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时候你以为说的是中文,其实并不是中文~!

2017-08-08 哈兔中文

外来语的涌入,是每个时代的一种必然,因为语言的融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壹·

三句不离外来语的上海人


上海作为中国早期对外交流的中流砥柱,吸收的西洋词汇多如牛毛,如果非要说出上海外来语的鼎盛时期,那也就是1943年到1949年之间了。


这一百多年改变了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有语言习惯。


比如——


这当然是个不太好的上海俚语,却并非是上海专用,早就辐射到全中国了。


最早知道这个词,是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ps:没暴露年龄吧。)



书中第一次提到了【瘪三】这个词,让我很是费解了一段时间。


最早在上海,这个词一般用来指那些游手好闲,生活潦倒,以乞讨为生的人,所以简单说,【瘪三】就是【三无青年】,无生活,无职业,无家产,但怎么看,似乎这个词都和“瘪”没有关系。


当然没关系啦~


因为这就是一个外来语!【瘪三】,是由英文【beg sir】,英文原意自然是指讨饭的人,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等等。



至于【瘪三】是怎么演变成“地痞无赖”,“不劳而获”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茅盾先生的《子夜》中有这么一句话:“马路上的小瘪三,饭可以不吃,香烟屁股一定要抽。”


除了【瘪三】这种不好听的词,有好听的外来语吗?


有!



】这个词感觉北方人不太说,因为说出来就有一股自己都忍不了的强行撒娇的感觉,就算是女孩子,自己说自己“嗲”,也有点怪怪的……


但是放在南方就不一样了,还真是地域问题,上海女孩或者台湾女孩,软软的来一句【嗲】,似乎就合情合理。



【嗲】来自英文中的【dear】。


去翻翻民国的剧或者书籍,就会发现那时候的上海受到外国文化熏陶有多么严重,无论是小姐还是太太,称呼自己另一半的时候,一律都是【嗲】的~~



··

粤语外来语分不清楚


广州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接触到的外国文化不可谓不多,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一个词,“扑街”。



粤语那么多都和北方语言习惯不同,但最被我们熟知的就这么几个,【扑街】绝对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个。


其实但凡看过香港电影,或者玩儿过港版游戏,一定都对这句俚语非常熟悉。


其实【扑街】,最开始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扑倒在地上,后来慢慢演变成,“王八蛋”等骂人的粗口了。


就是这个我们最常见的粤语词汇,其实也是英语来的!


【扑街】来自英文【poor guy】。


十八,十九世纪之间,广州作为比较早开放的港口城市,码头生意正是高峰,外国人习惯将码头运输货物的那些衣不蔽体的劳工,称为【poor guy】,表示同情。


但是很快,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香港落入外国人手中,【poor guy】就变了意味,那些无辜的普通工人,也被自恃清高的外国人一并称为【poor guy】了。



工人的认知水平,固然是听不懂英文的,但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个褒义词就是了,于是谐音【扑街】就被工人们赋予了,诅咒一个人出门遇到飞来横祸等等不好的含义。


不过反正我连粤语都听不懂。



我国很多很多词汇,都是来自跟“佛”有关的梵语。


什么【入流】,【塔】,【奇特】,【化身】,【妄想】,【皆大欢喜】,【当下】等等。


从这么多外来语中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吸收梵语的速度和种类,几乎堪比日本吸收汉语而成的片假名。


更多的中文尽在哈兔,快来了解吧



现在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哈兔赠送的免费试读课!

哈兔中文网络学院

中国最专业的中文在线教育品牌


不用出家门  快乐学中文

电话 +86-571-88162929

邮箱 ht@ihatoo.com


老师微信号

 ihatoo1

ihatoo2

ihatoo3

⊙编辑:哈兔中文(ID:hatuzhongwen )

⊙投稿邮箱:383861676@qq.com(欢迎原创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