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联想不同的底层逻辑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2-01-05



华为联想不同的底层逻辑

联想一直坚持“贸工技”,瞄准机会赚钱;华为一直坚持用高科技造物,为人类创造价值。不同的底层逻辑!


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已经50多年的今天时代,是该有一个确定性的共识了。若无审美,何以对抗世俗的粗糙?何以对抗那些假道学的企业家教父招摇过市?一如木心所说:“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控股的公司,一大堆院士科学家的资源,倪光南一心想带领技术创新,可是计算机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柳传志,却一切向钱看,否定“技工贸”,竖起“贸工技”的大旗,变着法地走私、股改赚钱。而同时期的民企任正非,却一有钱马上搞研发,发誓要做一两款产品出来,生命就值了!机会主义投机的柳传志,却一直被奉为企业家教父,中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全赖教父?

华为一直坚持走科技创新,以客户为中心造物,追求每个当下的极致,聚集全球资源,贯彻一针刺破天的整体战略,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所代表的是一种造物精神,就是一刹那接一刹那地参赞“造化”给天地补缺。当你的审美视角维次足够高,不甘平庸的你就可以把“造化”的无穷性,一刹那接一刹那地推进,以适应内在灵魂和信仰的渴求。


造物,就是一刹那接一刹那地参赞“造化”。“人在做,天在看”。更进一步可以说,“天在做,人在看”。这就是造化。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好人有好报”的因果律。当然,不限于此。因为对生命的慈惠恻隐之心、谦卑心、敬畏心是可以自动连接内外环境源源不断的能量。


而且,这个世界的实相是混沌。混沌的自性中,包含着巨大无穷性的潜能。当你随时归零,“保持空杯,保持开放”,发自心底的敬畏“昨天最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最坏的做法”。当你的审美视角足够高,不甘平庸的你就可以把“造化”的无穷性,一刹那接一刹那地推高,以适应内在灵魂和信仰的渴求。


记得,在2016年巴塞罗那交流时,任正非说:“乌克兰有很好的数学家,华为要去乌克兰建立研究所”。


我在旁边不由得提醒:“现在乌克兰炮火连天,很不稳定呀。”


任正非一字一句地说:“乌克兰人民需要发展经济,需要走出现在的困境。那里的人民需要安心工作挣钱养家,数学家等科研人员需要大公司发挥转瞬即逝的才华!”

这就是企业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安全。而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那片土地上人民的痛苦,他可以把这个苦痛当成自己的苦痛,他们不愿意自己痛,于是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克服这些痛,于是他们就成了最具同理心和担当的企业家。诚可谓: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商业只是载体,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同理心和慈悲心。这是一切的源头。这是2017年8月28日的一篇旧文,近期联想华为的底层逻辑的讨论逐渐升温,今天重新发表。


王育琨手记
2021.12.06

中国商业史上永远的痛




全然不同的底层逻辑


柳传志给中国商业史留下永远的痛,用今天的眼光透视,还是背靠中国科学院的背景,一大堆科学家和院士在手,却依然开掉发明了联想汉卡的倪光南,他当时正在力主联想的一系列创新型研发。而柳传志却竖起“贸工技”的大旗,靠倒卖讨生活。这个习性一直演绎到今天。就是现在也依然没有创新,就是接了人家一个烂摊子,养活了不少美欧高管。柳传志是科学院的办公室主任,不通技术,熟通江湖。他和联想给中国企业树起了一个坏的榜样。而华为起步靠任正非个人之力,却一开始就瞄准了技术。任正非在公司初创时候说:“做一两款产品出来,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凭借“贸工技”起家,2000年来到了拐点。没有自己叫得响的核心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一片迷惘。这时,联想集团找到了并购这根稻草。2004年,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了IBM认为是负累的个人电脑部门,后来又以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后来,又以23亿美元收购IBMX86服务器等等。大肆并购,并没有建筑起核心竞争力。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美誉度品牌,铩羽而归在情理之中。


在联想“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尘埃落定之时,1987年华为艰难起步。2万元起步的个体户,开始只能做贸易,连拖把都卖,赚得第一桶金。1989年华为开始把赚的钱都投入搞研发。国内国营实力公司不敢挑战通讯行业的国际巨头,而一穷二白的华为,却一开始就定位:华为是全球化企业,要在全球整合资源,给客户创造价值。华为有一种无以言状的信念:三分天下有其一!


开始搞贸易赚钱,一有点钱任正非就砸到研发上,一时半会儿见不到利益。开始起步的几个股东不干了。有钱不分只搞研发,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钱呀?


任正非很爽朗,以100多倍的现金把他们的股份买下来。公司全成了他自己的。他就可着劲搞研发。个体户银行贷款无门,任正非找学过经济的父亲任摩逊请教。老爹建议:“民国年间,大东家投资不经营,聘请掌柜的来经营。掌柜的不出钱可以分4-6成利润。” 


于是,1990年任正非又开始把股权分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来拥有公司来搞研发。现在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当年却很不一般。中国科技公司的旗舰联想都去“贸工技”了。而华为却能坚守技术创新。


华为不是关起门来搞自主创新,而是从全球的视野,整合全球的科技资源,在全球建立几十个研发中心。


2016年巴塞罗那交流时,任正非说:“乌克兰有很好的数学家,华为要去乌克兰建立研究所”。


我在旁边不由得提醒:“现在乌克兰炮火连天,很不稳定呀。”


任正非一字一句地说:“乌克兰人民需要发展经济,需要走出现在的困境。那里的人民需要我们去。”


这就是企业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我这样的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安全。而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那片土地上人民的痛苦,他可以把这个苦痛当成自己的苦痛,他们不愿意自己痛,于是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克服这些痛,于是他们就成了最具同理心和担当的企业家。


任正非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中认为华为之所以走到今天,以下几点很重要:


“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真诚和专注。


“华为28年一直向西方学习,每年几亿美元顾问费,志在打通全流程”——削足适履,先固化僵化,后调整,改变自己。这是很大的魄力。


“华为文化要总结的话就是傻,不把钱看成中心。中心是理想”——理想是中心,钱不是中心。不为钱活,不为自己活,为给世界用户送利益活!


“引领世界后,我们倡导建立世界大秩序,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架构,有利于世界成千上万家企业一同建设信息社会”——共建、共有、共享、共赢一个全联接的世界。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任正非向两院院士与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汇报了华为的现状。任正非说:


“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于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境地;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一个勇于担当的精灵,句句实话诉说着心声,却振聋发聩唤醒昏睡中的人们,给陷入迷航的世界一个方向和信心!


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这句话很丰富。我理解这是在说——顺势而为:华为团队可以与全世界各地文化大势融为一体,华为会明了世界科技进步大势,明了各国人民的人性和需求的大势,会激发出华为团队自性圆融的大势,担当起落在领先者身上的社会责任,开放、聚集、包容、不拘一格,顺势而为,走出迷航。


华为经验核心就是凭借对客户的真诚,对最终客户有宗教般的虔诚,把对客户的诚信做到了极致。28年只做一件事,凭借这样一股傻劲,终于拿出了不同凡响一针刺破天的产品,终于在管道领域领先世界。


领先世界的华为,没有停歇,迅速跳出从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巢穴,而是可以从客户的眼睛看世界,从生态链的眼睛看世界,从大自然最节俭、最经济的资源组织方式的真看世界,从万事万物的真来看世界,于是又提出开放、共建、共有、共赢、共享一个全联接的世界的总体战略。


任正非的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华为凭借真诚、喜悦、慈悲抓住时间能源


任正非听了父亲的话,在华为实行“工者有其股”的政策。父亲让任正非看到了在创业者之外,还有着众多力量决定者一个公司的前途。华为的崛起,是凭借“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抓住了通讯领域的时间能源。华为未来的发展,同样看华为是否可以抓住全联接世界的时间能源!共建,共有,共赢,这又是抓住了当下时间能源的按钮。


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崛起,是因为美洲大陆远离战争,抓住了时间能源。邓小平改革开放抓住了时间能源,是因为邓小平接地气,他可以从人民生死存亡的挣扎中,体悟到必须打破禁锢,让人自己寻找活下去的出路。中国企业可以在未来世界占有一片领地,关键是看是否可以抓住时间能源!




任正非在《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中指出:


“世界上凡是具有奋斗精神的民族,都生生不息,富足和快乐。世界上凡是具有奋斗精神的企业,都基业常青,受人尊敬。中华民族是这样的民族,华为和一大批中国的优秀企业是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民族和企业没有理由不赢得自己应得的地位,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华为传递着抓住时间能源的秘诀:真诚,喜悦,慈悲,技术创新,大美绝活。


无论环境多么不如意和恶劣,你必须真诚!惟有真诚全心全意地投入每一个当下,才可以充分展现出你的天性。客户就是你的爹,客户就是你的娘。真诚对待当下每一秒,真诚对待当下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一个人全部的自尊。


无论环境多么不如意和恶劣,你必须喜悦!当你有了更高境界的巨大喜悦,你就跳出了惯常思维的牢笼,你就可以俯瞰过去那些纠结和苦逼,你就有了新动力!


无论环境多么不如意和恶劣,你必须慈悲!慈悲是对世界的一种宽容,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是对所有新发生的接纳,是与万物一体的共振。


真诚,喜悦,慈悲。这是有觉性生命的三个境界。当你有了觉性,你就一定会顺势而为,抓住时间能源!


科技大会上总共只有1998个字的发言稿,任正非却用了很大的部分在谈孩子们的基础教育——“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他认为世界走出世纪迷航,重点在于基础教育。任正非所思所想,都是20、30年后奋战在科技一线的主力军,也就是今天的00后、10后孩子们。这份视野、慈悲和担当,无疑是时代的强音!


联想与华为,都想抓住自己的时间能源,可是方法不同,结果迥异。联想寄希望于市场交易,想通过无人能及的运作方式,取得市场份额,从而执掌市场牛耳;华为则寄希望于奋斗者可以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借助与众不同的好产品一针刺破天,在纷纭复杂的智能时代,华为则进一步要共建、共有、共享、共赢一个全联接的世界而走在世界的前列。




联想一门心思向西向外求,最终却出不了家门(国外业务全线亏损);华为一门心思向东向内求,结果不仅受到世界的欢迎,还能卓有建树提出共建、共有、共享、共赢的全联接世界。



七个善一体方可以持续抓住时间能源


每个当下都是一个能量具足的挠场(torsion field)。挠场,又称自旋场(spin field)或扭场(axion field)是物体自旋所扭曲时空结构所产生的场。挠场的能量具有时间性。一念一升起,就有了局限,万缘具足的能量就可能会消失。任正非好像深知物理真空和挠场原理。华为28年只对着通讯领域客户需求这一个城墙口冲锋,就是坚守厚实土地的律动。他会把所有的体系、流程、方法比喻成“锄头”,他会把做企业比喻成种庄稼。“爹还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


像圣经上的参孙只有匍匐在大地上的时候,才会力大无穷。一旦离开土地,就是常人一个。这里面的隐喻很值得体味。其实,想飞上天去接能量的提法,都是虚幻的妄想。专注于人法地,不受小我妄想的影响,方有可能走向正道。




老子曾经以“上善若水”,解析了一定要做对人类、对生态有利的事情,才可以抓住时间能源七个层面的集合:


居善地——站在最有利的地点,一步步积累,厚积薄发;


心善渊——一定要送利乐给大地上的人民和世界;


予善天——随顺天地国家运转大势;


言善信——信守承诺,对利乐他人社会信心不二;


政善治——善用合适方式管理,无为而无不为;


事善能——技术上突破,有金刚钻就能揽瓷器活;


动善时——抓住机会窗,扑上去,撕裂它,全力突破



有些人和公司,抓不住这七个善,短期内撞大运也能成功。联想集团撞大运或许只抓住了一头一尾:“居善地、动善时”,跟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势,跟上了国际化的潮流,无奈缺乏“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这五个善,只能成为一时的风景,而无法持续经营。


联想与众多当下处于困难的企业所缺乏的五个善,正是合道的厚德。厚德载物,七个善一体,才有可持续经营。


华为抓住了几个善呢?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从2016年新订立的“共建全联接世界总体战略与今天的态势看,可能是抓住了“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七个善。当然,一切都在变化中,每一个当下挠场都有着无穷多的可能性。在每一个当下把握这七个善,可不是一件轻松活。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在大机会时代,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华为不会成为大数据的奴隶,更不会成为眼前利益的奴隶,会在一定的混沌灰度段中,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在一个个微小的突破中,打磨出一针刺破天的产品,引领行业走出迷航,追赶时代的脚步。


爱因斯坦晚年对最壮美景象的神望——宇宙统一场论,终于有了接地气的时间能源,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终于可以借助宇宙互联网呈现出来了。祝福有更多华为这样的企业,摆脱以钱为中心的思想,脚踏实地,勇于把持七个善为一体,真正为人类做出点中国人的贡献!


本文选自《地头力》2017年


阅读精选:

中国商业史上永远的痛

现代造物者的底层逻辑

庖丁心流|如何功夫到家?

哈耶克|活泼泼的自发秩序

造物者精神:接近美 接近神
马斯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没有内驱力
乔布斯10个独特思维
伟大的领导者孤独吗?
万物生生的灰度哲学
那些美到极致的意境
《天道》揭开5个生存层次
哈耶克|活泼泼的自发秩序

漂泊者有无穷性造化

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地头力:头拱地,出绝活
任正非之艰苦奋斗意念
至暗时刻,任正非原力觉醒
中国呼唤造物者精神!

中国商业史上永远的痛
背后评论:

精选留言

  • 琳琅

    置顶

    1


    不反对您探索灰度,更期待您保留批判的敏锐!那位说企业不容易的老师当然有理有据,但您和诸多文人的辛讽更值得这个世界拥有。您不觉得么?企业的某些现实操作和文人技工们的理想并不对立,包括大家在评论区的留言其实一样,也并不是对立的,确实不是非白即黑的事,但我更觉得这不是同一维度的灰度或光谱问题,有些仿佛更像是两个维度时空世界的事理,需要更高智慧和境界的人和心或视角去调和研析……所以,不成熟严谨的呐喊提醒依然很有价值(再说了,我嫌弃吐槽冰箱不好,非要去冰箱工厂体验艰辛不易么?我不会做饭,就做不来资深吃货和美食评论家了么?孔子和马克思本人也没有国家治理建设的直接实践之功啊),何况很可能您的提醒可能是高维世界的真理呢?加油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感恩你的开放、妥协和包容。如果这个世界是平的,我们讨论的一切问题也就没有了意义。因为全球化的分工要求,我们随顺就是了。如果现实是这世界不是平的,比如西方从1949年开始就形成了对中国等国家的高技术封锁,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要变本加厉,我们就要探索现实的活法。

  • 张泰玮

    (朋友)置顶

    12


    此文一下子戳到了我的心窝,真的是永远的痛。1999年,我在中兴通讯工作,偶然在网上读了《柳传志永远的痛》,就为柳传志的错误决策而痛心,还专门写了一封信投给联想邮箱,但没有下文。2009年,我看到网上一篇《杨柳配:值得期待的联想》后,我就写了一篇《杨柳配的联想为什么不值得期待?》,指出联想在1995年解聘倪光南之后就无期待了。今天,此文又扎了我的心,这的确是“中国商业史上永远的痛”!!由于柳传志的短视(当然不是错误,是企业家境界使然),让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失去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如果当时柳传志能像任正非一样做出正确抉择,也许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格局就一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王育琨频道

    (作者)

    6


    1984年,张维迎在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一切向钱看”,后来演化成一个浮躁社会的标志性口号。在那样的氛围中,“贸工技”大行其道。而像任正非那样技术迷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就想“做一两款产品出来,一生都没有白活”,后来32年又聚焦“磨好豆腐给妈吃”,少之又少。大危机当前,给反思了!

  • 田園@生态中国

    (朋友)置顶

    11


    @田园@生态中国 事实上是:中国的企业家坚持不到天亮,中国的科学家没有条件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房与实验室,这不是哪个人的错,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与环境起点,也是企业家与科学家的起点与终点。更是整个中国这一代人的体认与困局,是生存与生活之争!生存短时间胜出,还需另一个公司迭代更新跟进,可惜独生子女的一代缺乏这种强大的迭代竞合关系,中国事实上被抽去了迭代的血液循环机制,新时代的生存关系轻松愉快且纸醉金迷,无需向老一代如此纠结,布若金斯基的奶头早已经塞满了独生子女的选择,中国的错失良机是整体人口结构的必然,中国的极度膨胀成长与突发塌方也是人口结构的必然归宿。为了生存上一代人已经努力到了头,冲到拐点年轻人并没有再出发而是顺坡而下轻松自在了!这是中国的结构性轻松而下,没有长远的眼光无法改变,倪光南看到了,中国决策层没有看到,整个中国人的生存惯性没有看到,倪先生无力改变。唯一的可能在重大危机后的反思与再出发,需要整个教育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反思。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1


    悲观了!华为从哪里来的?一大批像华为这样的公司从哪里来的?中国经济的强势,是有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建构起来的,不是凭空得来的,更不别人恩赐的。所以,任何条件下,都要反求诸己,寻找到自己的本源能量。现在危机正盛,也是中国人彻底反省改变的前夜。一条路给封死了,另外的平行世界就被打开了。

  • 致良知

    置顶

    6


    “总结一个有价值的中国商业文明的观点,超过中国人的一吨血,一百吨眼泪和亿万财富。“打开思维,或有一个新的平行世界。

  • 孔庆斌:以终为始系统思考

    5


    我痛恨那些教训我,而不是丰富和激励我的行为和事物。”作者这是在教训柳传志吗?你和倪光南面对面交流过吗?你了解他吗?你能解释倪光南做了院士呼吁了30多年,也没有任何成就吗?倪光南让国家浪费了多少钱?国家的钱浪费就浪费了,企业浪费得起吗?你这是想销售你的书吗?让你把我的留言公布出来。

    王育琨频道

    (作者)

    25


    你心里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2004年的批评,可比你狠辣多了。不过,你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倪光南让国家浪费了多少钱”?科学家向未知领域里的探索,90%以上是会失败的。不能因为他们的试验失败,人类就停止试验。

  • 孔庆斌:以终为始系统思考

    5


    @作者,我的表达并不是批评,只是一个客观的追问。我们越了解就发现我们越没有任何批评和指责别人的理由。如果倪光南是科学家,他就应该做科学家的事情,让国家给他投钱好了,国家的钱也不能白投啊。他在企业里要影响一个企业的决策,那就应该按照企业的规则和规律去走。我们站着说话是不腰疼的,其实让任何人去做一下这个企业家,您都再也没有批评别人的资本和底气了。所以不要非黑即白也不要去指责,更多的是要去肯定和鼓励。这不就是您引用的歌德的那句话吗?!批评和指责别人之前,我们首先要自问,如果我们在那个位置上能比当事人做得更好吗?我们真的了解当事人在当时的那个处境,和困境吗?多点儿慈悲心或者是同理心吧!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1


    感恩您的回复。17年前的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灰度”意识。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正是因为它的丑陋不堪,它的粗劣,它的直白,它的极端,它的不自圆其说,却恰恰好也是它的价值。因为,它触动人思考。批判,是思考的一种方式。感恩您的再思考。

  • 非常幸运

    6


    做大众中的小众宅在家哄娃看书,周边几个创业朋友彻底不眠,电话:V信传来的都是焦灼与悲痛,千言万语化成活下去朋友。。。也是追随阅读的收获,老师有相关推荐吗

    王育琨频道

    (作者)

    4


    我理解企业家的焦虑。今天原本想发田涛老师的文章《危机时期,拒绝悲观主义》,两次申请没有通过。或许“危机时期”也是敏感词汇了?我今天在“王育琨新浪微博”上发了此文。请观看。此外,本号文章《任正非在至暗时刻微笑》、《母亲的精神力》,也都涉及这个主题。

  • LI ZHEN(William)

    2


    有没有拿钱写稿啊?

    王育琨频道

    (作者)

    6


    非典期间,没有外联信息。一个人写了解闷。2004年初,一张贴到博客中国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批评。开始占到7成批判写者。后来,我坚定地写文章反击,又有少数知音加入,到最后也只有50%的同情。现在不一样了,90%的评论是只支持反省。中国进步了!

  • 邹雯琦

    6


    感谢王老师,您让我们看到了鲜花掌声背后不一样的联想。不惧流言蜚语希望您一如既往站在事实端为我们呈现良心之作。。,

    王育琨频道

    (作者)

    4


    当您发现了“良心之作”,您就是最大的良心。内心有权某有私利的人,看什么都是权谋和私利。感恩您“最大的良心”!世界有你真好!

  • 麒麟

    6


    不太喜欢非黑即白的文章。

    王育琨频道

    (作者)

    6


    接受批评。我现在超喜欢灰度。这是我17年前最缺乏的东西。我现在常常问自己:“我灰度了吗?”“我包容了吗?”“我谦虚了吗?”“我批判自己了吗?”“我有弹性了吗?”“我空杯了吗?”感恩您的洞见!

  • 非常幸运

    4


    太过真实的东西,部分群体容易过激行为,现在身边人还在骂是老美的阴谋,说到府理性面对现实与生死是我们都缺的课程,

    王育琨频道

    (作者)

    5


    “阴谋论”、“阳谋论”,实际上也是人们思考的一个阶段性形式。我在《疫情的盲人群体摸象》中说:“为什么‘阴谋论’甚嚣尘上?为什么‘阳谋论’也泛起?公众要知道真相,只能从无知开始,经过阴谋论与阳谋论等的曲折,最后我们还是一无所知。公信资本缺乏,导致真相难觅才是关键!”

  • 饮水思源

    4


    所离一切相,随即一切法;所即一切相,随离一切法。不想当科学家的企业家不是好的带头大哥,贸工技;不想当企业家的科学家不是好的先锋领袖,技工贸。

    王育琨频道

    (作者)

    5


    所有相,即生即灭,即一切法;一切法,相着着相,即所有相。

  • 翟江波

    (朋友)

    5


    历史上的伟大商业领袖被赋予了敏锐的洞察力,他们能够捕捉到普通人无法觉察的事物,年轻的井深大就有这种天分。1946年1月,他的目光穿过噩梦般的废墟,把自己的梦想记录在一个长达10页被称为“创业计划书”的文件上。计划书讲,“组建公司的目的是创造理想的工作场所,自由、充满活力与快乐,在这里,富于献身精神工程师们将能使自己的技能技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这句话,已成为索尼文化的精髓。在当时日本从未有过的惨淡的形势下,井深的理想主义是不同寻常的。

    王育琨频道

    (作者)

    4


    是的,当我化身为井深大,我就可以理解井深大的所思所想,就可以替他直抒胸臆了。

  • 非常幸运

    5


    王老师,你是我素未谋面却深深敬畏的汉子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感恩你的真!

  • 元狩二年

    4


    早就看到柳传志到处乱跑说当年有多穷多穷,话里话外都是埋怨,但任正非,曹德旺,刘永好说当年穷就很少透露怨气,只是陈述事实!灵魂决定道路。

    王育琨频道

    (作者)

    2


    一个人赋予自己内在的价值和灵魂的态度,才决定了这个人会看到什么。你的见解很独到。或许,你善于从“历史的天空”俯瞰万事万物和复杂的人性。致敬!

  • 邢子涛

    (朋友)

    4


    一个买办资本家,一个有国格的科学家;一个厚黑学的代表,一个守正道的奋斗者。怎么会走到一起?为那一段商业史默哀!

    王育琨频道

    (作者)

    2


    既然发生了,就是要留给人启示的。他们俩的故事,当做中国商业史上真正的痛,他们的俩的存在,就有了价值。至少,今天可以撞醒我们许多东西。

  • 垂纶千川

    4


    如果倪光南留下,今天教父会更加膨胀

  • 李凯|Kevin

    2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柳本身没错,那个时期,要赚钱,倪也没错,技术到后来也是没了市场,就像一个家里两兄弟吵架,没法分出对错,只能说吵架就都错了,家和万事兴。

    王育琨频道

    (作者)

    4


    你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说“不求真不知真善美”。没有对错。灰度了吗?不能苛责人人是任正非。但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才是深根固柢可持续之道。

  • 黄勇

    4


    人性决定了对待大自然的结局……整文事实陈述表述了中国人从骨子里比外国人更自私……也是几千年文化深入人性骨子里去了……

    王育琨频道

    (作者)

    4


    当中国人,可以看到别人的好,并反省为什么我不朝着好的方向走,就已经是人类最好的族群了。就怕掩耳盗铃,一叶障目,看不到别人的好。“生命以负墒为生”,“华为以反惰怠为生”。人一谦虚,宇宙能量都往低处流。中国人多厉害?!

  • 张家乐

    (朋友)

    3


    柳传志最终还是选择做商人而不是企业家,中国多商人而缺乏真正的企业家。商人多是机会驱动而真正的企业家是价值驱动。

    王育琨频道

    (作者)



    价值驱动要具体化。不然,跟戏词一样,一般人都会说。当任正非把价值驱动用“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的时候,这个价值驱动就具体了。那就表示,华为奋斗者可以带着对妈妈的爱、敬畏和郑重,一丝不苟创造出达美绝活,让大家得不得买了。

  • Real💜微養

    (朋友)

    3


    亊實: 人类失去联想 世界不会怎样 眞相: 世界唤醒聨想 人類將不一樣 💚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好诗!意境深远。与先前那首诗的意境,判若两人。你太了不起了!就这么一小会儿,你就巨变了?由此看来,人的改变就是意念的改变,意念是万能的。意念改变是可以做到的。感恩你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启迪。

  • 近朱者赤 15865889868

    2


    故事就是故事、能警醒世人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何必太纠结。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感恩你的大度。

  • Real💜微養

    (朋友)

    2


    商業彊化身心寒 聨想殤祂逆光南 名㽞江湖空傳志 禪相葬花亦惘䔳 ... 💚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件事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个当下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所有的发生,尤其是那些灾难、丑陋、危机、疫情,都是来开启我们无穷性的。放下悲观,在至暗时刻微笑,你就会看到巨大无穷性的平行世界。

  • 翟江波

    (朋友)

    3


    时光是最好的刻录机,记录下所有人的一切:美好抑或猥琐。

    王育琨频道

    (作者)

    2


    所有的记录,“美好抑或猥琐”,都是来开启后人智慧的。我们有福了!

  • 鑫智

    (朋友)

    3


    有着全然不同的性格、志趣和视野,而彼此之间却很强烈的需要着、依赖者、互补着。强大的互补性既是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竭的源泉,也是他们感受欢愉的触角。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写到这里的一刹那,是我最喜悦最兴奋的时光。其实,人人都彼此需要着、依赖着、互补着、激励着、创造着,这是我们不近愉悦的源泉。

  • 王育琨

    3


    @朱铎先 写的非常深入,向倪院士致敬!

  • yao mingwei 我基本不看微信

    3


    对联想 “技术”到底如何,应该写得更深入。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多谢批评。

  • 王爱萍

    3


    忽的就想起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封建王朝几千年,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很多事难以逃离藩篱。

  • 王爱萍

    3


    歌德的箴言一只是我的座右铭——句中是否应为“一直”。抱歉,强迫症,一个错字也想说

  • 非常幸运

    2


    一直不太关注武汉事件,自从上次看后心一下子提到喉咙,就在刚刚看了朋友的圈和王老师上次描述的一致,一声长叹2行泪五味杂陈的感触

    王育琨频道

    (作者)

    3


    是的。除夕夜那篇文章《除夕夜男子汉的心在流血》,当天阅读量就达180多万。可惜后来被删掉了。

  • 李凯|Kevin

    2


    没了写错了是为了

    王育琨频道

    (作者)

    2


    感恩批评。

  • 王育琨

    2


    @爱相联 到底谁会痛?又到底谁痛才有用?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


    好问题!

  • 王明升

    2


    一个战略家胜过一个行业!

  • 翟江波

    (朋友)

    2


    透过危机的雾霾,看到明天的太阳,是企业家的一种核心能力。

    王育琨频道

    (作者)

    2


    危机与机会一体两面。当许多人纠缠于“危机”时,企业家已经抓住机会往前走了。

  • 凌姚敏

    1


    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中科院负责人周光召处理这件事事后说过.像倪这样的院士有一两百位,但像柳这样的企业家没几个。顺便说一下.当时的北大方正是按照 王选院士的思路发展的,结果呢?企业需要活下去.倪院士离开后也跟其他人合作了.结果都不好

  • 📶

    1


    美国良心企业,何来国产?

  • 朱浩

    (朋友)



    看了盛田昭夫与井深大的经历让人觉得非常感动!这种感动来自他们两在商业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超越名利对理想的执着与不懈的追求。井深大有着对技术的执着,而盛田昭夫有着对井深大技术的执着的理解与无条件的支持。(这也让我联想到伯牙与钟子期两人相互理解支持的情谊关系)索尼也正是因为有着他们两对理想的执着,反而可以在自身的领域里,不断完成各种超越和不可能。他们两确实是天作之合!中国其实并不缺乏可以征战天下的企业家,而真正缺乏的是具有高尚理想追求,因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深度体证心性的企业家(深度体证心性当有众多来自上天的考验与磨练)!如果没有对心性(自性)有深刻的体证,很多企业家都会在利益面前选择「低头」,从而失去成为商圣的机会!能通过来自上天的不断考验和磨练而走出来的人,非天下之大勇者不为也!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


    井深大与盛田昭夫的思维、心灵、意志相通相合,是索尼成为世界级高科技公司的基因密码。在中国将来会成为趋势。看到不少年轻企业家与科学家交朋友,我内心充满的感动和欣慰。我知道,新一批中国企业家已经启航了。从第一代企业家脱胎于官商关系,到新一代企业家脱胎于技商关系,反映了中国的巨大进步。

  • Lowis



    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就能深切感触到,阻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腐败,腐败严重扼杀创新,我创新,我注重品质,我注重设计,别人一夜间就模仿了,然后低质低价销售,贿赂完各个部门,大卖特卖,我还有创新的动力么?所以也是制度问题!《亚洲教父》刚刚看完从另一个视角看亚洲大亨,他们很有钱,但是对社会却没有什么贡献,没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没有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国内如果不重视创新,创造真的很担心!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


    “生命以负墒为生”,“华为以反堕怠为生”。创新的罪魁是人性的惰怠。惰怠的表现:信奉奸诈阴谋,泯灭天性(一己和他人的天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又贪婪……我发现,任正非对人性至隐处的东西琢磨得透彻,华为建构了以反惰怠为主的机制和体制。一般企业家,缺乏这样的透彻、勇敢和细致。

  • 垂纶千川

    1


    当年倪院士应该自立门户。

  • 百鸟朝凤(沈)

    1


    王老师的认知和判断力,不是一般企业家能比企业的长青,是认知、眼光、判断、产品的结合,不是有钱就能把企业走得远。例如,同样是做网络平台,阿里不是拼多多烧钱就能比;华为不是联想并购做大就能比;上市公司恒通板业、太空板业不是上市后有钱就能占有市场;

    王育琨频道

    (作者)



    感恩共振!

  • 张家乐

    (朋友)

    1


    回头看这应该是2004中国企业家错过最精彩的书。2004的华为当时又在做什么呢?期待王老师再以历史画卷视角重写当时的联想和华为等中国企业,,,中国是该静下来好好反思了。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


    静默下来,反省,深思。一切发生都会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 王育琨

    1


    @海云通对讲机(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远观遐视,却发现人们所推崇的联想,从根本上偏离了商业性价比的轨道;人们所推崇的风流人物柳传志,远不是一个富有远见和胸怀宽广的商业领袖。没有“中国芯”的联想公司注定是一种短暂的历史现象。核心技术永远是企业构建最强护城河第一关键!联想已三十年还停留在加“加工厂组装”的初级阶段实属缺乏任正非的高瞻远瞩与博大胸怀!微软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英特尔的主芯片是电脑两个“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如果美国又耍流氓不卖了岂不是停摆了?

  • RAY Y

    (朋友)

    1


    历史没有回头路,但回头看看历史,的确可以给当下很多启示。谢谢老师

    王育琨频道

    (作者)

    1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镜子,观自己,往返求。你能深悟“镜子的智慧”,你的未来不可限量。祝贺!

  • 成仁普

    1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富在迎来了,贫在弃时!

  • 自动驾驶



    留言区不用争论那么多的,很多细节无从考证。看面相就可以了,成年人的修为在面相上是看的出来的,一张不够,多角度多侧面,或者一段演讲视频可以说明情况。

  • 老李



    谁用过 红旗Linux ?

  • 秦平(烟波浩淼)



    屁股决定脑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谢谢!

  • 是我fault-retroduction



    对于觉得此文“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来说,倪光南的助手去年也写文章详述做芯片做操作系统等各方面的努力……对于国家投资不足,企业撤项等有明确叙述……实际上,04年如果能看到该文并反思,至少那时候联想还可能抓住手机行业……

  • 🤗 愛真理🤗

    (朋友)



    清静大道 无处不神明,唯有心门开;修去百千欲,纯净自通达。

  • 杜臣

    (朋友)



    我个人认为也在几个论坛上公开讲过,华为的成功极具特殊性,华为是中国四十年发展的副产品,否则就讲不通为何全球顶级企业为何没有出现在浦东、中关村、滨海新区这些国家重点支持并投入资源的地方而是诞生在深圳南山区一个镇。

  • 金🐨🐻



    联想现在就是个卖组装机的而已。华为,小米崛起后,国内市场也会逐渐萎缩吧。也没什么可讨论的。

  • 朱浩

    (朋友)



    官商企业家到技商企业家的发展变化,王老师描述的很精确。确实是如此。

    王育琨频道

    (作者)



    共振!

  • 垂纶千川



    道不同不相为谋。

  • 老狼

    (朋友)



    历史,埋没了多少个英雄啊!道不同,不相为谋!又是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

  • Ming Qin

    (朋友)



    问题不在贸工技还是技工贸。问题在于中国最终只能一根脑筋,没有第二根脑筋的机会。乔布斯也被解雇过,他被消灭了没有?





王育琨:在浮躁“躺平”的时代,打下「活法」这根桩

最新震撼演讲,充满领悟力和智慧!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