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PO进“超车道”,再融资或减速

2017-01-04 官平 中国证券报

 


虽中签率低,但股民已习惯每天去申购新股,而不是蹲守在“重组概念股”上。可见的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方面新股发行(IPO)节奏在加快,另一方面再融资速度逐渐下降,2017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新常态:IPO进“超车道”,再融资或减速。


 

知情人士近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


2017年A股融资结构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监管层将严格监管再融资市场,特别是重组上市(借壳)、跨界并购与高溢价并购,引导更多资金转向IPO市场,未来IPO市场将面临黄金机遇期,新上市企业数量有望快速上升,预计中国将继续保持全球最活跃的IPO市场地位。


 

新股发行加速

 

尽管A股去年走势低迷,但上市公司定增热情依然不改。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上市公司定增募集资金合计高达1.67万亿,是去年IPO募资总额的10倍左右,连续三年募资规模突破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有19家公司定增募资规模超百亿元。



 2016年,中国证监会共计核发了28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共计筹资总额在1843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下半年监管层对定增有所收紧,新股发行节奏却在加速。2016年下半年,新股发行数量达到180家。


在新股申购制度改革后,股民打新对A股的“抽血效应”已经几近于无,并且在2016年下半年如此密集的发行背景下,A股仍出现上行走势。


2016年1月1日起,新股发行按照新的制度执行。投资者申购新股时无需再预先缴款,小盘股直接定价发行,发行审核更注重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企业和保荐机构需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随着新规的启用,“全额预缴”的传统打新模式成为“过去式”。


IPO提速趋势明显。


上海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因市场稳定,具备承受新股发行的能力,同时IPO“堰塞湖”压力依旧较大,排队上市企业数量屡创新高,当前IPO发行批文下发频率由两周一次上升至一周一次,这种趋势有望持续。


(来自普华永道,统计截至2016年11月30日)


德勤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家至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至2800亿元,即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60%至80%。另外普华永道预计,2017年全年A股IPO企业数可能增长40%至50%,达到320家至350家左右,融资总金额达2200亿至2500亿元。

 

再融资受限


在股市融资结构中,再融资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由于再融资中定增涉及项目投资、资产收购,往往伴随着上市公司较高的业绩增长预期,尤其是涉及高科技、金融类的题材,定增往往推动股价上涨,因此再融资备受上市公司推崇。

 


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根据同花顺数据,2016年A股定增市场融资规模约1.67万亿元,延续了2015年定增规模破万亿元之后的市场热度,连续三年定增融资突破万亿元。即使是在2016年1月份因为熔断机制A股暴跌的情况下,A股定增募集资金的金额仍突破千亿元。


定增市场火爆的背后是丰厚的收益。财通基金定增研究中心发布的定增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2011年到2015年定增实施较多的年份,定增市场平均绝对收益率约为47.16%,相对沪深300指数,定增平均相对收益率为40.74%,超额收益显著。


可见的是,资产荒背景下,各家公募基金争发定增产品。数据显示,2016年市场成立了约30只定向增发主题基金,还有多只在募集。从基金规模来看,2016年成立的定增基金总规模达到442亿元,平均规模达到17亿元,规模最大的财通多策略升级达到47.6亿元。市场热衷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指出的是,去年11月底,一则关于“定增取消、新规将出台”的传闻,令市场担忧再融资规则可能会有很大变化。尽管该传闻未得到证实,但2016年下半年以来定增的确有收紧趋势。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仅有6家上市公司定增获批,11月共计23家公司获批定增预案,但基本都是已过会的积压定增项目。新文化等不少上市公司还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终止了定增。
近日,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预计接下来监管层将调整A股市场融资结构,对再融资中并购重组属于借壳上市、跨界并购和高议价收购严格监管,把更多的钱可以引到IPO市场去,未来三到五年将是IPO的黄金机遇期,IPO的规模有望大幅增长。



IPO提速有支撑条件


IPO提速,再融资减速,对市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不少投资者担忧,IPO提速后可能对市场带来较大压力。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IPO提速将有助于推动投资者趋向于价值投资,而不是“押重组”、“炒概念”。



对于IPO提速可能给市场带来压力的说法,上述知情人士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一笔细账:


从2016年情况来看,剔除上海银行等一些“大块头”,沪深两个交易所总共上市的IPO企业大概是230家左右,融资额是1400亿元左右,一般企业的IPO融资额平均为4亿元左右,4亿元如果IPO上500、600家企业也仅2000多亿的融资额。这意味着IPO不可能对A股产生“抽血效应”。
                        

(来自普华永道,统计截至2016年11月30日)


“不像过去,现在资金面上压力不大。”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去年IPO改革里面有两个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改革是IPO不需要预缴款了,不需要预缴款以后对银行短期利率影响非常小,过去看到一有IPO,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回购利率飙升,会干扰央行的货币短期流动性,现在不需要预缴款就没有这个现象了。


另外,IPO低价发行。券商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IPO低价发行把利润分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小股票的高回报,这是全球没有的,海外企业要到中国A股上市,就是因为估值差,美国市场平均市盈率20倍左右,但是像这些中小票的市盈率平均要90多倍,由于二级市场的定价不对,所以一级市场包括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让你低价发,对企业也不亏,国外也就是这样的价格,因此IPO市场所有的投资者是非常欢迎的。



一机构人士测算:

2016年普通散户参与到股票市场,从IPO里面获得的收益大概1600亿元,相当于收益率是5%左右,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有一个合理的回报,过去每一次IPO的涨停都是和投资者有关系,因为IPO一放量市场就下跌,市场一下跌投资者说这个市场抽血,结果IPO被停掉了,未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且IPO的量越大获得的风险收益率就越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