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驻留 |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后剧场:“说出来”的疗愈与张力

麓湖·A4美术馆 A4am 2022-11-24



继续在疫情时代做历史穿越的《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是赵川指导的为期六天的“蛤蜊岛工作坊”的呈现演出。草台班资深成员吴梦、吴加闵、张若水,与十位公开招募来的工作坊成员共同参与。他们从二十岁到五十多岁,来自不同学业和工作背景,不少从未登台演出过。《蛤蜊岛》原是上海民间剧社草台班在疫情开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假借名著《十日谈》的背景和形式创作的新戏。在这个短期工作坊上,导演赵川与成员们一起以《蛤蜊岛》为基础,集体发展出《蛤蜊岛·麓湖番外篇》。它在成都的排演,是普通人在疫情时代里的又一场心声吐露,又一次寻找交流路径的崭新出发。蛤蜊岛上的故事,让柔弱的蛤蜊肉从坚硬的壳里往外张望。这是全球疫情逼迫下人们期待超越时空的凝望。遭遇的困境,能否有助于我们探索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内心幽微?是否能带动新的转机?人们如何能在跌宕的时代中安顿和共情?


承袭草台班“演后剧场”的传统,两场演出结束后,我们邀请现场的观众们参与讨论,他们或落泪、或平静、或热忱、或反问……


本篇推送记录下讨论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开启与你的交流。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2021年10月30日 首演


观众1我很喜欢入口处设置的、用人体来模拟测体温的环节,最后还把部分观众给安排到隔离区了,主创团队为什么会有这个设置?  



(右滑查看更多《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赵川:在疫情爆发早期,小区都被隔离封闭起来,后来又慢慢开放,进出都需要测量体温。小区门口通常是两位保安,一位会给你报体温,另一位会记录下来。我好多次都听到自己被测到匪夷所思的温度,比如33度3。就像健康码一样,它跟健康没任何关系,它只关系到你的行程,你通过了哪里。当“33度3”这个体温被报出来,我对保安说:“我这不就离凉透了很快了嘛?这有问题吧?”他说:“没问题,你不是刚从外面进来吗。”其实他是指你的体温只要不超过那条红线就没问题,我们就是健康的。健康的概念很混乱。所以我们在门口玩这个小游戏,有很多东西它是似是而非的。(对场内部分观众)隔离地区的观众们,你们还好吗?不好意思啊,我看到有很多两个人一对儿进来的就被拆散了,要不要跟那半边打个招呼,报一下平安。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观众2:《蛤蜊岛》是我的女朋友推给我的,我本来在家里面准备考研,压根没有想过出门看一部戏。我今天看着,觉得跟这部戏特别有缘分。2020年我在做一个戏剧心理治疗项目,设计一出用于心理治疗的戏。我联系到了在海外做戏剧治疗大师的学生,他是一位戏剧治疗博士。他问了我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戏剧治疗最本质的是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戏剧”,因为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戏剧。这时我刚好手机没电,打不出答案。我女朋友说,你刚才太紧张了,我们再从头捋一遍。我再去翻看《戏剧治疗》这本书,发现它的本质是“治疗”,是借“戏剧”这个媒体来进行治疗的活动。


今天这个活动特别像戏剧治疗。戏并不是它的本体。我自己在学校里面做很多校园戏剧,形式绝对不是像今天这样的,可能我的演员们也没有这么多感触,没有那么多想要抒发的情绪。那时候我在校园做戏一点都不开心。我们花了比老师您排这个戏还要长十倍的时间去排,也讲类似的故事,反而没能像您这样,把演员们和您想表达的事情都表达出来。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赵川:我压根没想过要治疗什么,或者说这个戏能治疗。剧场对我来说是一个表达跟分享的空间。我们为什么要聚到一块?这是一个约会,大家来赴这个约。我们有一些准备,我们准备得或长或短,准备了这个戏。在交流的时候,来的人有的准备好了,有的没准备好。比如说有小朋友也坐进来,他才三岁,他不可能准备好了;有些人他关心其他的事情,他可能也没有做任何准备就来了。这里头有一个机缘,可能跟您就对上了,因为你有很多相关的准备,我们就可以交流。


我们缺乏这一类可以交流的公共平台,我们有很多约制。我们惯常的教育让我们少说话,别说错话,公共场合少发表意见;自媒体要约制,更不要说在现场。这样跟疫情相关的项目,在有些地方可能就很难完成,因为有条条框框在。一些事情不能在公共场合交流,就有可能压抑变成一些病。以我这个年龄的人,现在很多病以前都没听说过。我有点觉得其实没病,也不需要治疗,不需要疗愈。我们多放开一点,给人多一点空间,爱玩的玩,爱唱歌的唱歌,爱说话的说话,就挺好。


剧场成员Summer:我相信每一个人来这里之前都没有想到最后会有疗愈的效果。戏剧也好,疗愈也好,最关键、最开始的一步是把它说出来。任何一个事情、情绪,当你愿意和一个人说,两个人说,最后和很多人说,当可以很自然地说出来之后,这件事就过去了,你就好了。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观众3:让我很有感触的是,当你知道在医学上对方感染了传染病,你需要跟他隔开,你心理上仍然认为他是你的亲朋好友,你仍然想跟他拥抱、跟他有亲密的接触,但理智却告诉你行不通。这种冲突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在疫情来临时却可能会常出现的。


刚才我看大家的演出感受到一种在长时间的隔离后对正能量的美好向往,另一方面我很好奇,会不会有一些人他并不太适合、或者不想要倾诉或跟人有正向的接触。我之前恰好在读韩炳哲的一本书,他在书里提到——戏的最后一幕有提到的词——规训——福柯笔下的由教堂和医院以及等等组织组成的社会。在疫情前,规训社会就一直都存在。现在可能有这么一群人,突然让他们跟人正面交流并冠以几乎绝对正确的理由,而且让大家来观赏,他们的内心是否会反而更加焦虑和抵触?你怎么看待这样一群人的心理状态?


赵川:在最初讨论疫情的时候,大家展开很多个人的故事。因为是在工作坊的小范围里,所以也有安全感。后来排演,跟大家探讨过那些故事他们愿不愿意谈,可以谈到什么程度,但并不追求把所有事情都把控住。尤其是跟艺术创作相关,安全不是一个绝对标准。甚至安全一定是个标准。我当然要承担责任,作为工作坊的主导者、主持者,我也是最后呈现的导演,但是各位也都是成年人,他们自己也有把握,他们自己也有能力和能量来面对这些事情。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剧场成员畅畅:我用“规训”这个词,是因为我正好想到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您刚提到韩炳哲关于语言暴力的批判,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矛盾。当面对面产生了某种压力或者暴力的时候,也是一种规训,只不过这个规训是在无形中呈现出来的。


但是在这一次工作坊中,我并不真的感受到这种规训。或者说即使有,也是已经小到我自己觉得是可以忽略的。愿意拿物件来分享,愿意把私人事情置于一个公共场合,首先是一个自愿行为。安全也不是一个追求,正是那种有点紧张、有点焦虑、有点在想我这个东西是不是能反复说时,出来的张力和真实更打动我,远远超过了“规训”所带来的紧张。


赵川:当私人的话语被拿出来放到舞台上时,哪怕只有一个观众,它都获得某种公共性,这是一种争取的行动。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观众4:我感受到普通人进入剧场的确有疗愈的作用。大家在这个空间里,把一些平时不能说的、一些没被看见的事情在剧场里表达,观众也能够得到共鸣。但是我也会困惑,普通人介入剧场除了讲自己的故事,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赵川:如果把这个归结为只是讲自己故事,我觉得有点简单。从草台班的工作和实践来讲,我们做了16年,不只是讲自己的故事,我们也讲别人的故事。不同的人参与进来,展开不同的议题。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7年前后,我们有连续几年的时间,做一个叫《世界工厂》的戏,讲关于工人的状况,工业的状况,工业化的历程。因为做这个戏,最后我们跟南方珠三角的生产线上的工人一起做工人剧场,推动他们来做自己的戏。


对我来说对参与者往往有这样一个要求:当谈问题时,先拿自己来与这些议题联结。不是简单地说,讲自己的故事,而是深入挖掘到议题。比如说,我不是一个工人,我也不是一个来自工人家庭的人,当你遭遇到工人的议题时,有个非常主要的问题是:你跟这件事情到底什么关系?你跟这些人到底什么关系?这只是素材吗?所以我强烈拒绝所谓“素人”的概念。有一些导演会说“我们怎么用那些素材”。我觉得这有一点弱肉强食,因为显然他们是荤的,是肉食者,素的是材料。



2021年10月31日 第二场演出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观众1:刚看完时我以为大家都是草台班成员,但保持了是由普通人来组成。您是怎么去发掘大家的能量呢?


赵川:刚才菲姐(工作坊成员)说,感谢我给这个机会。其实我觉得惭愧,这个机会不是我给的。剧场是关于行动的,剧场是一个特别身体力行的事。这些事情是你们自己促成的。你自己报了名,愿意参与进来,愿意给予。过程也完全是开放的,你可以退缩。第四天,明明跟我谈说,能不能不把关于她朋友这个故事放进去,改成另一个轻描淡写的东西。如果最后这个是她的选择,我也会接受,但是会觉得很遗憾。这个遗憾不止是我,大家都会遗憾那个部分没有了。这个事情是给予明明的压力吗?当然是一种压力。跟社会生活当中你做其他判断是一样的。这个机会不是谁给予谁,是通过我们一系列的判断决定行动,促成了这件事情,我可能在起一点发酵的作用。


“挖掘”是一个暴力的词,没有觉得要挖掘大家。我们设定了一些环节来做讨论来分享。在工作坊相遇之前,我拉了一个群,请大家想想是否能带来在疫情过程中跟你生活关联性很强的一个物件,你可以通过这件物件来讨论你的情感。在遭遇这些朋友之前,我不知道他们没有故事或者他们有什么故事。但是故事即是他们的生活,愿意开放出多少,是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不是素材,这是一个我们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是不是愿意共同分享与分担?我们不只是分享了,我们也分担了别人的东西。互相交流时,我们也是倾听者。我们从听小李“滴滴滴”的解压声音,一直到非常非常重的生死的故事。我们都在倾听。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观众2:我特别想分享疫情期间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生转折。2020年1月份疫情爆发,我刚好临盆,快生孩子了。我一边恐惧医院这个地方会不会让我和我的孩子离危险更近;但另一方面,我又特别兴奋,因为我马上就要做妈妈。我在生产中面临生理的巨大痛苦时,并没有难过;孩子刚生下来,丑丑的,脸特别肿也不好看,但我很高兴。我一晚上没有睡,他小小的躺在旁边,我特别高兴。刚刚看到大家分享疫情期间的故事,我一直在流泪,想起那时候躺在产后的床上,一个床,不大,我那个时候还挺胖的,宝宝在旁边,有点小挤。我看着新闻里面每天的死亡数字,病毒在攫取世界的某些生命,可是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个生命。我在用创作对抗攫取。


每个人都在用我们的某种方式在对抗着某种攫取,比如说我们今天创作这台戏剧,是在对抗着时间对我们的攫取。再比如说,我现在的工作环境强调狼性,我又是一个感性和温柔的人。我喜欢给同事们带去帮助、带去和谐、带去互相理解的氛围,可是我的领导一直告诉我,收起你的文艺和感性,收起你的善良。他一直在让我收起我想坚持的东西,他在攫取我。但是看到了大家的故事,看到这么好的一场戏剧,今天对我的意义,就像我生了那个孩子一样。我把自我抢了回来。我特别感谢今天的每一位的演员,谢谢你们带给我这种“生”的体验。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观众3:第一次在这么久以后看到大家重新建构关于疫情的回忆和收获。因为我们一直都是由媒体、权力、别人在诉说这段经历之于我的意味,而今天,每个个体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新解读那段故事的价值。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给导演的。这个场域是一个需要巨大迸发力和表演力的空间。像刚才这位朋友,她轻轻讲出时,那个力量给我更大的触动。有些人是害羞的,他未必可以被这样激发出来、用像各位这样的表演去表达,但是否有别的方法,无论是语言、文字、音乐、还是绘画,能让他也来参与到故事的叙述里面,来激发更多人参与?


第二个我也想问各位表演者,那段经历无论是痛苦还是欢喜,你经过以后重新去表演出来,重新去解读它,那个故事对你来说是什么?比如这位原来是社交达人,在隔离时发现可以不去社交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对你来说,那段隔离的时间是有价值的。但隔离到一定程度时,你又觉得需要交流。通过音乐节重新回到极度的交流。经历过欲望的剥除、在极大的放纵后再回到现在的生活,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社交距离?对于这段隔离的经历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也希望除了现场的交流之外,后续无论是有公众号还是其他平台,有一个空间大家可以进行更深的反思和交流。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赵川:坦白讲,您讲的非常好,升华了很多东西,我没有听到问题,我看到的是您的态度跟您对这个事情的建议。您要问这个事情有没有价值,毋庸置疑,您刚才已经把价值都说了。但是是否能够有一个持续的公共讨论平台,我其实蛮怀疑......

观众4:刚才大家在分享的时候,我看见你们,就像看见以前的我。因为我也是一个被剧场治愈过、感动过的人。你进入到这个场景以后——像刚才穿黑衣服的那位先生,他提到一个词,“场域”——这真的是个场域,会发现你所说的那些,再不愿意分享、再有任何局限的人,他都会慢慢地被打开。因为这个团队跟他产生了链接,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我在体验了不管是赵川老师或其他老师的工作坊以后,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戏剧和艺术的力量。它真的有治愈的功能,给予我们情感上的激发,让我们有内心的思考。草台班的做法还有状态一直在影响我,包括我后来找到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去做工业文化,包括我在工作之余又去考研的经历。我一直说我是一个割裂的人,因为我还有两个孩子,上午我去参加了中级经济师考试,下午我来到了这里;昨天在川大上了一天课,之前都在上班。今天能在这相见真的是极大的缘分,却也像我们一句台词说的,“也许之后也就不会再见到”。但是我们都会珍惜这一刻给我们的所有的力量,像带着火种一样走出去。


赵川:说话速度这么快,生活这么充实、忙碌。好像跟文旅宣传中的成都不太一样。哈哈。


观众4:我也觉得被骗了,我以为成都很慢的,这才回来,回来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赵川:看来是发展的速度。 

(引用的内容部分经过编辑,若有任何建议,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出现场)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后现场)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


工作坊+呈现演出

2021年10月26-31日(6天工作坊+2场演出,演出时长50分钟)


工作坊指导、导演:赵川


协助:吴梦、吴加闵、冉冉皓楚、张若水


在草台班《蛤蜊岛》(2021)框架上的集体创作及演出:颗零、明明、容玉玲、荼荼、王文菲、吴加闵、吴梦、薛雅涵、喻明、张畅畅、张若水、梓轩、朱华弈


音乐:徐程、王鋆、小岛、吴梦



艺术家介绍


赵川

戏剧工作者、作家


创作跨越剧场、表演、文学和视觉艺术,也介入艺术评论及策划等,是2005年从上海开始的民间剧团草台班的共同创建者。十多年来,赵川与草台班同仁激励普通人投身排演和创作,强调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他们在特立独行的社会和艺术实践中,积累出自己的表演观念和美学。他持续策划“亚洲生动”、“他者的舞台”等国际表演项目、参与许多国际驻地、联合创作项目,以及为中国美院、苏黎世艺术大学等任教,曾获得包括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等的多种奖项,已在海内外出版小说、随笔和艺术理论书籍十数种,其中包括《激进艺术小史》(2015)、《不弃剧场》(2021)等。



草台班介绍


(草台班,演出现场,感谢艺术家供图)


2005年于上海成立的民间剧社,赵川为共同创建与主持者。通过每周聚会研讨表演、剧场及社会议题,做富有实验性的集体创作。他们的剧场成为了不同人群参与的民间聚会场所,不断塑造出流动的公共空间,关注基层问题,强调剧场与周围生活的积极关联,催生思辨、讨论和试图超越的诗意想象。剧场作品包括近年由不同生活形态的年轻人参与的《草芥》系列、2006-2016年的“社会剧场三部曲”:《世界工厂》、《小社会》和《狂人故事》等,已在国内、港澳台地区、亚非和欧美演出。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基地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同时在市区还有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供驻留艺术家使用。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是麓湖·A4美术馆于2019年10月设立的分支空间,依托于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致力推动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青年性、实验性、专业性与交流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空间。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个接待中心,4个Lab空间,1个1230平米展厅,1个艺术家会客厅,10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以及位于麓湖周边的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依托现有空间,艺术中心每年推出各类艺术项目,特别通过其中运营的“儿童艺术空间”、“白盒子空间”、“造木空间”与“社区实验室”项目联合周边社区与居民开展丰富的在地互动项目。与此同时,艺术中心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



相关阅读

*open call:公开招募!2022年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正式启动

*A4驻留 | 余尔格:野蛮生长的黑色旋律

*A4驻留|刘毅:我们与公共艺术的距离

*A4驻留 | 触目艺术小组:关于“触觉对话”的一些实验与经验分享

*A4驻留 | 郊游小组:让艺术的故事在社区自然生长

*A4驻留 | 余童的驻留观察日记

*A4驻留|高文谦:用计算机呼唤出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A4驻留 | 嚯!稀客来了!那就玩起、吃起、走起撒

*A4驻留日志|高文谦:用游戏重构社区日常

A4驻留 | 陈栋帆:告别,然后久别重逢




正在展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冯立个展,Good Night” 

“何利平个展,最近过得咋样?” 

门票


【票务说明】


公众参观时间:

2021年11月2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开放 

(17:30后停止入场)

一人一票,仅限验票当日有效  

 


 关于A4 


麓湖·A4美术馆于2008年创立,2016年迁入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并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机构,2019年成立拥有2400平米的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由推广当代艺术的先锋空间逐渐升级为拥有6500平米的城市生态型美术馆。


超乎想象的当代艺术展览

12年来,A4美术馆专注于学术研究,立足西南,对话世界。每年共有三大展期,涵盖国际大展、教育型展览、研究型展览、青年跨界实验展览,已与国内外近500位知名艺术家,4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为公众带来了近80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览。


影响终生的公教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艺术的创造力,A4美术馆致力于公共教育,每年设置了超过200场、3至60+岁的朋友都可参与的各种活动:线上线下讲座、工作坊、系列课程、演出放映。在12年间举办了超过2000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近100位小小导览员、150位小策展人、5000位小艺术家和家庭与A4共同成长。A4通过开设iSTART儿童艺术节和儿童艺术馆的系列项目,以及针对青年人群的A4 yà青年项目,积极构建着终生学习者的大社群。


连接你我的共创平台

同时,A4还致力于社群共创,让艺术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不仅有吸纳五湖四海、不同领域艺术家的A4国际驻留艺术项目,也有链接各界共同破圈、展现美术馆反转魅力的A4奇妙夜,还有联动社区协同参与、分享艺术生活故事的麓湖社区公共艺术季等。通过各种项目、活动,A4积累了超过40个社群、上千位A4伙伴,越来越多人加入到A4美术馆大家庭中,A4美术馆也在成为城市生态型美术馆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着。


内容编辑:冉冉皓楚

视觉设计:杨玉婷

内容排版:郭峻江

内容校对:江雨杉 周仪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