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失误连接了无穷可能性,他赢得了诺贝尔奖



他因失误得了诺贝尔奖


一次失败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发明,在他却是偶然中的必然。为什么?

2001-2019年,日本19年产生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平均一年一位诺贝尔的记录。为什么?



这是个科学上灰姑娘逆袭的故事。


那是在1985年,26岁的田中耕一,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操作失误,把甘油倒入钴试剂中。因为觉得钴试剂挺贵的,丢了怪可惜,从小就习惯勤俭节约的他,决定将错就错,把测试进行到底。


没想到竟然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了——这在之前,可是很多科学家想破了脑袋,都没能搞定的。


这个意外成果,使田中耕一发表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篇论文——《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诺奖公布的获奖理由是:“发明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简单来说是这么一回事:以前,科学家们在分析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时必须使用激光照射分析物,但大分子一旦被激光直接照射就会产生碎裂。而田中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照射但不会损坏大分子的方法。不过,这个发明纯然是意外。田中耕一很坦率地对记者们说道:


“由于我对当前的化学、生物化学理论的无知,我不知道目前理论认为蛋白质大分子不大可能通过这个方式被离子化。”

“在后面的操作中,我手误加错了试剂,不小心把甘油滴进了钴试剂之中。考虑到钴试剂还是挺贵的,丢了太浪费了,所以也同样拿来做了次测试。”

“一次失败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发明,真是让人难以启齿。”


难以启齿的失败,对现有“化学、生物化学理论的物质”,对现有的“套子”或“范式”的无知。而当被告知错了的时候,又有勤俭节约的本能,让他既是知道了错误,还要继续坚持把这次试验做完,不然太浪费了。如此将错就错,一啬到底,反而有了新的发展。

这次偶然性事件,是正非灰度哲学的一个美妙诠释。

灰度哲学是在说: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任何一种“范式”或“套子”,都是一种把辽阔圈起来的做法。那是为了在特定时空中,关闭视野,聚焦至隐至微处的细微差异,所必须做出的舍弃。而这种有限的方法或路子,一旦被奉为律条,那么活泼泼的无穷可能性也就被屏蔽了。

灰度哲学的指向是:以个人为原点,连接无穷的可能性。

灰度哲学的三个定理,是理解这个方法论的核心:

第一定理:个人和人类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件事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当下有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定理: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灰度即反转,灰度即无限。未来发生的概率或强化或弱化,取决于当下如何拿捏动态平衡。

第三定理:通过改变概率的流向来塑造未来是可能的。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灰度哲学三个定理,在田中耕一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个当年“日本史上最年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史上学历最低得主”,他曾经“害羞到几乎没什么朋友,更没谈过恋爱,一直到35岁才通过相亲结了婚”。他一直沉默了16年。

自获奖以来,田中先生一直对自己的新身份怀抱着矛盾的心情。消失的16年里,他回到了医学研究的初心。他想要研究出一种可以提升血液检查敏感度的技术,这样就能更容易发现疾病。岛津制作所对于田中的项目非常支持,承诺每年提供一亿日元的资金。不过,这十几年间,田中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研究的头几年,由于迟迟没有突破,他时不时还会遭受揶揄和质疑。现在,他终于从研究所出山,再度出现在了镜头前。头发花白,但神情明显要比16年前从容自信多了。




2018年2月份,权威科技期刊《自然》上刊载了田中团队攻坚多年后的突破:他们能够从仅仅几滴血中提前30年检测出阿兹海默症的征兆。16年前因获得诺奖而挣扎了一路的田中,在今天,终于与自己和解了。

田中耕一逆袭的故事,会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迪。我坚信:每个人都是原点,可以连接无穷的可能性。这是我今年一系列文章的主题。日前发表《每个人的套子和盔甲》,意在挑明横亘在每个人连接无穷可能性中的障碍,并想同网友一起探讨破解之道。田中耕一逆袭,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确实,每个人都是原点,都可以连接无穷的可能性。当可能性敲门时,如果是一个“范式”与“套子”很重的人,会屏蔽掉无穷的可能性。而惟有那些真正怀有一颗纯粹素直的心,对新发生开放、妥协、包容空杯、极简、爱和创造,才有可能“以自己为原点,连接无穷的可能性”。

一个人是否可以连接无穷的可能性,不仅仅是思维方式,而是你是不是有高远的志向。是不是真想明白了,人生究竟为什么而来?当一个人明白了,他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不仅仅是为了伸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更是为了解决人世间的痛点,他勇于向世间的苦出行,就可以找到开启他自己天赋潜能的指向,也为自己天赋潜能,打开了一个无穷的可能性空间(草间弥生| 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本期选编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1. 消失了16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又有重大发现!
2. 一年一个诺贝尔,日本凭什么?

王育琨手记
2020.9.28
阅读精选:
每个人的套子和盔甲
草间弥生| 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颜宁:真正有意义的成就
任正非| 创造自己一切!




消失了16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又有重大发现!


NHK的一个访谈纪录片,看哭了很多网友。


“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大神啊!”



纪录片的主人公,是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


17年前,他的获奖,几乎是都市传说般的爆炸新闻:


“小职员神奇の逆袭”,“日本史上最年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史上学历最低得主”…



当时只有43岁的田中耕一,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公司最底层的小职员,变成了有无数粉丝打call的“平民英雄”。


但他本人却在领奖后,奇迹般地从公众面前消失了近16年……



1、“我根本不配拿这个奖”


和其他拿诺贝尔奖的学术大牛不一样,田中耕一的人生,平凡得像一条咸鱼



大学念的是电气工程,不仅跟化学没有半毛钱关系,还因为挂科留了一级


好不容易混到大学毕业,想去索尼工作,第一轮就被刷了。


后来还是有人介绍,才去了岛津制作所,在企业底层搞了近20年的仪器研发。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司,田中耕一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害羞到几乎没什么朋友,更没谈过恋爱,一直到35岁才通过相亲结了婚。”


虽然他很喜欢动手做实验,也从未想过要成为什么了不起的科学家。



要说田中耕一身上最大的特质,大概就是省吃俭用


因为从小在贫寒的家庭长大,就连随手扔掉一团废纸,都会被奶奶念叨说:


“太浪费了,明明可以留着擦鼻涕哇。”


所以他唯一一次在公司得到褒奖,也是因为他的省吃俭用……



那是在1985年,26岁的田中,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操作失误,把甘油倒入钴试剂中。


因为觉得钴试剂挺贵的,丢了怪可惜,从小就习惯勤俭节约的他,决定将错就错,把测试进行到底。


没想到竟然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了——这在之前,可是很多科学家想破了脑袋,都没能搞定的。



这个意外成果,使田中耕一发表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篇论文——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他的老板也很高兴,给了他约合人民币700块的奖励。


对此,刚工作了两年的田中还挺不好意思的:


“这次实验,完全是由于我对化学的无知,把不该放一块儿的东西混到了一块儿……”



2.“晴天霹雳般的人生巨变”


田中根本没意识到,这个偶然的发明有多么了不起。


他也万万没想到,自己所在的岛津制作所,在申请专利后,利用“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暗戳戳地赚了将近1亿人民币



而田中却在公司底层一线工作了近20年,压根儿没升过职。


如果不是因为一通看似莫名其妙的国际电话,田中的人生,或许还会继续咸鱼下去。



那是在2001年10月9日,和平常一样,在公司老老实实上着班的田中,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的人很奇怪地说着英文,田中只勉强听懂了“恭喜”,心里想着不是诈骗吧,就默默地挂了电话。


谁知道,分分钟公司电话就响炸了。


公司同事都冲过来说:“天呐,你得了诺贝尔奖?!”



就这样,没有一点点防备,田中耕一的名字就上了头条。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这人谁啊?”


学术界大咖纷纷表示“额,这个人嘛,确实不熟”,当时的日本首相也说“这是晴天霹雳的消息”。



很快,得知这个爆炸消息的媒体和日本民众都闻风而动。


都跑去了田中耕一所在的岛津制作所,想看看这是何方神人



在咔嚓咔嚓的闪光灯下,日本最年轻的诺奖得主,畏畏缩缩地现身了。



面对着数不清的摄像机和话筒,从未见过这种大阵仗的田中耕一,连双手都不知如何安放



田中耕一的家人,反应也很有趣。


养母看到他出镜时惊呆了——哈?竟然不是跟他同名的人?


而他的妻子,甚至在他接受采访时“头晕晕地”打电话来确认:


“田中,这,是真的吗?”



跟妻子解释完后,局促不安的田中,不停地面对镜头鞠躬。


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声音颤抖着的道歉:


“今天穿工作服见各位,实在抱歉,我应该换个西装的。”



去领奖的时候,终于换上了西装的田中耕一,似乎应该更自信一些。



但在领奖现场,在那样的荣耀时刻,他依然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头疼表情:


“Leave me alone,我只想一个人静静。”



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多的鲜花,和这么高的褒奖。


“一次失败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发明,真是让人难以启齿。”



颁奖礼后,田中便像明星防狗仔一样,突出重围,消失在人海。



3.“真正的逆袭”


转眼,17年过去了。


诺贝尔奖带来的喧嚣,似乎在田中耕一的低调回避中,慢慢沉寂了。


很少有人会去想,当年那个连头都抬不起来的获奖者,现在怎么样了?



NHK的最新访谈中,已经60岁的田中,居然很爽快地出镜了。


大家很惊讶地发现——尽管他头发都白了,却看起来自信多了



原来,一直担心自己配不上诺贝尔奖的田中耕一,在获奖后,也曾在焦虑和困惑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虽然一夜之间涨粉无数,但还是有很多人都觉得田中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


他的上司和同事也很尴尬:难道以后要叫他先生了吗



别人眼中的幸运,于田中而言,完全是一种负担,他不停地问自己:


“那么多专业研究者,把一生的时间贡献给学术,都没能获奖…


我一个非化学专业的小职员,凭什么拿诺贝尔化学奖?”




日复一日的灵魂拷问,让从来没有胜负心的田中耕一,开始在一间写着自己名字的办公室里,暗暗跟自己较劲。


他一直按部就班的人生,终于有个一个崭新的目标——要成为真正配得上诺贝尔奖的人



像一个真正的学者一样,他把全身心都扑在“提升血液检查敏感度的技术,以更容易检测疾病”的研究上。




在实验室埋头研究了15年之后,他成功了。



一年前,很牛X的国际科技期刊《NATURE》,发表了田中研究室的突破性成果:


“能提前30年,从几滴血中检测出阿尔茨海默症的征兆。”



虽然不知不觉,就熬白了头。


但这一次,说起自己的研究成果,田中耕一的眼睛里,有了光


对着镜头拍照时,他的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从获诺奖到现在,田中耕一用了17年的时间,总算跟自己握手言和。


走路时,60岁的他,终于能挺直了腰板


真好。



一年一个诺贝尔,日本凭什么?

来源:今日加拿大

引人注意的是,吉野彰也借此成为了日本19年来的第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保持了日本平均一年一位诺贝尔的记录。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英国化学家M·斯坦利·威廷汉、以及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贡献。

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吉野彰也借此成为了日本19年来的第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保持了日本平均一年一位诺贝尔的记录。

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个“豪气干云”的科技计划——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不出所料,这个计划被嘲笑了,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人,而且还是当年刚拿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他毫不客气地评价政府的这种计划“很傻帽”,毕竟之前的100年只出了9位日本诺奖得主。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打脸剧情”了。

计划执行了19年,获诺奖的日本人已有19位。从结果来看,这个目标不但不傻,还十分保守了。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益川敏英


时间的检验

回顾日本近20年的诺奖成就,集中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领域。统计下来,2000年以后的日本诺奖获得者的获奖成果,大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取得的,比他们获诺奖时间要早二三十年。

拿去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来说,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免疫抗体,他的主要成果是1992年获得的,从出成果到拿诺奖,等了26年。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


本庶佑也坦言,科研之路是非常漫长的,尤其是基础研究。他说,研究成果要回馈社会耗时较长,又长期得不到认可,这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产生很大影响。他期待社会更加宽容地对待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苦,放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诺贝尔奖的设立,正是用来激励那些把青春奉献给科学事业、并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

钱是万X之源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脱不开关系,你很难看到一个穷国长出显眼的科技树。日本战后经济年均10%的高速发展,给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1960年,日本在制订“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还制定了与此目标相呼应的“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政策”,提出要力争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研。充沛的资金吸引了优秀人才,也带来了先进的实验仪器与富足的科研经费。


到了70年代,出口经济蒸蒸日上的日本,逐渐打响了Made in Japan的旗号。凭借物美价廉的产品,日货为本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政府进一步提高了科研支出比例,目标将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研。到了1975年,日本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了法、英两国的研发经费之和,正式步入科技大国的行列。

教育改革是日本科技腾飞的另一关键因素。

1963年,中央教育审查会议向文部省提出了题为“关于改善大学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里提出的诸如扩大教育规模、增设理科类的高等教育机构等建议,对后来的日本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结果突出表现在,1960年至1970年间,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总数从525所增加到921所,增加了75%。

学校增多了,大学生自然也多了。日本并非僧多粥少,而是僧少粥多,有些大学都招不到人,为生源而发愁。70年代的大学生比前十年多出了2.4倍,大学俨然一副“全民教育”的样子。

更多的青年人进入大学,自然也就有更多的人投身科研。科研成果的最佳证明是什么?自然是论文数量。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1982年日本在五个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为12534篇,仅次于发表数量为33744篇的美国,位列世界第二。

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基础计划工作由专业机构进行,所以高校老师不需过分担心因没有科研成果受到惩罚。

日本科学家职业受尊重、工资待遇较好。根据日本权威的“日本社会阶层与社会移动”1995年调查结果,在日本的187种职业中,大学教师的职业威望,仅次于并列第一的法官、律师。

日本的科研申报课题采用课题注册制,不用经过层层审批,保障其后续的研究经费很快拨款到位。

不受外界干扰、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开放的科研环境,为专注于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保障。

诺奖危机

日本政府每年都会发布《科学技术白皮书》,总结日本的科研实力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全球主要国家进行比较。

去年的白皮书指出,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国中,只有日本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减少。全世界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高质量论文中,日本占比从世界第4位降至第9位。而在政府科研预算方面,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属于一个几乎停滞的状态。虽然占比仍较高,但从增量上来看,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国中最少。

一方面是诺奖拿到手软,另一方面是科研环境的每况日下。好消息与坏环境并存,一定程度掩盖了问题本质不说,政府产生误判,错过改革的良机,才是恶事。

去年,日本的多本杂志都出了诺奖特刊,其中在《东洋经济周刊》中,诺奖获得者梶田隆章就毫不讳言地给学界敲响警钟:研究资金、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数量,是决定论文数量的三大要素,如果日本在这三个方面继续恶化,未来将难以获得诺奖。

从2013年以来,日本《科技白皮书》多次承认日本科技创新力出现衰退,不论是论文的数量质量还是科研人才储备,以及研发资金投入都表现不佳。

就算诺奖拿到手软,日本高兴不起来的原因,不只是危机意识,更是现实问题。

日本人足够重视荣誉,却也在荣誉到来时,保持着令人生畏的冷静。


日本诺贝尔奖全名单


年份

奖项

获奖者

1949年

物理学奖

汤川秀树

1965年

物理学奖

朝永振一郎

1968年

文学奖

川端康成

1973年

物理学奖

江崎玲于奈

1974年

和平奖

佐藤荣作

1981年

化学奖

福井谦一

1987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利根川进

1994年

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

2000年

化学奖

白川英树

2001年

化学奖

野依良治

2002年

物理学奖

小柴昌俊

化学奖

田中耕一

 

2008年

 

物理学奖

南部阳一郎★

益川敏英

小林诚

化学奖

下村修

2010年

化学奖

根岸英一

铃木章

2012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山中伸弥

 

2014年

 

物理学奖

赤崎勇

天野浩

中村修二★

2015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村智

物理学奖

梶田隆章

2016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隅良典

注:带星号的是美国籍日本人。 


tips 以下是之前18位获奖者的基本信息:

有机化学家野依良治,因其对“不对称合成”的贡献,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野依良治曾在一次实验室爆炸中负伤,脸部和脖子处缝了20针,2天后又重返实验室,被同行称为“不死鸟”。

天体物理学家小柴昌俊,因在“探测宇宙中微子”领域做出的贡献,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柴昌俊12岁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后遗症造成右臂残疾。他在退休后相当热衷于打游戏,自封“世上最高龄玩家”,最喜欢的系列是《最终幻想》。

化学家田中耕一,因开创“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法”,获2002年诺贝尔学奖。田中耕一从小就是一个学渣,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冒失科学家”故事:一次实验失误给他“意外发现”;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写论文;当年诺贝尔奖组织方给他打电话时,他还以为是恶作剧。

随后日本有将近6年的时间在诺奖上“颗粒无收”,直到2008年,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美籍)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破缺对称机制”,而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发现了“破缺对称”的起源,并因此预测出“自然界中至少三种夸克家族的存在”。三人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年(2008年),有机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下村脩,因其对“荧光蛋白质”的长期杰出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下村脩是当年的“长崎原子弹幸存者”,曾经历过短暂的失明,和长时间的“黑雨(指沾染放射性雨水)”影响。就在下村脩获奖的前两天(2008年10月6日),北京大学教授饶毅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介绍其个人成就。

到了2010年,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做出贡献,获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两人在2011年3月,受聘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名誉教授。根岸英一于今年3月12日在美国开车出游发生车祸,妻子根岸堇去世。

2012年,生物学家山中伸弥,凭借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研究上的突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继田中耕一之后,第2位战后出生、且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他也同田中耕一一样曾在工作中“碍手碍脚”,被同行批为“邪魔”。

2014年,日本化学工程学家赤崎勇、工程学家天野浩、电子工程学家中村修二(美籍),凭借“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明,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赤崎勇是天野浩的师傅,两人共同开发“蓝色发光二极管”时,“打工皇帝”唐骏也在当时拜师于赤崎勇门下。

2015年,日本物理天文学家梶田隆章,因发现了“中微子震荡”,并证实“中微子具有质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的学生。不过梶田隆章自曝,当年考入东京大学,对高能物理并不是很感兴趣,介于某种“说不清的道理”,加入了小柴昌俊的实验室。

同年 (2015年),日本天然有机物化学家大村智,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村智被普遍认为是运用遗传工程创造新化合物的“第一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美术品收藏家。

2016年,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因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21世纪以来,此奖项的第2位“单人获奖得主”。大隅良典的胡须令人过目不忘,这是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刻意维护的形象。

2017年,日本作家石黑一雄(英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长日将近》、《别让我走》等。石黑一雄从小生活并成长于英国,受到了英国文化和传统的强烈熏陶,还曾是一位放荡不羁的摇滚少年。他的小说题材多样,书中主人公也横跨欧亚大陆,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本庶佑,获奖理由为“发现抑制免疫反应刹车的癌症疗法”,对消灭癌细胞领域带来重大突破。他获奖后,安倍晋三当天亲自致电,“您的研究成果给众多癌症患者带来希望与光明。”





-END-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潜能量表: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小提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