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经院入伍学子风采 | 董晨晖:锤炼自我,向阳而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一直秉持着“磨砺自我,矢志报国”的理念培养学生,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倡导学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积极宣传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光荣选择,全院上下形成了热烈向上的氛围。自2016年以来,经济学院先后有胡司盾、杨奕成、宋若冲、董晨晖、巴云昊、程海洋、谢武、麦合普孜·马合木提等8名优秀学生参军入伍。

董晨晖,北大经院2017级本科生,2019年入伍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部, 获评“四有”优秀士兵,2021年9月退伍回校,现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本科在读。


2019年9月,董晨晖还是一名尚未入伍的新兵,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会议室里,听着退伍的班长们讲述他们的军旅故事。那时候的他,面对即将到来的部队生活,一半是对即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的兴奋,另一半则是面对未知环境的紧张与不安。如今两年的义务兵岁月转瞬即逝,今天,回首自己的军旅生涯时,他说:“有过苦,有过累,有过不如意,甚至也有过怨气。但归根到底,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收获的比期望的多” 。



董晨晖曾服役的连队是1997年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黑河好八连”。建连以来,连队历代官兵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对艰苦环境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赤诚奉献,忠于职守,在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中做出了突出贡献,锻造和培育了“不畏艰苦,爱国奉献,严守国门,一尘不染”的“黑河好八连精神”,是享誉全军的荣誉连队。



董晨晖所属连队驻守在黑龙江黑河段。黑河市隔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相望,江面最窄处只有五百米。冬季界江封冻,“天堑变通途”,人员越界概率大大提升。在边防连队有一句话,叫“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为了加强边境管控,连队每年冬天24小时在江面上站岗执勤,每人每天要连续执勤六到八小时,有时候还要夜训、补课、加班干活,很多人每天连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都很难保证。冬季黑龙江江面的平均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八到四十摄氏度。也就是说比家用冰箱冷冻功能的最低温还低二十摄氏度。尤其是半夜十二点到三点和凌晨三点到六点这两班岗,迷迷糊糊地从被窝里起来,就要穿上将近二十斤重的大衣去接岗,站在江里又困又冷,四层棉衣不到五分钟就冻透了,防寒面罩上呼出的水汽都结成了冰花,每深吸一口气鼻毛都会被冻住。



边防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在边境线上,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在边防军人的职责范围之内。疫情爆发了,他们是医疗组;冰排淤塞了,他们是救援队。需要搞工程的时候,他们是泥瓦匠;举办大型会议的时候,他们是警卫排……为了加强边境封控,连队在每年冬天都会在江中架设40多公里的铁丝网。每片铁丝网都是一人多高,数百斤重,上面挂满了倒刺。董晨晖和战友们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曾一车一车地把这些铁疙瘩运到江中,开春再趟着冰水一片片把它们运上岸来。每个人的胳膊上、腿上都被铁丝网的倒刺划上过好几道口子,甚至有的班长在撤网过程中划断了韧带。但从没有一个人抱怨过或是退缩过。“军人”的身份把他们与地方群众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与这座城市的呼吸联系在了一起。这种由荣誉延伸出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始终把能在江里站岗当作自己的荣耀,把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奋斗当作自己的荣耀。董晨晖所属连队有四句连魂,叫“不畏艰苦,爱国奉献,严守国门,一尘不染”,在那个环境里真的能够感受到什么叫“严守国门”,什么叫“不畏艰苦”。在服役期间,董晨晖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当除夕夜站在江中心,看着身后的万家灯火时,感觉自己和祖国、和人民是如此的紧密相连!



这两年,董晨晖站过江中岗,抓过越界犯,抗洪封堵过管涌,训练跑伤过膝盖,白天训练、干活、打扫营区,晚上夜训、站岗。当兵的时候,他也有过和战友一起抱怨连长,但是离开部队上车的那一瞬间,看着连长写满沧桑的脸,却莫名其妙地有点亲切。


曾经,董晨晖也想为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事情找到一个“意义”,因为这样就能告诉自己,时间和精力没有白费。但他觉得,唯独这两年的军旅生涯不需要去为它定义一个特殊的意义。因为对于他的人生而言,这不是一种“投资”,而是一种“回报”。人生中有了这样一份跟兄弟们一起在边疆摸爬滚打过的经历,有这样一份站在祖国边境线上挑战极限的经历,就已经弥足珍贵。



美编 | 张程

校对 | 吕欣怡、张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