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击穿任何一个外在事物,就能进入自性无穷性空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混沌大学 Author 混沌大学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接近美 接近神

2020.12.31广州正佳大剧院



接近美 接近神


美是本体,美是独立、真实、本源性的存在。接近美,接近神。

造物者为一件大事而来: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即赞天地之化育!

“击穿任何一个外在事物,就能进入自己的内在空间。”


——李善友



“击穿任何一个外在事物,都能进入自己的内在空间”。这句话与我的跨年演讲主题如出一辙:《造物者的信仰:接近美,接近神》(《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当我们在任何一个事物的运作中,把自己的天赋潜能开发出来,变成大美绝活,“接近美,接近神”,我们也就连接了自性巨大的无穷性。

李善友的原话,我们可以说成:“把任何一个事物运作成不同凡响的大美绝活,‘接近美,接近神’,都能进入自性无穷性空间”。或者,一啬到底,一如标题就把李善友的原句转化成:

击穿任何一个外在事物,都能进入自性无穷性空间。


我在跨年演讲中,甚至为创造大美绝活的“自性无穷性空间”给出了三个定律:

第一个定律:个人和未来有无穷的可能性。每个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件事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当下有无限的可能性。以每个人为原点,连接巨大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个定律: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叩问当下第一性原理,拿捏动态平衡。执两用中,中庸之道。优化算法,即时感知、分析和决策。

第三个定律:人生要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开启天赋潜能,拿出来让它们变成大美绝活,解决人世间的痛点。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昨天发《马斯克|信仰 视野和道路》时说,马斯克的跨年对话与我的跨年演讲一脉相承。而我6号发的《跨年提炼:听从自己良知的呼唤!》,连同视频和我30个要点的提炼文章,也与李善友的跨年课程《理念的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世界运转走到了这样一个时空点上,深度思考宇宙与人类的去向的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共振。大家都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试图对人们认知这个巨大不确定性世界,也即这个巨大无穷性世界,有所贡献,以便造福人类。

王育琨手记
2021.01.08

阅读精选:


马斯克|信仰 视野和道路

跨年提炼:听从自己良知的呼唤!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稻盛和夫的灰度意识

造物者稻盛和夫的气质

正非灰度哲学三个定理



李善友:击穿任何一个外在事物,就能进入自己的内在空间


2021年1月1日,英雄城市武汉,混沌大学开年大课《理念世界》正式开启。

 

讲者是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他说:“与其说我是《理念世界》的讲者,不如说我是这门课的听者。在讲授中,我被这门课治愈,找到了过去几十年一直的追寻——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此生的使命是什么?从此以后,我将变得非常笃定,因为知道将往何处。”


 

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伟大作曲家亨德尔,他这样评价他最伟大的作品《弥赛亚》:“我自己曾是一个病人,是依靠这部作品治愈的,我也曾身陷囹圄,是这部作品解救了我。”


可以说,《理念世界》是一门非常有能量的课程,尤其是在线下的场域中。凡是参加过线下课程的同学,无不直言叹服:“课程的三天,感受到久违的宁静与平和,又重新做回了自己,也发现了尚未了解的自己。”

 

我们精挑细选了善友教授在《理念世界》课程中提到的30个精彩观点,希望没来得及感受的同学能有所了解,听过的同学能温故知新。




01

你唯一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就是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所以,只有现在才是唯一存在的。


02

今天我们基本上都在时间的水平线上奔跑,追求更多更快,几乎很少有人告诉你,真正的力量不在未来,而在当下,“临在当下”这四个字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


03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与当下的关系。首先,它是你全部拥有的,也是你唯一能够拥有的礼物。其次,当下是唯一能够带领你超越时间禁锢的切入点。@当下的力量


04

人生最大的悖谬:现在是唯一可以把握的存在,我们却视未来某个目标为一。


05

临在当下(Being Present)的核心要义:击穿任何一个外在事物,就能连接自己的内在空间。



06

你做的事本身根本不重要,做事的状态才第一重要。

 

07

任何与他所做之事合一的人,就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些人对于其他人的影响,远超过他们提供的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新世界》

08

大家都受过逻辑训练,那么人和人层次的高低只在于一件事情:谁能挖到更根基的支点。@《哲学的第一支点》


09

享受你的工作的同时,加上一个大目标。有一天,他们突然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通常与他们正在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有一定关系,但规模要宏大得多。@《新世界》

10

大家都认为学到些什么才能成长,但很可能恰恰相反,当你把限制成长的那些禁锢去掉以后,成长自然就发生了。



11

你内在的无限深,就能感觉到外在的无限广。

12

觉性的核心特质是两种特性的美,一种是寂静之美,另一种是留白之美。

13

佛性本自具足。真正的智慧你本来就有。

14

经由临在当下和寂静留白,我们可以开启觉性意识。觉性意识的用智方式是“灵感流淌”。

15

灵感流淌不是灵光乍现,灵感要经由你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表达出来,载体越宽、流淌越盛;载体越优雅,艺术就越美。



16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需要问别人吗?你自己不知道吗?其实我们自己是知道的,找到它的韵律,跟它同频。

17

良质会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你想去改变世界,不要去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就行了。
 

18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你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19

工作的意义不能来自工作本身,必须超越工作,才能赋予工作以意义。人生意义不能来自思想,只有超越思想,才能赋予人生以价值。

20

用我的美好去唤醒和共振事物的美好,让美好作品经由我流淌出来,这是最美好的创造之路。



21

生命常常被比喻成一条奔流不息的河,世间万物、每个个体都处于永恒的变动中。以这样的世界观看,追求完美也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永远都不可能彻底完成。

22

创造灵魂级的美好作品,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和救赎。美好作品的要义不在作品,甚至不在美好,而是ing。

23

觉性、科学和艺术的核心特质都是美:禅的寂静之美,科学的和谐之美,艺术的本体之美。

24

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25

美是本体;美是独立、真实、本源性的存在;美不是形容词,不是对事物的外在修饰。




26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茨威格
 

27

使命与生俱来,人人都是创造者。即使你不知道你的使命是什么,只要你相信使命的存在,它就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28

现在很多人沉寂于过平庸的日子,属于被尼采痛骂的“末人”。尼采作为顶级的思想家,他不是对具体某个人的愤怒,而是对一种现象的愤怒,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一种巨大的悲悯情怀。

29

生活不是为了工作,生活本身就是美好作品。

30

“美好是一”,美好在我心中,本自具足;美好在事物中,独立真存。

 




王育琨:中国呼唤造物者精神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小提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