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字的力量:热点新闻评论该怎么写?

新闻与写作 新闻与写作 2024-06-05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热点事件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网络舆论呈现出扁平化、圈层化、非理性化的趋势。面对越来越强的时效性要求,面对不断加剧的舆论分歧,面对公民培养的现实诉求,媒体该如何追赶热点,写出可读又深刻的新闻评论?


以高铁“厌童症”这一热点话题为例,在“乘客制止熊孩子撞椅背反遭对方家长掌掴”等事件的反复刺激下,公众舆论对公共场合儿童哭闹的容忍度逐步降低。人们开始担忧,对“熊孩子”的厌恶是否超出了合理程度,转变为针对儿童群体的一场舆论霸凌。


本期推送汇总了多家媒体针对“厌童”现象的评论作品,一起来看看它们如何通过文字的力量安抚各方情绪,将理性带回,鼓励读者思考解决方案吧!





1

以提供情绪支持为导入,

强化读者阅读兴趣

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体内容呈现出情绪转向趋势,这不仅要求媒体能够调动读者情绪,也要求其在确定传播目标时,将调解受众情绪,为舆论场降温纳入考虑范围。

落笔之前,要找到激化情绪的直接原因

“厌童”指向对弱势群体的贬抑,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同理心和社会的忍耐度,背后则是着不同人群间的隔阂与代际联系的断裂。这种断裂大大降低了批判儿童群体时的心理负担,也让人们更加心安理得地关注自身利益,于是厌童总是如小草般“春风吹又生”。


因此,在动笔写作之前,要先认清“厌童”舆论发酵,与互联网在放大群体间的观念差异时,又不断加深群体间的隔阂与误解有直接关系。媒体评论针对的就是中间地带缩小,不同群体间相互理解的成本过高这一痛点,再有的放矢进行论述。

开篇安抚各方情绪,先“灭火”再讲理

就各家媒体针对此事刊发的评论文章来看,“消消气,大家都不容易”式的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基本被放在了文章前半部分,不难看出,在论述深层机制之前,先让读者恢复到冷静的状态,这条思路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在具体操作手法上,应将乘客和家长双方同时纳入采访对象范围,以此展示出了双方的分歧与委屈情绪,为双方受众提供获得认同、宣泄压力的空间。


澎湃新闻在报道中引用受访家长的个人经历,为这部分群体提供了一吐为快的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群体感到十分委屈,‘对于孩子哭闹,自己也很自责抱歉’。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带娃家长认为明明大人们更吵闹,自己被过度预警、过度对待了。”

以提供信息增量、减少信息差为目的筛选素材

从乘客的角度来看,期待舒适的出行体验,希望获得片刻清静与安宁,出于正义感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持公共场合秩序,这是应当的。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自己辛辛苦苦照顾孩子,只因为没能止住一些哭闹就要被陌生人质疑自己是否称职,甚至被骂“教不会就不要生”,这又是何等的难过。


以上内容其实并不难理解,获取这类素材的难度也不大,但对于一篇优秀的媒体评论而言,能够提供有效信息增量的素材,才更有价值。


尤其是双方的考虑逻辑是怎样的,到底最看重哪些方面,他们最大的顾虑是什么,这些内容往往无法在网络争论中得到充分表达,此时媒体就需要以一个开诚布公的态度,对此予以展示。


澎湃新闻针对高铁孩童吵闹问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将回收的664份问卷进行可视化呈现,直观地展示出了家长和乘客的所思所想。


例如“高铁遇到孩童吵闹,无法接受的行为是什么?”相关题目,揭示了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踹座椅靠背这一行为对自己的出行体验影响最大,以及相比孩子吵闹行为本身,82.7%的受访者认为家长装作没看见,不进行管教,让他们更加难以接受,直观地展示了乘客真正在乎或者不满的症结所在。


除了让各方自我陈述,媒体也在借助文章向各方提供信息,通过填补可能的知识空白来降低信息差,为可能的对话做准备。例如对于没有生育经历的乘客来说,他们对于儿童的心智发育情况和抚养孩子的难度缺乏充分认知,因此需要媒体报道作为补充材料。


中青评论文章直言“婴幼儿哭闹是很难避免的,在不少情况下,婴幼儿发出吵闹声并不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当或养育不周,而是天性使然。要求婴幼儿在公共场合不闹也不哭,相当于要求孩子克制本能。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将孩子吵闹引发的不适感完全归结于家长失责,或许对生儿养女的家长不够公平。”

以情动人之余,加入对换位思考的呼吁

诉说的下一步就是理解,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发挥文字的力量,轻轻地推一把,既是让舆论场降温,也是在提示各方,还存在一个沟通交流的理性处理方式。


澎湃新闻评论文章:


“如果一方秉持着‘我在车厢里绝对不能被打扰’的偏执,另一方自带‘我孩子还小’的滤镜,那么舆论场就只有撕裂和对抗;如果一方把‘你的孩子关我什么事’的冷漠当成权利,另一方坚持‘我的孩子就是全世界’,那么口水只会制造口水,而不是产生进步……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带着一岁的孩子出门,动辄就被请去颠簸的车厢连接处,是不是会意难平?想一想,自己出差累得精疲力竭,本想在车厢里眯一会儿,却被吵闹声逼到崩溃,又会怎么反应?”


2

以剖析本质作为论证核心,

保证逻辑可信度

虽然忍一时越想越气,但是争吵于事无补。媒体此时要做的正是引导受众,去思考表层现象背后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厌童”心理。

给出鲜明观点,用争论刺激读者思考

媒体评论的亮点就在于有鲜明、合理且能说服读者的观点。


观点明确,也可以避免读者对“厌童”现象草率归因。澎湃新闻的评论文章指出:“‘熊孩子’的帽子太大,如果不区分孩子的年龄、具体场景等等,很容易就遮盖了真问题:有的是家长的监管失职,有的是对儿童的不宽容乃至敌视的情绪,有的是因为公共服务设施对儿童不够友好。”


评论文章要有能力、有胆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怕争议而让文字变得温吞。即使是针对同一个现象,不同的媒体也会展现出独特的切入点甚至相反的论证观点。正是通过展现差异化的声音,这种健康的“争论”也放过来推动受众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比较和辩论,进而达到理越辨越明的效果。


南方周末的评论文章指出,与“熊孩子”相比,反而是成年“巨婴”的心智不成熟,即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懂得体谅他人以及利己主义等造就了厌童现象。而新周刊的评论文章则反对将未婚未育与“厌孩”联系起来,认为没有必要将厌童现象归结为人格和道德问题,对“熊孩子”吵闹心安理得的“熊家长”才是让人感到厌恶的真正对象。

使用逻辑而非口号,帮助受众脱离认知误区

舆论场众说纷纭,观点也鱼龙混杂。媒体评论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为读者指引方向,避开认知误区。而此时比起喊口号、讲大道理,使用扎实的论据和严密的逻辑更有说服力。


在“厌童”现象的相关讨论中,经常有一种声音认为与其说这是对儿童有意见,不如说就是专挑软柿子捏。


针对这种误解,澎湃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冲突场景,数据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最能佐证“泰森原则”的是“孩子大声说话和成年乘客长时间通话”场景。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会忍受成年乘客在车厢长时间通话,但仅有三成受访者表示会忍受孩子在车厢大声说话。而“多次踹椅背”场景中,公众无论对孩童还是成年乘客的容忍度都很低。在“外放动画片和外放影视剧”场景中,公众反而对孩童的容忍度会更高一些。以上结果足以向受众表明“厌童”的生成机制并非欺软怕硬那么简单。

积极深挖核心机制,学会结合宏观微观视野

一个看似浅显的现象,往往扎根于文化土壤,甚至是喻示着某种系统性问题,因此,媒体评论在试图解释其成因或机制的同时,在就事论事之外,也应培养宏观视野。


以“厌童”心理为例,其在实质上是一种系统性偏见的体现。即认为成年人因其理性、成熟而更值得拥有权力,而非理性、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处于从属边缘地位,需要接受成年人的主导。有边界感、自如地控制情绪和行为等成人所普遍认可的公共空间素质,也许并不能普适于儿童,这也是一种傲慢的“成人中心主义”。如果不能看到这一层次,那么评论文章的深度仍有待改进。


此外,也有自媒体从探寻文化土壤的角度出发,将这种现象划分为东亚父权制文化和权力等级明显的家庭模式的产物:


“问题是,在东亚家庭长大的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被要求做听话懂事的“小大人”,长大后,这些体会过“东亚式”的童年创伤的年轻人,一边控诉“父母皆祸害”,一边却又以相似的口吻规训起新一届儿童。”


3

以合理解决方案为结尾,

提升评论建设性

“厌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是社会压力、群体极化、舆论分化和文明下移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反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努力,而不仅仅全是父母的责任。为了避免各群体因互相“甩锅”而再起争执,媒体评论要能做到在归因方面讲一句“公道话”。


此外,只有指出问题还远远不足。各家媒体在评论文章中普遍认为,“厌童”现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病”,既是受到网络群体极化、社会文明标准游移的影响,也与社会“儿童友好”建设仍需改进有关。


因此,沿着建设性新闻的思路,提供一些建议与呼吁,成为了评论文章的常用收尾方式。

提出建议,需结合互联网时代特性

北京日报评论文章指出,网络也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争端。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成为很多人的第一信息源,拿起手机在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随手一拍就是一则“新闻”,且越是极端越有讨论热度。当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儿童的“负面信息”,则愈发加剧了人们的“谈娃色变”,甚至让所谓“厌童”情绪堂而皇之弥漫开来。这本身也是一种舆论霸凌。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社交网络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分歧,突出了孩子家长与乘客之间的冲突。“拍视频发微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做法,新闻里的冲突已经升级到“掌掴”“泼热水”的地步。“仇童”“厌童”的情绪也随之加剧。

政策改进型建议,以够实际、可操作为重

提出政策建议是媒体评论常见的手法,但需注意,此类建议应当有一定的实际性、可操作性,既要避免“万金油”式缺乏针对性的套话,也要避免缺乏常识,“何不食肉糜”式的笑话。


以厌童为例,厌童并非无解,只是当难以共情和理解彼此的两方被迫共处一室,既没有“解压阀”也没有“缓冲地带”时,矛盾终究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鼓励社会层次做出一些改变,建立“儿童友好”的空间与氛围显得格外重要。


有自媒体文章指出,首先,社会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带娃家长出入公共空间时的便利。其次,社会对儿童安全便捷地使用城市空间的需求有所忽视。从一个更加宽容的角度看,小孩子不合时宜的打闹,可能暗示着他们缺少一个用来释放天性、消耗精力的公共空间。


从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出发,澎湃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69%的受访者认为设置家庭车厢和静音车厢有助于解决高铁小孩哭闹问题。

将读者情绪向积极方向引导,描述已有进展

群情激昂时往往会忽略那些细微而动人的进步,媒体及时搜索相关素材并应用于评论文章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这也是在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向受众展示更美好未来的可能。


例如澎湃新闻就在报道结尾介绍了当前国内高铁静音的试点探索情况,例如当前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已设置“静音车厢”,其静音要求是“一视同仁”的:除了建议携带婴幼儿乘车的旅客不要选购外,还对普通旅客提出了禁止外放、接听电话需离开车厢的要求。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则通过刊发分析师文章,介绍了当前中国的一系列“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举措,从中央政策到地方实际举措,一个较完整的介绍也能有效提升读者信心。


“例如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随后,国内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将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写进相关的施政报告和条例规则。如合肥、扬州开通儿童友好公交专线,解决学生通勤需求;上海通过小切口、小体量的一些空间改造,让更多的儿童能够在家门口就感受到儿童友好的氛围;重庆组织开展“小小城市规划师”“我是城市小宣传员”等活动,邀请儿童参与城市规划、讲述城市变迁。”


“厌童症”这顶帽子,年轻人不认|新周刊

“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中青评论

舆情观察:“熊孩子”嬉闹频上热搜 公共舆论场患上“厌童症”了吗?|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禁童区”?“厌童”,也是一种舆论霸凌|北京日报

“熊孩子”“厌童症”,两个糟糕的标签|澎湃新闻评论

高铁带娃引反感,怎么就注定无解了?|澎湃美数课

“厌童”背后,“恐弱”的社会情绪在蔓延|青年志Youthology

(来源:新周刊,中青评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北京日报,澎湃新闻评论,澎湃美数课,青年志Youthology,拖鞋哥新川考研,南方周末)

▼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细订阅方式▼

欢迎订阅2023年《新闻与写作》

投稿请登录https://xwxz.cbpt.cnki.net/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6559521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