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鲤鱼跳出龙门

佛教慧日 2021-11-04


一个具有明空智慧的人,

他既知道自己,也知道众生,

了解所有一切外在的因果、内在的规律,

了解宿命因果的轨迹。

因果的轨迹就是宿命的轨迹,

同时又有变数的轨迹,

这个变数就是“缘”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善巧地掌握这个“缘”。这个“缘”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样。汽车的四个轮子都有它自己的运行轨迹,但是这四个轮子不会乱跑,能让它发生改变的就是方向盘的指挥。


佛教认识因果,就像认识这个车轮的功能一样,但佛教同时又认识到方向盘的“缘”的重要性。一方面,佛告诫我们有因果,任何事都有因果报应,让我们遵循因果,戒恶修善;另一方面,佛陀也教导我们,让我们出离因果的轮回,出离生死苦海的世界的因果,进入到良性的因果。


我们这两天学习别教,迷掉“但中佛性”的人,就会在这个染缘的世界生死轮回。但如果觉悟了“但中佛性”,就会开启菩提涅槃的清净的世界。

注:

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不即生死,不即涅槃。一念迷昧,但中佛性,便随了染缘,而出生九法界的依正;一念觉悟,但中佛性,便随了净缘,而出生佛法界的依正。在随染缘的时候,成为九法界的生死,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九法界所染;在随净缘的时候,成为佛法界的涅槃,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佛法界所清净。所以说:“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


十法界并不就是但中佛性,而是离十法界外,另有但中佛性。九法界的生死染法,是俗谛有边,佛法界的涅槃净法,是真谛无边,但中佛性,超出真、俗、空、有的二边。圆教的中道佛性,与一切法圆融无碍,即一切法,无不是中道佛性;而但中佛性则不如是。但名中道,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叫做“但中”。


——《天台宗纲要》



所以《楞严经》第一卷就讲,生死轮回的根本是什么,菩提涅槃的根本是什么,称为两种根本。如果认识这两种根本,你就会分类了。无论碰到什么,你只要问自己:这个属于生死轮回的法,还是属于菩提涅槃的法?


这一分就不得了的。请问我们生命皈依什么法?皈依菩提涅槃的法。如果皈依生死轮回的法,那就糟糕了对不对?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这个吗?我们知道什么是菩提涅槃法,什么是生死轮回法吗?都不知道,没有方向标。


就像一个钟表,当中间的轴被抽掉时,它顿然就变得无序。道就是这个轴,这个主心骨。



道是时空隧道。《说文》云:“道,所行道也。”道就是一条道路,就是我们转凡成圣、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生死通向永恒的一个方法。


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维护的就是这个道,教学的也是这个道。


无论是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中游的屈家岭遗址、彭头山遗址,上游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还是我们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一直到内蒙境内的赤峰文化,所有主题都标向一个“道”。乃至吴哥窟古迹、玛雅遗址、古印加遗址……现在地球上遗留的这些古文明遗址,也都是跟道有关的。


虽然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了,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些古迹,我们还是连解读都解读不了。这是一个远离道的时代,就像三星堆出土的每一件文物,这些本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密码,但我们解读不到了。虽然解读不到,它的功能性还是存在的。





远古时代的君王,也具有大道的属性。一个人不仅仅具有智慧,还有定力、道德、福报,那自然就如风偃草,人们都愿意追随。所以舜无论走到哪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一个领导者念兹在兹,念念在大道中,以道化育天下,这是地球上最理想的状态。


所有人类古文明都不约而同指向一个方向---大道,个体生命从凡转圣——转凡成圣、鲤鱼跳龙门。鲤鱼跳龙门是启发我们要向上跃起,出了龙门就能化为龙。



龙是无形无相的,龙的图腾是形而上的存在。当达到那种境界之后,就叫“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大道的状态,在大道的状态里自然万民归仰,万物都蒙受祂的德,如阳光普照万物一样。


——三参法师古文殊寺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