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1


百廿华年,燕园未老

百六佳期,经院长青


你也曾轻衣单骑,

在未名湖畔追春光夏影,

秋叶冬景。


你也曾捧书夜语,

在博雅塔下吟诗文词曲,

览经史子集。


后来离歌乍起,便是经年此去。

时光在你身上雕痕刻屐,

但待你归来时,仍如少年朗毅。



2018年,北京大学正逢120周年华诞,经济学院也迎来106周岁生日。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无数校友从世界各地归来,怀着热烈而持久的感情探望她。这些归来的校友,跨越了经济学院五十余年的历史。从60年代就孜孜求学于经济学院的老人,到毕业于经济学院才刚刚数年的青年,他们的记忆,便是北京大学与经济学院五十载发展变化的侧影。


1965级校友返校活动


跨越五十载,几度物换星移,几度湖水涨落。燕园常为新态,经院已易旧颜。年龄差距跨越了五十年的校友们有着各自年代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样貌。这一次,昔日少年们归来相聚,在学院热情迎接、旧友缅怀时光的间隙,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些校友,来聊聊他们曾经的生活。同时,我们也采访了一些在校生,在他们回答的对比中,五十年来的“变与不变”跃然纸上。正值5月25日学院生日,我们将几代学子的情感与记忆与大家共同分享。



食在燕园,

你最爱吃的是什么?


“食在燕园”,说起燕园的吃,现在的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农园、燕南、小白房,以及香锅、铁板烧、鸡腿饭。五十年来,“吃”这件普通的事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食堂的营建与消失、美食的推出与下市,这些发生在“吃”上的细节,都铭刻在了学子们的记忆里。让我们来聆听他们的心声。


1978级校友林越英说:

是棒子面粥和咸菜窝头,

是每人一天三张的饭票。


2015级本科生张涵露说:

是燕南的辣白菜石锅拌饭,

不过现在好像没有了。

像我这种运气好的人,

中午十二点都能在燕南占四人座,

还有什么美味是我吃不到的呢?


1984级校友赵忠秀说:

是学三食堂的木须肉,

还有经典的苏造肉。


2016级本科生俞锦源说:

是勺园的莲藕排骨汤!

勺园离教学区太远,

但这是我去勺园的最大动力。


1984级校友李玫说:

是小卖部的北京老酸奶。

第一口喝下去觉得特别难喝,

但喝了几口之后,

就觉得特别好喝。


2017级本科生黄静瑶说:

是学五早餐的豆沙饼,

碳水化合物的感觉太美好了。


2004级校友熊开阔说:

是艺园的酱肘子。

切成片的那种,特别好吃。


2017级本科生刘子航说:

是学五的毛血旺饭!

吃辣人的必备美食!

让我愿意放弃外卖的唯一食品!


2004级校友黄龙说:

是学一的冬菜包和农园香锅。

第一届校园十佳美食,

冬菜包可是榜上有名的。


2017级本科生王庆祝说:

学一的桂花山药和糖拌西红柿,

想吃甜的时候就会去吃。


【注释】:

1.饭票:饭票共分四种——菜票、面票、米票和粮票。三种主食饭票,每月购买总额的上限为36斤。一张面票就可以买到一个馒头,一张米票买二两米饭,一张粮票买两勺玉米面粥。

2.学三食堂:位于现在百讲的位置,三角地旁边。从食堂打完饭的学生,许多端着饭盆径直走到三角地前,边看边吃。


在北大的发展和建设中,饭票被校园卡所取代,食堂也变得愈发宽敞明亮;而美食的魅力不曾减退,不同年代中总有独领风骚的精美菜品。


昔日的北大饭票


2018年燕园美食节


80年代的北大食堂


今日的农园



行在燕园,

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行在燕园”,校园是常为新的,她在时光荏苒中也悄然变化着容貌。曾经的学三、学四食堂都消失在燕园匆匆的脚步中,停留在校友们的回忆里,曾经的老理教与公主楼也换了模样。几十年后回到燕园,我们是不是也会问“松林、燕南食堂在哪里呢”?


1984级校友李玫说:

是未名湖和博雅塔。

正是因为有了未名湖和博雅塔,

北大才有了不一样的美。

离校三十载,记忆中永远挥之不去的,

仍是一塔湖图的剪影。


2017级硕士生张沛阳说:

是经济学院学工办吧。

这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而且是我除宿舍以外待的最久的地方了。


2004级校友范杨说:

是第一教学楼。

我很喜欢去那里自习。

虽然离宿舍很远,

但几乎没什么人的一教,

让我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问题。


2015级本科生王昕说:

是未名湖的石舫。

在很多个夏夜路过石舫,

总有人在唱歌,有人在喝酒,

还有人在牵手,每一件都让人心动。

我路过二十次,想上去却又没上去,

夜晚的石舫可能已经是梦想的程度了吧。


燕园的变化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拆楼盖新。即便我们刚入校不久,也目睹了CBD的拆除、物美的改造、新食堂的建设。几十年来,燕园的样貌也许变得陌生了,但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仍旧承载着我们共同的记忆。


50年代的湖与塔


今日的湖与塔


80年代的操场


今日的五四运动场



居于燕园,

你最难忘的活动是什么


“居于燕园”,丰富多彩的各项集体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话剧,大大小小的各类比赛,每年盛夏的学生军训……学习之外的生活总是如此充实而幸福。不论是多年以前在燕园就读的学子们、还是成长在新百廿时代的同学们,内心总会有难忘的记忆。


1978级校友林越英说:

是竞争激烈的运动会。

我们班那个时候属于拿分大户,

铁饼、四百米跑、长跑等项目都很强,

我们好几个同学拿到了很好的名次。


2016级本科生宋若冲说:

是一二·九大合唱啦!

同学们每次都一起排练到很晚,

师兄师姐们也贴心地为我们准备福利,

比如润喉糖、茶点、防霾口罩......

北大经院人团结一心,

《百年经世情》完美呈现!


1978级校友周光启说:

我最难忘的是人文哲学的讲座,

所谓的“无用的知识”。

还有像哈耶克、熊彼特的思想,

带有哲学色彩的思想。


2017级本科生陈家聪说:

是入学时的新生训练营,

活动丰富有趣啊!

遇到了超好的辅导员小姐姐!

对于新生来说是和室友混熟,

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1984级校友赵忠秀说:

我们怀念过去的舞会,

我们更怀念那么多的讲座,

各种各样的讲座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我们在这里有一颗自由的心,

也有自由的灵魂。


2017级本科生冯心禹说:

是秋季的ICF国际文化节。

不冷不热的天气,

穿着他国的裙装,

穿梭在各个国家的展台之间,

尝尝酒,拍拍照。


【注释】:

1.哈耶克: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1974年他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熊彼特:政治经济学家,是“创新理论”和“商业史研究”的奠基人,其理论在西方世界的被引用率仅次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几十年来,北大人喜爱的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十年前,讲座、运动会也许是课业之外最有意思的活动;如今的我们还有一·二九歌会、国际文化节等等。北大人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1977级经济系表演英语剧


2017年百团大战


1977级经济系密云水库春游


2017年国际文化节



长于燕园,

你最珍贵的记忆是什么?


“长于燕园”,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在园子里住上几年,总会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事情。这些难忘的事,伴我们走过时光。也许时隔多年之后,谈起曾生活在燕园时,我们最先想到的,还是当初稚嫩的记忆。


1977级校友海闻说:

是中国男排胜利后,

我们拿着笤帚当火把在东操场庆祝;

是听孙冶方先生发表的演讲,

“中国尚未完成五四运动任务”振聋发聩;

是80年海淀区人大代表推选……


2012级本科生林琪贺说:

2016年夏天本科毕业前夕,

和一群要好的朋友在未名湖石舫上,

拎着几罐啤酒唱了整整一晚的歌。


2004级校友黄龙说:

是和同学一起打游戏。

上大学的时候天天打游戏,

那时候打的是冰封王座。

不知道现在还火不火。


2016级本科生叶胤祎说:

是名字里包含以下词汇的所有事情:

“高等”“微积分”“分布”“矩阵”等。


时代在变,大家最难忘的事情也在变。我们可以关怀国际大局的动荡,也会铭记在某一时刻微小的情愫。现在我们有了更多迅速了解世界的途径,也传承了那颗包容的、细腻的心。


【注释】:

1.男排:1981年3月20日,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中国男排以3比2战胜南朝鲜队,获得世界杯入场券。3月29日,中国男排全队到北大与学生们联欢,学生们喊出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1年男排胜利


2018年李进学登顶珠峰


1984年开学典礼校刊


今日的石舫



作为北大人,

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


“北大人”,这几个字重若千钧。何其有幸,成为北大的一份子;何其有幸,能与燕园共同成长。所以我们征集了数代北大人们想说的话,其中既有对燕园的感怀,亦有对自身与后辈的期望。


1965级校友张海女说:

北大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

自从佩戴上北大校徽的那一刻起,

人生便添上了北大红这抹厚重的底色。

北大的精神将随着一代代北大人的传承,

而生生不息。


2015级本科生张可心说:

你用精魂浇灌我们,

我们也努力去修补你的精魂。

让内核栉风沐雨,不改变初心,

永远厚重涵容。

让外延应时顺势,不固步自封,

永远锐意进取。

保有最敢为人先的试验精神,

亦有最一往无前的担当意识。


1977级校友海闻说:

我们不能太受到社会的影响,

而应该去影响社会。

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两所大学去传承精神。


2016级本科生钟尧说:

倾盖如故,一眼万年。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愿北大坚毅勇敢,无所畏惧,

愿永远有诗人的灵魂,

在自由的天空中飘荡。


1978级校友周光启说:

回到北大的初心,兼容并包,

真真实实的有担当,有情怀,

不随波逐流,而是要坚守。


2017级本科生吴昕怡说:

最爱的是北大的自由,

愿母校一直坚守信仰,

永葆激情和理想。


1978级校友萧琛说:

无论如何,要记住,

这个时代正在转变,

转变的原因是生产性的努力,

我们的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


2017级本科生宋安琪说:

未名湖是片海洋,

愿终吾生以徜徉。


1978级校友柴挚说:

现在北大的同学,

应该眼界再宽一点,再踏实一点,

多努努力,社会上竞争很残酷。


2017级本科生陈洁瑄说:

不管风平浪静还是骇浪惊涛,

希望北大的灯塔永不会熄灭。


2004级校友范杨说:

我们应该做到,

“不光要说,还要去做。”

我们需要去看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该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能做些什么。

然后我们要真正地去做这些事情。


2017级本科生钱玉婕说:

没有走进你的时候,

就已经好喜欢你;

和你在一起快一年了,

发现自己……

还是很喜欢你!


为北大人,我们用最美好的颂词加冕你;为北大人,我们用最关切的目光注视你。最后,我们都将献给你最真挚的祝福,因为是我们组成了你,也是你成就了我们。


1964级校友由成都骑行至北京


2018年第七届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开幕式


1964级校友返校


2017级同学排练《百年经世情》



跨越五十载,

几度物换星移,几度湖水涨落。

也许当年的曲折经纬被踏成通衢大道,

也许当年的烟火盛处终是归于沉寂。


但是我们不愿让昔年的记忆兀自飘零,

所以我们选择将其付诸笔端。

这是你们在这里生活的证据,

也是我们所有人一路走过的轨迹。


1995级硕士返校


代际嬗替,旧址亡佚。

也许你在曾生活的园子里举目四望,

却找不到旧楼的方向。

也许你在熟悉的食堂里吃着全新菜品,

仍怀念当年的老酸奶。

也许往事的雪泥鸿爪,

早已被流光抹平。


1984级校友返校


但幸好啊,我们用镜头和文字,

记下了这些珍贵的事情。

但我想,一定还有很多同学,

愿意写下自己想对燕园说的话。

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话语,

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塔仍在,湖不涸。

数十载岁月从燕园流淌而过。

那些在你们身上闪光的秉性,

现在也仍然倒映在我们身上。


感谢你们回来,

与我们交换时间的信物。


百廿华年,燕园未老

百六佳期,经院长青


燕园长情的兼容并包,

和经世济民的秉性坚持,

也将一直赓续,永不止息。


采访 | 张可心、俞锦源、裴家乐

倪芳彬、徐斯文、钟尧

整理 | 张可心、裴家乐、胡雨昕

隗佳宁、倪芳彬、徐斯文

文字 | 倪芳彬、宋安琪、钟尧

素材 | 宋安琪、倪芳彬

美编 | 钟尧

校对 | 林琪贺、钟尧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