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产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807

刘言飞语 刘言飞语 2022-09-07

这是最近两个月的一些思考。


1

初中阶的产品经理有三层境界。


入行门槛是理解用户。

到底什么是用户?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用户在哪里?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会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第二个门槛是,让正确的事情发生。

能否判断方案是不是正确?能否想出正确的方案?能否让正确的方案真正落地?能否保证每次落地的方案都足够正确?


第三个门槛是,抽象问题和定义问题。

我所在的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业?我所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对公司的贡献在哪里?我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其实坦白说,许多人都还没入行。



2


新兴的出版公司也有了产品经理。


我还特地跟出版行业的朋友了解了一下,他们负责从选题、装帧到最后营销、宣传的全流程,为最终结果负责,非常有趣。


而传统的出版行业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他们后面了。



3

看了公司数据科学部门大神关于 Facebook 工作模式的分享,深深体会到对于用户、产品、数据的认知与分析以及如何搭建一套良好的协作和产品推进模式,Facebook 已经炉火纯青。


相比而言,国内的不少增长黑客反而会聚焦在市场营销的手段和很 tricky 的小功能,对数据的认知也停留在A/B测试上,更不用说用户在他们而言都只是附加了属性(比如贪欲)的抽象的点集。


增长是个系统化的事情,不是个抖机灵的事情。



4

总结下我面试一般问的几方面问题。


经历。看对方讲述的脉络清晰程度,以及完整性(前因后果和自己的思考)。会刻意找几个点反复追问,辨识这些内容是临时攒出来的(甚至剽窃别人的),还是真正经验积累的。


对最近使用产品的感受。开放式的提问能得到更真实的思考,看对方在哪个层次上有想法(界面?交互?结构?运营?内容?)也就间接知道他真实工作会考虑什么了。比如我聊过百度的大部分产品,关注流量和转化的居多,关注用户和场景的少。


对滴滴产品的感受。有没有为面试提前准备代表着重视程度,如果总结和整理过对滴滴的许多想法会有加分。


个人规划,期待做的事情。这点很关键,是喜欢做产品,还是喜欢做产品经理,还是喜欢做互联网,还是阴差阳错做了产品,其实是不同的概念。这个俞老师称之为产品心,没有产品心很容易在遇挫和强压下退缩。


业余爱好。看是不是能跟团队融合。



5

认知用户有几个境界。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用户是谁,不知道自己用户在哪;


第二层,遇到需求,可以找得到自己用户,问出感想;


第三层,对用户足够了解,看到问题或者需求,立马能判断准确自己的用户会怎么想;


第四层,能抽象出对用户的认知,有一个画像说明或者指导手册(不一定是实体的),让其他人也能快速预判用户的想法。


做到第二层已经算是高级产品经理了。



6

一直觉得 AI 产品经理是个伪概念。就像你说你是 Python 产品经理、是安卓产品经理一样,拿技术领域来说没有意义。


产品经理是面向用户和应用场景的。做智能音箱就是音箱产品经理,做智能客服就是客服产品经理,做无人驾驶……还没有用户的时候哪需要产品经理啊?


别被媒体夸大洗脑觉得要未雨绸缪布局自己的未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都不是来源于某项技术(区块链同理),都应该来源于用户。



7

《创业维艰》里的提醒值得国内许多产品反思,不要只关注量化指标而不关注实现路径和用户价值。


有时候产品和运营的许多「昏招」和看似价值观歪曲的做法,都是在KPI强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要怪更应该怪畸形的公司管理文化。


某宝的校园日记生活圈、某度的贴吧交易、某米的广告操作系统,都历历在目啊。




8

当我记下前面第3个想法后不久,我看到了 Uber 增长负责人 Andrew Chen 的一段话:


有时候我很后悔让「增长黑客」这个词变得流行,有一堆靠内容营销的家伙将它与连篇累牍的小 tips 和小伎俩画上等号,比如「橙色按钮 = 50% 提升」。他们忽略「黑客(hacker)」精神,而让「乱搞(hack)」大行其道。它就像一个框,什么人都把自己手头在做的事情往里装,比如垃圾邮件和 Youtube、Instagram 上的病毒内容。



9

翻了翻小米官网读完了新品的介绍,没什么感觉,还是要打开知乎、张大妈和即刻看到大家的评价更放心。


官方不权威,这是互联网消费时代一个有趣的现象。



10

建议看了几眼酷炫动效、翻了几篇虎嗅头条、听了几条小道消息就觉得某个产品牛逼坏了得封神的产品经理,回家好好把「需求」两个字默念一百万遍。



11

我试了下退ofo的押金,先是说你退了下次交押金会更贵,点击还是要退,会说你还有余额没用完呢会浪费,点击还是要退,会说要么送你几张券吧有优惠,再点击还是要退才真正进了退押金页面。


这跟卸载360的体验差不多,每一步都在拼命挽回,冒着骚扰用户的风险(要流失的用户似乎也无所谓?)。


这种类比增长黑客,是不是应该叫流失黑客。



12

知乎上线了盐值和创作者权益,终于有了点用户运营的样子。之前做的,怎么说…就跟当初读大学我们做BBS差不多,摘一摘精选,管一管内容,封一封账号,再偶尔在线下贴一贴广告,就酱。



13

在北京上海都生活过,感知很具体。当年在陆家嘴招程序员,第一句问的是:你们公司加班吗?6点以后回家要跟老婆请假的。




14

最讨厌的一种沟通就是,不讲逻辑不讲论据,反而喜欢说「这不太专业吧」、「这属于没有常识」、「这是显而易见的啊」,根本没法往下聊。这叫「形而上式的讨论」,解决不了问题。




希望能帮到大家。





上周末看过了这部电影,国内第一部同题材讲社会英雄的电影,徐峥和王传君的演技惊人,非常值得尝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