上好价钱。

  试种第一年,村民张元伟承包了两个大棚,盛果期每隔两三天就可以采摘一次,在张军帅的技术指导下,产量、品质都不错。

  七彩小番茄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收入的不断增加:每亩年产量15000斤至20000斤左右,每斤3至8元,可促进每亩地增收3万余元。

  除了颜色多样外,七彩小番茄味道更浓郁,口感更丰富,维生素含量也很高,深受市场上消费者青睐。

  根据市场需求,张军帅还采用礼盒装等方式开展网上销售,帮助种植户拓宽销路,不断增加效益。

  崤底村依托小番茄种植,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共同在产业发展上受益。

  扎根农村、潜心农业,瞄准市场、注重产品,中原大地上,奋斗在田间地头的返乡大学生,不简单。本报记者 董豪杰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监审:许会增
审核:李躬亿 
责任编辑:王馨 

往期推荐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闭幕

十一届省委第七轮巡视完成进驻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推介50个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河南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分专业名单公布


我们还能做:网络直播 新媒体宣传推广 活动策划 宣传片 专题片 微电影联系电话:0371-65795712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南日报农村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