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好,我是大连理工大学!

新华网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9-01


大家好

我是大连理工大学

也有人叫我大工

我住在美丽的

凌水河畔

黄海之滨



下面,先通过一段VCR了解一下



今年我70岁了

大家刚给我过完70岁生日



这70年来

我听说无数学子

在过年的时候

都接受过这样的“灵魂拷问”


七大姑八大姨:“考的什么学校呀?”


你:“大工”


七大姑八大姨:“在哪打工?”


你:



不过

虽然七大姑八大姨不理解

但是

我的学子

只要在街道上走两步

就会被热情的大连人民

用浸润着海蛎子味的大连话

送来最诚挚的问候


“小小儿/小棍宁儿(小伙子、小姑娘),你理工的吧”


咱也不知道

人家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咱也不敢问

可能

气质这一块

我们拿捏得死死的



说到气质

“格子衫”必须拥有姓名

你以为

我这里的男生选择格子衫很随意?

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常年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他们

深谙格子衫对气质的决定作用

从颜色深浅到格子大小

都要经过严格挑选

“学院派”“运动系”“成熟向”......

总有一款适合你


 

虽然已经时尚时尚最时尚了

但总有人在我背后

偷偷地说自己找不到对象

是因为女生少

对于这口黑锅

我是拒绝背的


毕竟

到目前为止

我的男女比例

已经从7:1缩小到2:1

这事儿说出来真真儿

是怪骄傲的

 

要真没落着对象

那咱也没招儿

有这样婶儿的男女比还不够?

还要啥自行车?



再说了

大工那么多

还敢骑自行车?

那你可是太飘了


敢在我这儿骑自行车的

都是真正的勇士

要是一不小心卡秃噜皮了

那你可别赖我


如果你要是问

这么多坡里

我的学子最爱去的是哪个?

“西山大滑梯”是当仁不让的

C位

从大学生超市到校史馆(基础部)

速度七十迈

心情那叫一个嗨



但其实吧

最嗨的不是下坡路

而是和你一起吹过的“校风”


都说学理工的秃头率高

但我的学子

大半可能都是被风吹秃的

走在西山大坡上

每个人的表情都是

“妈,头发扎得有点紧



但也正是因为这股“奇特的风”

我这里的天空

永远都是湛蓝清澈的

空气里散发着

海水的咸味与花草的芬芳



要是吸饱了新鲜空气

一定记得在我这里多走走

不是自夸

见过我的人

都说我很美



春有玉兰

静若清荷尘不染



夏有荷华

花气酒香惹人醉



秋有银杏

云起楼前黄金毯



冬有劲松

长街白雪漫天飞



于枝头连理

于暖春相遇


在最好的年华

我愿把最美的风景展现给你

让你能够与心爱的那个她

在和风煦日中

执手看遍四时风光

我希望

这能成为
你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有人说

我这里

只有沉闷的理工男

和无趣的理工女

可是我想负责任地告诉你

这是谣传

毕竟

我可是“江湖”人称

“最文艺的理工院校”

没有金刚钻

咱不揽这瓷器活儿



峰岚杯

迎新晚会

校园嘉年华

校园文化节

国际文化节

......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我办不了



带着小板凳

支起小方桌

据说

排票的人可以手拉手绕地球一周


我友情提示一下

在这里

想看个节目

可能得朋友圈转发个锦鲤



什么?

觉得看节目不够劲儿?

安排!


令人血脉偾张的篮球盛事精英杯

活力四射的啦啦操大赛悦动杯

辩论“大佬”出没的文明杯

还有一举登上世界舞台

问鼎华语辩坛的“神操作”


别说了

爱了爱了!



不过呢

别看我的学子业余生活丰富

就以为他们整天“不务正业”

他们刻在骨子里的

务实、严谨、创新

让他们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

大放光彩

近三年

每年拿到省级以上奖励3000余项


“学在大工”“创新在大工”

从来就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但是

他们的科研实力和精神品质

远不止于此



70年了

我经历过

无数的风云变幻

也看到过

数不尽的芳华与沧桑


但唯一不变的

是我的学子

血液里流淌的红色基因

和赤心报国的无悔承诺



在我诞生之初

老院长屈伯川

怀揣科教兴国的理想

不辞辛劳请来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

在筚路蓝缕中

用双手硬生生开出一条道路来


几十年悠悠岁月

他始终心系我的发展

将自己的半生心血

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1997年2月18日

在这个永生难忘的日子里


永远离开了我

但我并没有真正失去他


他的骨灰

被撒在了这片挚爱一生的土地上

用另一种方式

见证着我的成长

而他对祖国的满腔热忱

并没有被人遗忘

而是以校史话剧的形式

在无数老师和学子间

代代相传



那年

带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王大珩先生

义无反顾来到这里

亲手创办了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

对我的发展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光

但却在我的生命里

刻下了永恒的烙印

让我和我的学子

一直念念不忘



“两弹一星”元勋

“改革先锋”

“中国光学之父”

......

这些是他的荣誉称号

却无法写尽他的荣耀


一张白纸

白手起家

他用坚韧的信念

孜孜不倦地勾勒着

光学事业的美好未来

他是一名“科学家”

更是永恒的“追光者”


这是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新华社发


著名力学家

钱令希

中国军事通信工程奠基人

毕德显

催化科学奠基人之一

张大煜

内燃机事业先驱者之一

胡国栋

水利工程事业开拓者之一

李士豪

......



对我来说

你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

更是我得以存在的精神源泉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厚德笃学、知行合一”

你们用高贵的品格

点亮了一代代学子的成长之路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

世界上第一座砼斜拉桥与T型刚构协作体系桥梁

......

科技史上的多项“第一”

都有你们参与的身影

 

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胖五”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创造下潜深度世界纪录的“蛟龙号”

C919国产大飞机

......

也有你们拼搏的汗水


 

时光流逝

转眼间

和你们在一起

已经不止一甲子了


我看着很多的你

心怀憧憬向我走来

又有很多的你

满怀希望与我告别




我记得

你朝气蓬勃的青春

我记得

你执着奋斗的身影

我记得

你在这里的每一个故事

我记得

你对我说的每一句爱我



以前

你总说

遇见我

是你此生最大的幸运


可是今天

我却想对你道一声感谢

因为你

我的生命才会如此绚丽



往事波澜壮阔

前路灿烂可期


无论何时

我都会在这里

等风

也等你



内容来源 | 新华网大连理工大学(文中视频、图片等资料由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统筹,历史部分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档案馆)

策划 | 刘洪

监制 | 黄林昊

统筹 | 梁甜甜 商亮

文字作者 | 赵冰 刘怡然 周学飞 徐静 张翠

图片作者 | 龙海波 高振钧 王增强 张若天 朴春雨 胡雨微 汪君平 张朝洪 袁钟芮 孙炜涤 何沛凝 赖晓晨 罗一鸣等

校对 | 蔡梦晓

责任编辑 | 周学飞

近期精彩内容

大工2019年本科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发布!新变化新亮点都在这

昨晚,全世界都被大工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确认过眼神,这里是大工校庆嘉年华!

大连理工大学宣传片(70周年校庆版)

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

为大工点亮700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