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优雅如你,包治不了百病 | 换行

2018-01-03 Sophia肖 长江商业评论


作者:Sophia肖

本文为长江商业评论(ID:CKReview)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果不是这场演员风波,不会有那么人读到袁立的“苏醒与救赎”。


关于尘肺病人的救赎,感动世人,认识了这不仅是一位棱角分明,率真可爱的知名演员,还一位胸怀宽广,责任如山的刚强战士。  

 

袁立的苏醒


关于她自我认知的苏醒,更值得思索。


在复旦演讲,她坦言曾有等级观念,自述“我以前有很多爱马仕包,可是当我背上了以后,它只是一个很硬的包,只是跟别人炫耀:I have Hermes,我很special。然后呢,其实又怎么样呢?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吗?”

 

补充一点,爱马仕是全球奢侈品品牌,在演艺圈、商界和政界都有不错的认知。两个经典款包包,一个叫凯丽包,因摩洛哥王妃Grace Kelly命名,京东全球购标价817,800人民币;一个叫铂金包,以法国著名女歌星Jane Birkin命名,京东全球购标价588,900人民币。

 

 

一女同学,自己年薪百万,家境也不错,每次压力大或情绪糟时,就喜欢买买买,买得最多就是包包,义正言辞“包治百病”。稍稍留意,身边不少女性朋友都迷信包包的神奇作用。


一件物品怎么就有如此神奇的治愈效果? 

 

神奇的包包


出门见人,办公室有同事、项目上有客户、聚会上有好友、生意上有伙伴,社交上有惊喜……办的事儿多,见的人也多。何况女性天然在乎自己形象,衣服因场合不同必须得体变换,包包作为最重要的配饰,也要搭配得当。出门办事,大到电脑文件,小到零钱钥匙,物品总不能装衣服口袋。稍微讲究些的,包包就得准备多点,功能足以覆盖更全面的场合。


衣服通常对身材有要求,发挥空间受限;包包一挎即可,而且永远都很显眼,时常还能画龙点睛。犹如当年摩洛哥王妃格丽丝凯莉为了在媒体面前掩盖自己因怀孕而隆起小肚子,就用当时还未被命名为凯莉包的红色爱马仕皮包挡住自己的腹部,这款爱马仕包顺势就出了名。而这张手袋显眼的照片被选作LIFE封面,成了时尚永恒的经典。

 

除了功能性和时尚性,包包神奇的作用至少还有三个,可让人在等级森严的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中,连升三个段位。


 

情感链接


据统计,奢侈品,尤其是女士奢侈品,大部分都是以礼物形式购买的。


迪拜,因其无数的世界第一、本身强劲的消费实力,以及位居地球“肚脐”的辐射优势,一直是高端消费品的必争之地。十年前,公司旗下的迪拜购物中心开业,体量在当时世界第一,全球各大奢侈品牌悉数前来。由于体量过大,很难快速实现人流量目标。受托兼任了零售业务在中国的市场推广,压力山大。


幸运的是,很快中国春节,很多“高净值”华人过来旅游度假。有件事儿,流传好久。某天,某顶级品牌包包店,一华人女士带着俩青年进店,第一句话是“有人能讲中文吗?”,第二句话“除了那个和那个,其他全部打包”。


承袭欧洲奢侈品的管理模式,为保证客户的购买环境,有客户在挑选“作品”时,其他客户只能在外排队等候。可想而知,那日在外排队良久的亲们心里该有多难过。


一个人买那么多包,肯定不是自用,也不会是收藏。


感谢同胞支持,当年所有非海湾地区的海外市场中,来自中国的销售额稳居了全球第一。但是作为情感的使者,设计精致也价格不菲,就是这样被打包带走,不免要忧虑这份礼物对应的这份感情的浓度了。


自小我们就明白,人与人之间的链接,重点是情感本身,礼轻人意重完全没有问题的;相反,这么重的礼物,却这般粗鲁,礼重人意轻那就不好了。


 

社交归属


仿牌和潮牌除外,大牌每年就那么些款式,同款包包的持有者很容易被“归属”,背后投射的就不仅仅是类似的时尚品味,还有相近的生活方式,以及差不多的社会层级。


当有了一定的社会阶层标签化属性,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富人以包炫富或贫民为包节衣缩食了。当然也因为这个,整个行业都备受争议。

 

袁立当年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的爱马仕包包?


包包当然给不了她期待的充实和快乐。她觉得有了包包很special。这是她曾有的等级观念在作祟,她只是想从百姓中special出来,进而归属到她认可的那个阶层中去,在那个阶层里,她不需要special,是要跟其他人一样,提着一样的包,说着一样的话,遵循着一样的商业规则,还秉承一样的价值观念。


还好,她苏醒了。


在对尘肺病人的救赎中,她才重新找到了自我,获得了内心的快乐与价值认同,也因为她这些基于更宏大理念的义举和坚韧的付出,才在这次风波中,你忽略了她的不谙世事和冲动任性,接纳甚至敬佩起她来。

 

成就实现


其实还是有不少包包是自买自用的,品质上乘而且价格不菲。


你看得出来的,因为她们带包出来的时候,云淡风轻,从容淡定很多,她们一般有着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从来不把包刻意放在显眼位置,外出开会时,就在椅子旁边地上随意一搁。如果下雨没带伞,无论这个包价值几何,她们会果断用包来档在头上,肯定不会像有的人一样,把包护在胸前,生怕淋湿。


最重要的是,她们极少谈论这个。


她们的发力点一定是工作和业务本身,关注的是客户及团队,心系孩子的成长和家人的安康。如果精力和实力足够,她们也会像袁立一样更宏大地思考和努力,为苍生和黎民尽点绵薄之力。

 

这背后隐约彰显的必然是信心,背后透露的必然是成就。


之于她们,包包至多是一个得力的小奴,小主在自我实现的路上,不经意间,也许心理有那么点微妙的小变化,但真心不大。小主的志趣和情怀不在这儿。

 

BCG每年都出奢侈品行业消费洞察,全球奢侈品行业的增速已经持续几十年保持年均8%-10%的增长率。这几乎是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有哪个国家的GDP一直保持8%-10%增速?只有中国约等于。全体奢侈品业都必须深深感恩国人对奢侈品的实力贡献。但是2017年BCG报告明确断言,行业的增速,未来几年将下降到2%-5%之间。


消费实力在不断上升时,奢侈品增速下跌,明白地诠释着更多人已在苏醒。


 

第101种病,怎么办?


“包治百病”潜台词是说有病,所以才需要治。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不乏其中也有逻辑:谁有病?什么病?买个包包这种简单粗暴的消费性行为治得了吗?

 

过去的一年,“焦虑经济学”妖风盛行,整个就是一“全民焦虑年”。没错,各个阶层的社会压力确实不小,但无良商家借机炒作,不断制造焦虑,售卖焦虑或各种速效救心丸式的焦虑治愈剂,更是不可饶恕。


职场女性,大多是理性的实干派。尤其是职场中高层的女性经理人,客户与领导齐飞,子女共学校一色。时常还在进一步海阔天空和退一步云淡风轻之前犹豫徘徊。压力肯定是有的,多种压力交织,偶有淤塞,难免焦虑。但肯定算不得病。

 

那位同学,回回买包,当时开心,很快就后悔起来。为了不再循环,有次来找我,希望得到正面梳理解决,我们细数了过去一段时间12个包包每一个背后的故事:除了2个是家庭误会小情绪,其他都是职场问题,7个包包都是团队管理和领导力,2个包包是客户和业绩,还有1个包包是技术问题。

 

无非一件物品,需要时才买;为了缓解压力,去除所谓焦虑,放纵和迷信都没必要。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如果困难复杂,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战略性梳理,以便从容布局。如果是事的问题,就聚焦事; 如果是人的问题,多数时候可以反观回来,敏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商业敏锐度,以及独特的领导力。

 

无论收入多高,家境多好,但凡自己一步步坚实走来,想必都淋漓尽致地感受过挣钱的不易;但凡当家理事,买房供贷,尤其还经历过人生无常,也都三维立体地知悉关键时候花钱的意义;所以让物有所值,策略性让花钱不单单是物欲性地消费,建立一定的投资性思维,让花出的钱尽可能在未来衍生出持续正面的价值反哺。


当然,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为职场中场的自己,轻启一个女性领导力全面提升方案:“玉兰计划”。

 

作者:Sophia 肖是北京换行教育有限公司创始人。“换行”专注高潜力商业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

联系邮箱:qilin@huan-hang.cn

公众号:换行 扫描二维码添加公众号


- END -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ditor@ckreview.cn

广告及商务合作|bd@ckreview.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