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已致4人死亡!警惕!仅1毫克即可致命,这些食物极易中招→

新闻坊 2024-04-30

今年3月

有多人在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

一家名为“宝林茶室”的素食餐厅

用餐后出现不适

有人送医后仍不幸死亡

(点击图片查看此前报道↓)


4月29日

台湾省有关方面最新证实

↓↓↓

在该餐厅用餐食物中毒事件

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



该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

仍有2人住院治疗


台湾卫生福利部门相关负责人4月29日证实,今年3月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再增1例死亡,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仍有2人住院治疗中。


据介绍,新增的死亡案例今年3月中旬用餐返家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抢救过程中病情一度好转,后因严重感染导致病情恶化,4月29日凌晨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



死者体内检出

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


3月28日晚,台湾省有关方面召开记者会,介绍台北市“宝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进展,称经过对第一例死亡案例的尸体解剖分析,确认采检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为何死者体内会有“米酵菌酸”成分,还需由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截至3月28日,该起疑似食物中毒案已有18例通报案例。台北市相关部门调查后表示,3月17日至25日,“宝林茶室”共有91笔消费记录。


所有案例都曾于3月19日至22日在信义区一家“宝林茶室”用餐,且食用了粿条、米粉等用同种食材制作的食物,都是在用餐后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其中重症者都会出现急性肝衰竭和由此引发的其他器官衰竭。

图为3月27日拍摄的暂停营业的“宝林茶室”。图源:中新社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

1毫克即可致命


据介绍,“米酵菌酸” 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米酵菌酸”也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作为民众餐桌上的“常客”,凉皮、肠粉、薯粉粿条等淀粉类食品,在环境不卫生、原料变质、存储不当、泡发过久、存储环境潮湿等情况下,就可能被污染。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100℃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均不能被破坏,进食后会引发中毒,且中毒发病急、病情发展快,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一两天。


  • 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

  • 重者出现头痛、肌肉痉挛、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休克甚至死亡。

  •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50%。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食材新鲜最重要”

还有人“吓得赶紧

把泡了两天的木耳倒掉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厦门日报、橙柿互动、中国新闻社、网友评论

编辑:许露露

推荐阅读


点分享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