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ISC-V生态建设进入2.0时代

中国电子报 中国电子报 2024-04-02

“生态建设”是贯穿RISC-V架构发展始终的关键词。2023年,Meta基于RISC-V架构推出首代AI推理加速器,谷歌、英特尔、高通、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同发起全球RISC-V软件生态计划“RISE”。

2024年,RISC-V的生态建设更进一步。在近日由阿里巴巴达摩院主办的2024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中,记者观察到,RISC-V多点开花的应用场景、AI浪潮中的布局以及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都预示着RISC-V正迎来深刻变革。

2024玄铁RISC-V生态大会(图片来源:阿里巴巴达摩院)

RISC-V将进入应用爆发期

“随着新型算力需求激增,RISC-V发展迎来蝶变,即将进入应用爆发期。”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会上表示。数据显示,在主流应用中,使用RISC-V架构的占比已经达到了30%,年增幅超过40%。张建锋表示,RISC-V用10年时间完成了Arm 30年的历程。

除了渗透速度快,RISC-V的应用广度也得到了拓展。据了解,玄铁RISC-V处理器覆盖了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等不同场景,并在AI、5G通信、自动驾驶、金融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创新。

在机器人领域,亚博科技展示了基于玄铁处理器的Mlik-V meles开发板研发的车型避障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不仅能够实现在规划路径中的行进和避障,还能够借助信号反馈绘制出具有较高精度的地图。

在消费电子领域,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布基于RISC-V架构的开源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该笔记本电脑搭载了基于玄铁C910IP核的曳影1520 CPU,配置了GPU和VPU,使得片上拥有4 TOPS的AI算力,并在系统内集成支持语音对话和文字交互的第三方大模型AI助手。

RISC-V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

在车用领域,Imagination的Lichee Pi 4A开发板了采用曳影1520 芯片,内置Imaginaiton GPU和AI IP,可实现汽车360环视、汽车电子仪表盘等Demo功能演示。

基于RISC-V的Lichee Pi 4A开发板及汽车360环视demo

在ICT领域,降低算力功耗和成本的需求为基于RISC-V定制的云网设备带来了增量空间。中国电信研究院采用玄铁RISC-V研发云桌面、AI边缘盒子等新硬件,打造“端-边-云”全链应用。此外,在电力行业,国网智芯公司基于玄铁处理器研发出面向工业应用的AI芯片,用于变电智能巡视、源网荷储协同调度等场景。“RISC-V发展的动力不是要取代传统架构,而是以开放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张建锋表示,“无论是嵌入式系统的小型化设计,还是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所需的算力支撑,RISC-V都以其开放性、灵活性和高效能赢得了市场和更多用户的认可。”

AI将是RISC-V的机遇

作为一款开源架构,RISC-V在AI浪潮中迎来新的机遇。

在AI应用场景方面,RISC-V凭借着低功耗、高性价比的优势已经在智能语音、视觉等边缘侧场景中得到发挥;在备受关注的大模型领域,由于产业界对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尚处于早期,使得RISC-V能够追平其他架构的“先发优势”。

“因为(其他架构)都是刚开始做这个事情,所以在RISC-V指令集的维度上,未来也会看到RISC-V在类似多核并行计算,包括多核通信,以及存储、带宽性能上的突破和发展——因为大模型除了要突破算力瓶颈,还要克服存储瓶颈,我们也会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前期布局。”达摩院玄铁RISC-V团队资深技术专家李春强表示。

知行计算CEO孟建熠表示,RISC-V当前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对标AI的需求,使架构具备一定扩展性;二是对标高性能计算要求,不断试探并突破RISC-V的性能边界。

据悉,达摩院已经从玄铁C910的Vector 0.7指令拓展至C920的Vector 1.0,现在正在进一步定义Matrix指令集,以满足对大模型的支持,并在新一代处理器的性能上实现了4-7倍的提升。此外,达摩院在CPU研发过程中从上层软件、大模型、算法、编译部署等环节牵引CPU硬件的设计,并实现与下游企业的深度连通。

算力需求推动RISC-V迎来蝶变

“我们希望通过拓展定义的方式,把CPU和AI的算力融合起来,使AI的算法模型更快速、便捷地与RISC-V高效融合。”李春强说,“怎么在芯片和终端产品中把RISC-V与AI拓展应用起来、怎么在芯片上把RISC-V和AI的算力架构做得更好,是我们的重点。”

开启“从10到100”的生态建设

RISC-V应用生态繁荣的前提是架构本身与众多操作系统的融合走向成熟。在达摩院看来,实现RISC-V对各种操作系统的适配是“从1到10”的工作,而当前的工作——即软件应用生态圈的建设是“从10到100”的过程。

目前,达摩院玄铁团队基本完成国际及国内主流操作系统与RISC-V的适配,包括安卓、Linux、OpenHarmony、Debian、Fedora、openKylin、创维酷开系统、RTT等操作系统,并在多款量产芯片中得到应用。以RISC-V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为例,该电脑基于曳影1520 CPU,可支持用户选择基于OpenHarmony的Poly OS 2.0或基于Openular的傲来操作系统,在两种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均可流畅运行钉钉、Libre Office等办公软件。

据悉,2021年达摩院启动了安卓与RISC-V的融合工作。在适配安卓过程中,工程师们累计修改了约12万余行代码,对近73万个testcase进行测试。2024年,首款基于RISC-V的安卓设备也将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操作系统和玄铁处理器结合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移植,还包括优化,如内核、编译工具、基础库等元素如何与RISC-V紧密地适配,从而把性能和功耗调整到最优,这是我们在软件生态上持续布局的工作。”李春强表示。

玄铁团队实现RISC-V与安卓融合的时间线(图片来源:阿里巴巴达摩院)

同时,RISC-V与安卓深度融合的潜力被业界关注,这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助力操作系统和RISC-V的结合,进一步完善RISC-V的软件生态。

“我们今天就在见证从‘10到100’。”孟建熠认为。

RISC-V生态正逐渐走向繁荣,商业化问题也得到重视。李春强表示,目前的软硬件生态建设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后续仍需继续往产业化方向靠拢,最终目标是使合作伙伴在RISC-V的生态圈中寻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并在RISC-V和操作系统上推出更多原生应用。

延伸阅读:
偏光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 头部偏光片企业探索向“上”破局
视听电子“驶进”春天


作者丨王信豪
编辑丨邱江勇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点个“在看”不失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