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博有情 | 庆祝建馆110周年征文,获奖作品选登(第二辑)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2024-01-21

前段时间,咱们发起了有奖征文活动

馆庆倒计时100天 | 有奖征集!你想对国博说点啥?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经过整理后,小编推出第二辑投稿

仍是15份,仍然保持原貌

在这些投稿中,你能不能感受到“博物馆的力量”呢?


16

From:唐女士、赵先生



穿越历史的长廊——祝贺国家博物馆110周年生日


在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之际,除送上衷心地祝福外,我们也想借此表达一点发自内心的感受。


我和先生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首先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博物馆不仅记载了时代的变迁,收集了人类的记忆,而且汇聚了思想与艺术的精华,展示了对历史的尊重。我们从参观各国的各类博物馆中,获得极大的享受与收获。


国家博物馆是我们的最爱,不仅因为距离较近,参观方便,更是由于近些年来,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十分丰富,汇集了各地考古文物的精品,极大的吸引了我们的兴趣,只要有新的展览,我们都会前往。统计了一下,在2017年至2021年间,我们先后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64个展览,其中2021年就有19个。那些展示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的各地文物展,增加了我们对延续不断的5000年中华文明的认识,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那些展示国家发展崛起艰辛历程的展览,例如“两弹一星精神展”,令我们内心充满对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的崇高敬意。博物馆让我们游走在历史的长廊中,陶醉在文明与艺术精华的海洋里,提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很荣幸,能够不出北京就可以轻易的欣赏到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文物精品,也能够通过国家博物馆的现代展,看到我们国家发展与进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节奏。



衷心的感谢国家博物馆的全体人员-管理者、策展人、志愿者和服务人员,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吸取丰富精神营养的最佳场所。同时我们还要感谢那些常年默默无闻的为考古发掘做出贡献的考古专业人员。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不可能穿越历史的长廊,在博物馆里欣赏到中华文明的荟萃。


祝贺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

 

 北京退休人员  唐女士  赵先生

 2022年4月1日




17

From:妮泽


哇!国博都110岁了呢,生日快乐呀!随着这次活动,我也回想了一下国博和我故事,翻了翻朋友圈,第一次去国博,是2014年呢,那年爸妈来北京玩,盛夏的阳光很灿烂,也很热,逛了许多景点后,突然发现国家博物馆免费耶!正好那期间有楚国青铜器主题的展览,作为湖北人,自然想要看看。我带着父母,一起逛展,看藏品,一天下来,老爸直说:嗯,你看这个,好厉害,这个,做得真好……



再后来呢,因为生孩养孩儿,这几年就没去过了。直到2021年,娃5岁了,我觉得她能稍微安静一些的逛展,好好听我给她介绍一些藏品,讲讲背后的故事,于是就有了我和孩子的第一次国博之旅,因为2021年是我的本命年,所以把这次国博之行定名为“发现 牛”,哈哈。同年,国博展出月壤,那必须安排呀,于是乎孩子第二次国博之行的主题就是看月壤。


虽然国博没有伴随我的童年,但我让它陪伴我女儿的童年,未来,我们还会参加游学团,让她跟着更专业得讲解老师,一起发现国博,探索国博。




18

From:wangbin6288


小时候,上历史课,文物是文字和照片,是平面的,一直想看超多真实的历史文物,但一直未有机会;2019年12.29日,我来到了国家博物馆,见到真实,立体的许多国宝文物,如四羊方尊,妇好鼎等,我十分激动,中午竟顾不上吃饭,一直看到5点闭馆时间,我深感:国博展厅多,文物多,精品多,人虽很饿了,但精神富有,这一天是我52岁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我难忘啊! 




19

From:137****8229


热烈庆祝国博110周年华诞!百年来国博承载、弘扬着中华文化之精髓!名族之灵魂!国家之未来!衷心祝愿国博继往开来!璀璨永驻!世代相传! 





20

From:晓然



2022年,大年初一是国博带来的新年伊始。从2020年关注国博公众号开始,只要有新馆展览,我和朋友必定预约参观。从以前只是参加单位的组织活动,到现在必打卡的场所,从以前走马观花完成任务,到现在细细品味历史,走进科技,发挥朋友对国画书法瓷器甚至钱币的丰富知识储藏,充当了我的国博讲解员,让我不是一眼而过的看展览了。


感谢国博工作人员对展品的保护,对我们的指导,谢谢国博丰富我们的生活和知识,会继续关注每期展览的!




21

From:琼浆


国博的春秋冬夏



每年都会有数次到国博参观,都会在即将清场时刻依依不舍地离开;每次都是收获满满,都会随手拍照留念,时间久了,手机中保存了许许多多和国博有关的照片;有国博的各类展览,有不同季节走出国博大门时的美丽风景;见证了国博的春秋冬夏,国博也给予了一个北漂在北京漂泊的底气和眼界。2022年3月初,意外看到国博推出“奥运精神与你同在”主题宣讲活动征集20名观众,适逢女儿也在为冬奥会进行志愿者服务,春节期间我们家还收到了女儿所在学校发给家长的慰问信,当即报名申请观众名额,很快就收到了国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



3月5日那天参加了国博主题“志愿者日”活动,有幸聆听了不同板块志愿者的宣讲,在国博志愿者专业、生动的讲述中,从现场看过多次的文物中,穿越千年,感受尘封的文物和运动的魅力。这次活动是多年来参观国博的又一次深刻的记忆。随文挑选了几张我用手机拍的照片,有不同季节参观完走出国博的瞬间,有今年3月5日志愿者日活动照片,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记录和国博有关的日子,致敬国博建馆110周年。




22

From:G


国博琐忆


在正文开始之前,要透露一个小秘密:在今年1月31日“国家博物馆”微信服务号的留言中,我已经悄悄为国博送上建馆110周年生日祝福啦!春节期间,幸运地得到了国博书画院马硕山老师书写的新年吉语——通神,收获了虎年第一份小确幸。

 

也许是清明的缘故,在我心中,四月永远是饱含思念与回忆的时节。开篇想分享一个我与国博之间的小故事。我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奶奶并没有高的文化,却用最浅白、生动的历史故事,完成了对我的文化启蒙。爷爷、奶奶生前,一直对文化有着真挚的憧憬,一直希望能够到国博新馆走一走,看一看。然而,在2011年3月国博新馆落成之际,爷爷、奶奶却因突如其来的疾病,失去了达成夙愿的可能。


这恰好成为一个机缘,成为我与国博结缘的机缘。为尽力弥补爷爷、奶奶心中的遗憾,我开启了与国博至今已有十一年,并将延续一生的缘分。那时候,国博还是从西门入场,每逢周末,我必去打卡。周末开馆之前,恰是观众最多的时候,等候领票的队伍顺着门前的坡道蜿蜒而下,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缓缓向前移动。经过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终于换得一张大大的、暖色卡纸的门票。在我的印象里,每次领票之后,去往入场安检的路,我永远是跑着的,那是一种由衷的欣喜。


那时候,我自认为很有个性。每次出行,从不拍照。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与其精心选取角度拍照,不如专注于享受当下。但是,只有打卡国博例外。为了让爷爷、奶奶在家中也能欣赏国博的展览,我几乎拍下了当时每个允许拍照的展厅中的每一件展品。那时候,手机的像素、内存远不及现在,因此,每一个周末,我都是背着相机去国博拍照的。我深知自己的专业知识匮乏,为了让爷爷、奶奶在家中也能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件展品,我还会拍下每一件展品所对应的说明文字。记得在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中,其他观众流连于精美的青铜器之间,而我则专注于拍摄每件青铜器铭文的释读。这样的拍摄进展缓慢,往往一个上午也只能拍完一两个展厅。但是,我依然满心欢喜。


那时候,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用自己拙劣的摄影作品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为爷爷、奶奶奉上一场“视听盛宴”,而爷爷、奶奶给予最多的评价是“真好啊”。这样的“视听盛宴”陪伴了爷爷、奶奶生命中最后五年的时光,直到2016年11月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一直认为,在爷爷、奶奶最后的日子里,是国博使他们暂时抽离了病痛,是国博使他们享受到无限的温暖和快乐。非常感谢国博,用精彩的展览慰藉了爷爷、奶奶的晚年,也成全了一个孩子朴素的孝心。


国博所给予我的温暖和感动不止于此。记得在2015年,国博举办了一场“保护鲨鱼——艺术巡回展”。在展厅外,设置了一个工作台,观众观展之后填写一张问卷,会得到一枚小小的印着展厅中作品的鲨鱼徽章。徽章上,一只流泪的鲨鱼发出最后的呐喊——Don’t kill me!至今仍能记起当时捧它在掌心的感觉,宛如捧起一个濒临灭绝的生命。


提到国博,令我难忘不只有展览,还有讲堂。记得国博讲堂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在每场讲座的最后留有五个提问的名额,赠予五名提问的观众每人一份当期讲座的海报。记得疫情之前聆听的最后一场讲座,是2019年8月2日刘庆柱先生主讲的《我国古代都城遗址“中和”理念的考古学解读》。一直以来,央视科教频道伴随我长大,刘庆柱先生是常常会出现在节目中的学者,但是,从未当面见过先生。相比于儿时在节目中,现场的先生鬓边多了白发。在讲座的最后,我幸运地得到一个提问的机会,并且,获得了一份当期讲座的海报。讲座的海报分为两页,第一页为繁体,包含讲座的主题、时间、地点和主讲专家等基本信息;第二页为简体,侧重于专家简介和内容提要。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所提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昭穆制度是否也是“中”的观念的一种体现?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很有意思。疫情期间,国博讲堂转入线上,跟随国博君回顾了很多以前未能现场聆听的讲座。最为惦念的孙机先生,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策展人的身份出现,令我顿感心安。期待疫情结束,重启线下讲座,也很想念时常作为客串主持人出现的幽默风趣的霍宏伟老师。


无论是鲨鱼徽章还是讲座海报,虽然只是一些国博的周边小物,但是,却为我留住了当时的感受,当时的气息。令我每每回忆,倍觉温暖感动。


最后,想向一位国博的工作人员表达一份迟来的歉意。很多年前来国博参观,一边喝水一边走向北1展厅。有一位路过的男性工作人员对我说“请您不要在展厅内喝水”,不知为什么,这句话激起我极大的不满。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我认为这句话否定了我对国博多年的了解和热爱。当即很不礼貌地回了一句“我在这儿喝也不行吗”。日后多次回想起这件事,当时那位工作人员的提醒一定是怕我一路喝进展厅里,而我却曲解了他的善意。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他记不记得这件事,还是很想对他说一声抱歉,也希望他能接受这份迟到太多年的歉意。


洋洋洒洒写下这篇文字,记录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给予我弥足珍贵的记忆,赋予我的生活独特的意义。这些来自国博的丰厚馈赠,我会永远珍藏。


想要送给国博的生日祝福,已经写在1月31日的留言中了。还有一个大大的期待想讲给国博听。关注国博的十一年来,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展览是2017年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除了展览本身,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从北区经过公共空间延伸到南区的长长的观众队伍。每次我站在队伍中间,心中都会陡然生出一种期待,期待我们的博物馆也可以具备这样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两个美轮美奂的展览让我相信,随着文物活化技术的发展,我的期待一定不只是奢望,而是一种扎扎实实的希望,是国博给予我这样的信心。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国博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国之瑰宝推介给世界!


在国博建馆110周年之际,用最朴素,也是我最习惯的文字的方式为国博送上生日的祝福。下一个十年,祝愿国博和自己都可以越来越好!



当当当当,进入X的部分。其实文中已经做过很多铺垫,X当然就是我1月31日写给国博的生日祝福啦!这份来自牛年最后一天的生日祝福,是不是沙发呢?




23

From:小张



我是2018年去的国博,还是个雪天。从史前展区没走几步就发现:这不都是历史书上的东西嘛!我小时候爱看中央台的国宝档案,在2018年以前去过辽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但是一子见到这么多国宝还是难以描述震惊和兴奋。看到这个活动,我翻出了很多之前拍的照片。非常想念小猫头鹰,有时间再去国博看看。最后祝国博越来越好,感谢国博,让国宝们有了一个家。




24

From:冰雪寒心



我最亲爱的国博110岁生日快乐!


去年的今天,我和妈妈正在畅游国博,不仅被各种文物所震撼,也被国博的来自月球的土特产深深的种了草!球壳被我用来种多肉了,完美的“花盆”。最幸运的是正好遇上了月壤展览,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要不是国博关闭时间到了,我还能再待上一整天,哈哈哈~


本来今年打算再去国博,结果因为疫情不能去参观了,很是想念呀,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继续畅游国博!

    

河南省新乡市第三十一中学

 国博迷: 梁文杰




25

From:fw10001



难忘的自制纪念门票


2012年7月9日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日子,中国邮政在8日发行了《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我想用邮票和国家博物馆的门票制作一张特殊的纪念门票。


8日一大早就出发去马尾沟的北京市集邮营业厅买邮票,9点开门我大概7点左右就到了,排队买票的人很多去晚了就买不到了。买到邮票将近10点,立刻赶往国家博物馆,取到门票又往集邮营业厅赶,要在那里盖纪念戳。到营业厅贴好邮票排队盖好戳将近下午2、3点钟了,至此一张特殊的纪念门票制作完成。虽然从早上就开始忙,中午饭都没来的及吃,但看到完成的作品还是很高兴。在做的过程中碰到一位也这么做的同好,但是用的是从别人手里买的以前的门票,而我用的是当天的门票,这就比较稀少。而且现在国家博物馆没有纸质门票了,因此这张建馆百年的特制纪念门票就更觉珍贵。



26

From:yanjianwei.cool



祝国博110岁生日快乐!也祝我自己20岁生日快乐哈哈哈。本人2002年7月9日生人(身份证附上),2012年我过十岁生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去北京旅游,正好碰上国博一百周年馆庆,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我生日当天来到了国博门口,但就在门口,因为听说要收五十块钱的门票我没能进去参观。虽然我后来去国博也有七八次了,2018年我也去看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展。但也没能弥补我10岁生日,国博100周年馆庆的时候“过其门而不入”的童年遗憾。所以我特别感谢党感谢国家博物馆免门票的惠民工程,为我打开一扇窗,我现在是是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虽然不是文博也算沾点边哈哈哈。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今年7月9日能去国博参观,聊以弥补当年的遗憾。我之前把这件事讲给闺蜜的时候,她就说“等国博110周年馆庆的时候你说不定能投个稿呢——我和国博的故事”,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活动,最后,还是祝国博110岁生日快乐哈!




27

From:wulala


你怎么这么好看……我怎么这么好看


在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之际,我想对你说一句,就一句:你怎么这么好看!


如果国家博物馆会说话,不,如果国家博物馆会唱歌,那它一定用大老师的这首歌回应我:我怎么这么好看!


哇 哇哇 WoW

我怎么这么好看 


秀色可餐…...




万物喜欢…… 




让矜持怦然撩起波澜

让麻木盎然撩起梦幻

......

哎呀,妈呀,天啦,

我怎么这么好看? 


这么好看怎么办?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快来看啊! 


不来生气了。  


赶紧来吧。 


Let’s get happy together!




28

From:牛畅



2017,我和国博的首次见面

  

时光荏苒,今年已经是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首先我要向这座历史文化殿堂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想对国博的工作人员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这两年,我已经去国博数次,但最难忘的还是2017年12月30日那一次,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也是第一次去国博。那时候,我还是湖南大学的一名在读硕士,来到北京实习,和同学文月相约去国博学习和游玩。如果形容那一天的心情,说像孩子一样开心一点也不为过。虽然排着长队在嘈杂而拥挤的人群中等待入馆,但是依然影响不了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激动的心情。



走进国博,感觉初中、高中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文物都“活”了过来,我们一直在感慨这不是课本上的那个图片吗?好多文物感觉都以山寨的形式“见过面”,当正品就摆在你眼前的时候,真是太震撼了,让我情不自禁感叹这千年历史长河流淌着的深厚文化底蕴,真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一天给我留下比较深印象的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展览——“友好往来  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这些礼物,反映出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也从中感受到这些国家对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认可,以及他们愿与中国友好往来的心情。不得不说,置身于这个展厅之中,我也为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形象感到骄傲和自豪!后来我一直心心念念一定要再去看看这个展览,但好像后来没再展出。



2019年的夏天,我毕业后再次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记者,开启北漂的新生活。一直以来,国博的公众号在我的微信里置顶,我一直关注着国博的动态,和朋友相约看各种展。去年国庆节,我的爸爸妈妈来北京与我团聚,我早早地就抢下三张票,一家三口顺利在假期来到国博参观游玩。每次去国博,都有新收获,也都是一次美好的回忆。



照片里有一张是我拍摄的2017年12月30日国博的参观票,这张票根我当时带回了老家作纪念。再看这张照片,感慨万千。当时只需携带身份证可以现场取票进入国博,疫情之下我们入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张票根在我看来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现在即便是疫情汹涌,也阻挡不了大家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的步伐。


最后,我想祝福国博越来越好,也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我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29

From:孤独患者



在国博的记忆


与国家博物馆结缘源自于2017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秦汉文明展,也是自己大学毕业来北京工作的第一年,在上学期间就对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涉猎相关知识,但始终局限于一行行的文字和一幅幅的图片,透过文字和图片去了解几百几千年前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文化,当第一次走进国博参观秦汉文明展,秦始皇陵兵马俑,秦诏陶量,皇后之玺玉印,各种秦汉陶俑,长信宫灯,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等等各种精美的文物展现在自己的眼前,那种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透过这些文物,发现以前在书上阅读的不再是一串串冰冷的文字,感受到了文物的温度,也透过这些文物去进一步了解以前了解不全面的秦汉世界,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朝代,在这一刻,变得触手可及。从此以后,也和国博结下了不解之缘,慢慢的关注国博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及时了解国博的各种信息,不想错过任何国博的精彩展览,慢慢的,国博也成了我在北京工作之余,经常喜欢去逛逛的地方,游走在国博的展柜间,忘却现实的种种,仿佛开启了一个时空隧道,与遥远的古人神交。


国家博物馆,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历史文化的殿堂,像浸润着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荟萃的人类辉煌文明的土地,滋养着每一位来此参观的观众的精神与心灵。


古代中国展,记录着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经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步步走来所创造的文明印记,她让每一位来此参观的国人知道自己的来处,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同时,通过馆藏丰富浩瀚精美的一件件历史文物,写就一部贯穿上下五千年的编年体中国通史,她让在自己学生时代学习的历史课本鲜活起来,也让课本上的文物展现在了自己的眼前,远古时期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商代的后母戊大鼎,四羊方尊,西周记录武王伐纣的利簋,汉代的说唱俑,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元代的青花,明朝的九龙九凤冠,清代的海晏河清燕耳尊等等,一件件文物,既是一代代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的见证,也是在无声的诉说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出的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国博除了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的基本陈列,还设有古代钱币展,古代服饰展,古代佛造像展,古代瓷器展,古代玉器展等等精彩纷呈的专题展览,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国博不定期推出的临时展览更是在基本陈列,常设展览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也让每一位参观的观众更能身临其境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五年来,关注着国博的动态,不肯错过每一个精彩的临展。


在精品文物展中,“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展见证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千年的碰撞与交融;“丝路通道”甘肃文物菁华展,让我们穿越历史,感受河西走廊上的庄严妙相的虔诚信仰,往来商贾的声声驼铃,戍边守关的金戈铁马,当地生活的汇融共生;“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近距离体验神秘古蜀文明的魅力;“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在首都北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海岱之间的齐文化的璀璨;“大唐风华”则为我们展示了在中国历史上光彩夺目,也为每一代后来人所津津乐道的开放,包容,自信,恢弘的盛唐文化。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文化像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散发出其独特,多元的光芒,有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更深刻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考古发现展中,有红山的远古玉龙,江口古战场的金银宝藏,满城汉墓的汉世雄风,通过一个个国家重大考古发现的展览,也让我们了解到最新的考古过程,考古成果,学习新的考古知识。因为疫情原因,21年22年春节留京过年,而在国博的历史文化展中,每年新春来临之际,推出的牛年迎春文化展和虎年新春展中,也让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打工人在北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在2019年国博推出的夜场活动,让电影中的博物馆奇妙夜走进了现实,在夜场静静的展厅里驻足欣赏,里耶秦简里的文字变成了灵动的精灵,将千年以前秦朝小城故事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又将人们穿越时空,带到千里之外的西域,在这个奇妙的夜晚感受风沙掩盖下不朽的文明。


从2017年第一次与国博相遇,不知不觉已走过5年时间,在这5年里,走过了国博的每一个角落,不肯错过国博的每一场精彩展览,珍贵文物,也给自己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记忆,不能通过有限的文字一一尽述。2022年,有幸见证国博110周年华诞,110年风雨兼程,为我们国家守护文脉,保护记忆,延续文明,成为滋养每一位国人的文化热土,也让每一位参观的观众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面前,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真诚祝愿中国国家博物馆110周年华诞快乐,也希望国博不断推出更多更精彩的展览,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更相信作为一名文博历史爱好者,与国博的故事在未来还会未完待续……



30

From:刘伟


致国博君:


我是国博的忠粉一枚。国博在我心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席位,每年少说都要去赶上七八上十趟的展览。遇上大展特展新展,我都会第一时间把国博看展排上日程,参与到蹲点秒杀抢票的队伍中,然后欣然双向奔赴、如期打卡、留下美好回忆。特别是近年来的复兴之路展览、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月壤首次展览等,我都不止一次地走进国博并沉浸其中,因为,自己看了还不够,需要陪着家人、朋友重复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春节,受疫情影响,我第一次孤身一人在京过年,大年初一我有幸参与到了国博新春送“福”活动,并参观了“瑞虎佑安——二〇二二国博新春展”等,收获了一次别样的博物馆里过大年体验,成为人生的一次难忘记忆!



在国博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之际,填词一首,聊表心意,祝愿我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受欢迎!



【鹧鸪天•贺国家博物馆110周年华诞】

                文/刘伟

傲立东方百十春。一楼瑰宝镇国门。

青铜铸就中华梦,月壤招来天下君。

玉龙翘,四羊蹲。半身纹饰半身尘。

穿梭千载犹活现,华夏荣光照古今。




不知以上有没有您的投稿呢?

请获奖网友在本条推送下方

留言您的电子邮件昵称和收货信息

我们将在国博建馆110周年馆庆日

(7月9日)前后寄出国博盲盒!




此征文活动将选取110名网友

陆续送出国博盲盒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那您需要做什么呢?很简单:


要准备一段与国博相关的任意原创文字,加上一个其他形式的“X”,发送给我们即可!


这段文字,可以是您在国博一段难忘的故事,可以是对某个展览的回忆,可以是对国博生日的祝福……


这个“X”,可以是短视频或照片,可以是一幅书画,可以是一段音乐……我们十分鼓励多种多样的形式,获奖概率会更大哦!


即日起至7月9日,只要将“文字+X”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gjbwg110@163.com,就有机会赢取“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纪念礼包盲盒”一份!我们将定期选出并展示最富感情或最有创意的投稿,直至将110份礼包送完!




馆庆110周年,

国博与你同在!




中国国家博物馆庆祝建馆110周年活动标识


【相关阅读】

百十芳华,云端绽放 | 国博邀您云赏五千多年中华文明

缘难了,情难了:我与国博结缘的20年 | 国博建馆110周年征文

国博建馆110周年征文 | 说说我与国家博物馆

国博有情 | 庆祝建馆110周年征文,获奖作品选登(第一辑)

馆庆倒计时100天 | 有奖征集!你想对国博说点啥?

@国家博物馆 建馆110周年,倒计时100天!

【组图】看!这是将迎来建馆110周年的@国家博物馆




【国博君的留言本儿】


@卡夫卡周周

国内我去过最多的博物馆是国博,基本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因为去的次数多,所以我从来不是通览,就是针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主题,甚至就是针对一个展品详细地看,看完就走。比如有一次我在元祐党人碑前看了几个小时,把每个人名都看了一遍,不熟悉的百度了生平,看到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的名字很有一种别样感觉的。还有一次我看一套宋初分田的名册,上面有田的样式、位置、概括、主人等详细信息,验证了编户齐民的历史。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里,遇见国博↓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 预约入馆 -


国博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您可点击此处进行预约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观众入馆须配合进行身份证核录、出示本人实时健康码(也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提前申领当日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暂停人工讲解服务,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展。


(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


- 交通信息 -


公交线路:

天安门东:1、2、52、82、120、观光2线、旅游公交1线、旅游公交2线。


地铁线路:

天安门东:1号线下车,C、D出口出站。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国家博物馆


- 官方网站 -

www.chnmuseu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博有情 | 庆祝建馆110周年征文,获奖作品选登(第二辑)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