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访大陈岛老兵②丨王先钗:小兵上了大陈岛

神秀天台 2022-05-10



小与大、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像海浪拍打沙滩一样,持续在老兵王先钗的人生中涨落。今年75岁的王先钗,一说话便是笑脸,细小的眼睛笑成一条线:“我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兵。”

 

他一口气,从1947年出生那年讲起,至2007年退休结束,大到哪一年他获得的荣誉,小到哪一年装修房子花的钱,娓娓道来,毫不费力。王先钗惊人的记忆力和高亢的声音,不禁让人错觉,他仍是那个18岁去大陈岛的娃娃兵。




人物名片

王先钗,天台县三州乡岭头朱村人。1947年2月出生,1965年12月应征入伍,1966年8月入党。1977年5月,王先钗调离大陈岛到台州军分区后勤部油库任指导员,2007年退休,现为三州乡乡贤理事会理事。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了三州乡红色史实资料收集整理、红军园建设等相关工作,积极推进三州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小水滴大潮流

“1947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七,我出生在天台县三州乡领头朱村,全家7口人,很贫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老房子两层,20平方米左右。楼上爷爷奶奶住,楼下后半间爸爸妈妈和我住,哥哥住在离家50多米的另一个院子房子的二楼,楼下养猪牛,楼上堆杂物,哥哥就住在楼上的一个角落里。姐姐住在朋友家。”

 

王先钗说,小时候虽苦,但很幸福。他有疼爱他的爷爷奶奶,父母又是好脾气。他从11岁开始,就包下了砍柴家务。每天上学前,早早起来,先把牛放好,赶紧吃饭,再跑去离家1.5公里的学校。他记得很牢,慈爱的母亲唯一一次打他,是因为5岁时把两双鞋子弄湿,又因为没鞋子换哭闹。“妈妈用柴草打了我。从此,我对鞋子特别珍爱,宁愿赤脚,也不随便穿鞋。”

 

1960年9月1日,他就读于天台屯桥中学,是年年上榜的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曾经有一学期,他拿了四张奖状,成绩全校第一。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他没心思继续读高中,1963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

 

虽不舍校园生活,但王先钗是典型的乐天派,在农田里也兴致高昂。

 


他个子小,初中毕业时身高才1.39米,但他从不妄自菲薄,和成年人一样挑75公斤多的担子。“我的身体因此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让我后来有了被征兵成功的先决条件。1965年10月,全村6人参加体检,只有我一人身体合格,属甲级体质。那一年,天台全县500多个新兵被录取,12月27日到县武装部集中分配。”王先钗说,征兵时,他身高1.52米,去了部队后没几年,又长了10厘米身高,“我光荣地成为南京军区守备第25团一营八五炮连的一名战士。”

 

这一乐观的小水滴,流入了时代的大潮流。


小个子大志气

“我们进的是炮兵连,八五炮,就是口径85毫米的一种炮。它的炮弹,一箱64公斤重。我们新兵训练时,我是我们班第一个把一箱炮弹扛起来就跑的。这一下,大家对我印象深刻。”王先钗笑道。

 

在岛上的军旅生活,无论是操练、值班,还是平时的学习、比赛,王先钗没有任何懈怠。日常和战友进行炮兵操练,他从不掉链子。即使最枯燥的站岗,他也能感受到快乐。

 

1966年5月,连队炊事班养猪缺人手,王先钗主动请缨。这个脏苦累的活,对从小就干农活的他来说,却是小事一桩。他一个人一天能割一两百公斤的猪草,最多的一天割了四百公斤草。因为他的拼命,连队的猪都长得格外好。这份活,王先钗主动干了近十个月。


 

军队生活最让王先钗难以忘怀的,是图书室有充足的书籍。高效高质完成本职工作后,他有了更多时间看书学习。在岛上的11年里,他系统地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1-4卷),毛泽东选集(1-5卷)。此外,凡是能读到的政治书籍,和业务有关的技术书、报刊杂志,他无所不读。

 

读书的同时,他还认真做笔记。在采访中,老人拿出当年的笔记本,笔记本扉页,用小楷字体写着一句毛主席语录,落款时间是1971年11月15日。王先钗的字迹清爽整洁,很难相信这笔记出自一个20岁出头的兵。

 

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极为追求上进。对人对己的高热忱和高要求,让他获得了从上级到战友一致的喜爱。

 

1966年,炮兵团开展“一帮一对红”活动,每个士兵都要选一个同伴,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成长。王先钗和他的伙伴,被连、营、团树为“—帮—对红特点标兵”。他告诉记者,伙伴是江苏人,名叫李瑞山。这位战友原本不识字,在他的帮助下,能完成基本读写,精神面貌也大为改变。

 

1966年1月上岛的王先钗,在同年8月,因出色表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连队同年新兵中第一个入党的。学生时代,他年年是三好学生,当兵后,他年年是五好战士。

 

“我就是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干什么都要干好。”王先钗说。


小顺利大福气

记者提出,想看看他在大陈岛上的军旅旧照,王先钗少有地露出遗憾表情。11年里,他只拍了两张合照,“其中一张和两个战友的合照,还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拍的。”

 


照片摄于1968年,当时王先钗已调至炊事班工作。照片中的两位战友陆士林、洪荣利,都是和王先钗同年入伍的天台兵,关系很好。“那天,我们三个在炊事班遇见了。陆士林当时是连队的文书,洪荣利后来被调到团后勤修建所。虽然都在一个岛上,但岗位不同,平时很难遇到。恰好当时现场有营部的相机,我们就合照了一张。”

 

眼尖的人能看出,在这张黑白照片上,三人的军装不同色。王先钗的衣服是白色的,另两人的衣服仍是深色。“我就是什么事都要干好,洗衣服也洗得认真彻底。两年不到,军装洗白了。”王先钗笑着,露出一口白牙。

 

1970年1月,他被提拔为一营八五炮连二排排长;1970年10月,调一营一连任司务长;1971年8月,调一营营部任管理员。

 

担任营部管理员期间,王先钗所在的营部,多次受到营、团领导嘉奖。营部的理论学习小组,还出席台州军分区召开的年度理论学习座谈会并受到表彰。

 

最让王先钗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大陈岛收获了一段美满的姻缘。

 


“1971年10月,经85炮连指导员林克亭同志介绍,我与朱莲珍建立恋爱关系。经组织调查批准,1972年12月,朱莲珍来到大陈岛。1973年元旦,我们的婚礼在一营营部举行。”1977年5月,王先钗被调至台州军分区后勤部油库任指导员。

 

此后,他和大陈岛的距离逐渐拉远。

 

“我这一生,小坎坷是有的。但去了大陈岛当兵后的日子都非常顺利。别人都觉得我有福气,我也很满足,所以我对待每一份工作都非常认真。我觉得人要惜福,要回馈他人。”王先钗笑着说。




内容节选自台州新闻客户端



往期 · 推荐

 朱国贤来天台调研| 推进文化先行 发挥台州优势

● 杨玲玲:念好“山海经” 唱响“协奏曲” 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天台入选丨全省数字经济系统试点示范单位名单出炉!

● 从全省百件作品脱颖而出!快来给天台作品投票点赞吧

 寻访大陈岛老兵①丨袁相月:海岛卫生员




天台发布官方号


 编辑:陈佳佳

✄ 审核:许群芬 许天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