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说,最好的爱是携手同行!


相   爱

就是牵着你的手

共度低谷与巅峰

再同赴未来


在广阔的世界里,每一次相遇都弥足珍贵;在时间的银河里,每一段相伴都值得铭记。从刚踏入校门时的迷茫,成长到毕业年级的坚定,何其幸运,你与明天一同到来了

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杨皓凯和吕佳琦,携手相依,他们将在本科毕业后,分别奔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继续深造。

回顾过去在成电的三年,不断探索前行,不懈奋斗,无论前行路上阳光普照还是遇到低谷,但有着彼此的陪伴与支持便风雨无惧。


杨皓凯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020级本科生


2023年度“成电杰出班级”——2020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班班长,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两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共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6项,校级奖项7项,包括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O奖,202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创新设计赛道、5G实践赛道国家三等奖等。现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深造。


吕佳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020级本科生


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2022年参与南洋理工大学暑期人工智能实验室交流项目,作为队长带领团队获得最佳小组。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M奖,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创新设计赛道、5G实践赛道国家三等奖。现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继续深造。


命运·齿轮转动

如果“命运”能够具象化,那么杨皓凯和吕佳琦的相遇相知就是对此的美好诠释。

入校时分属信通、经管学院的“互联网+”班,后来都因为自身原因选择了转专业,杨皓凯和吕佳琦就这样相遇在了信通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杨皓凯性格外向积极,刚转入新专业,就担任了20班班长,活跃于专业课程的课堂之上,处理班级事务、回答学业问题都不在话下,联系同学更是家常便饭。相较之下,内向腼腆的吕佳琦还在与新环境的磨合过程中,使得她的“存在感”就弱了一些

但迥异的性格并不总是形成“格格不入”的局面,他们也会是两块恰好吻合的拼图,在填满画框的过程中,终要拼在一起。

一学年的相处后,爱情的种子慢慢在杨皓凯和吕佳琦之间萌芽。大二末的一次交响乐团演出,吕佳琦拿到了两张门票,在考虑与自己同行的人时,选项只有一个。就这样,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两人确定了彼此的心意。

“就很激动,原来你一直喜欢的人也喜欢你。”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杨皓凯如是说。

在一起后,原本普通的生活有了新鲜的色彩,无论是学习还是出游,都不再是独自奋斗,而是两人携手同行。杨皓凯作为班长,事务多、压力大,吕佳琦就是最好的倾听者,尤其是杨皓凯作为班长带领同学们冲刺“成电杰出班级”荣誉的阶段,吕佳琦提供了很大的精神支持;吕佳琦在课程上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杨皓凯就是最佳的引路人。两人还常常相约去图书馆,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往日放不下的手机,因为有你在,也变得不重要。

所谓相互陪伴,如此润物无声。

成长·硕果累累

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努力,杨皓凯和吕佳琦都成功保研,但回顾奋斗的起点,两人的路径却大相径庭。

杨皓凯早早确立了保研的目标,从大二开始就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想明白自己的方向后,他加入了常亮副研究员的教研室,课程学习之余开启了科研的道路:“我会计划自己什么阶段要做什么事情,然后有意识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参加竞赛。

在成电的过去三年,杨皓凯参与了很多科研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对他而言,竞赛是基础专业素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

杨皓凯竞赛获奖证书


杨皓凯谈到:“准备竞赛要尽早开始,最好是大一就开始。在大一时多尝试,可能会失败,但是不要害怕,失败可以探索能力的边界,在准备竞赛的同时也可以提前学习知识;到了大二就要深钻研,这个时候课程压力和竞赛压力并存,所以要做好时间规划,有选择性地投入;到了大三就要坚持追求,兼顾学习和实践。”    

少一点浮躁功利,多一些认真和初心,不要盲目竞赛迷失自我,要在竞赛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是他面对竞赛时的一种态度。

积跬步、行千里,是杨皓凯的真实写照。

但吕佳琦是与之完全不同的模式。没有特别地想过保研,却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在前两年的综合成绩出来时,吕佳琦发现自己似乎离这个目标的距离很近。

“我没有刻意地去计划这件事,是在前两年的成绩出来后,发现自己在保研边缘,所以才想努力一把。”为了达成这个有些晚才定下的目标,吕佳琦的大三过得十分充实,积极参与了南洋理工大学暑期人工智能实验室交流项目,作为队长带领团队获得最佳小组还参加了很多竞赛,填补自己在保研竞争力上的不足。

吕佳琦认为,不管怎么样课业成绩是最重要的:“大学还是不一样的,只要你认真对待课程,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水到渠成,用来形容吕佳琦再合适不过。

尽管路径不同,但杨皓凯和吕佳琦在学业上有着一致的态度,就是要认真对待。一方面要早规划,明确自己的方向,哪怕将目标定得高些也不要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另一方面要多尝试,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多参加竞赛,积累经验,到了大三年级就能厚积薄发,取得好成绩。

扬帆·未来启航

这一学年结束后,杨皓凯和吕佳琦就将各自启航,分别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进行深造。回顾在成电的学习时光,两人均表示收获了很多。

杨皓凯认为在成电的四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四年:“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计划统筹能力都提高了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让我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从头开始寻找解决方法。”

吕佳琦则认为在大学中应该积极主动一些:“过分内向的话会错过很多机会,所以要主动争取。”

谈及今后读研时期的计划,两人都希望今后不盲目忙碌,打好科研基础,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争取进一步读博深造。

与读研伴随而来的是两人在地域上的分离,对此他们早已达成共识。保持联系是基本操作,“平时通过视频的方式见面,再不济也可以发消息。”杨皓凯笑着说。“我们计划一个月见一次,每次去一个不同的地方,安徽到北京,中间也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吕佳琦补充道。

以陪伴诉说爱意

以支持共赴明天

岁月漫长,因为你的存在而鲜活

山海遥远,心灵相依便皆可跨越

这一段旅途即将到站

但你我的故事

尚未书至结尾



  文字:微视野工作室 赵蔚心 杨涓
图片:微视野工作室 龙昊翔、部分由本人提供
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杨涓 罗伊





推荐阅读

龙迎新春!成电师生这样庆祝佳节!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