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驻留|触目艺术小组:“触觉麻将”的在地游戏化实验

麓湖·A4美术馆 A4am 2022-11-24



《触觉麻将》是触目艺术小组驻留期间创作的一件“预期之外”的作品。它以人们对于触觉不同的想象为核心、以输出对于想象的描述为基本机制,在一次次的测试中逐步明确游戏的细节,也在与玩家的交互中产生了无数的“变体”。它因为和成都本土文化的紧密联系引起了社区居民的极大兴趣,也因为灵活有趣、可复制延展的形式在艺术家不在场时持续迭代和传播……“触觉”作为一种尚待开发的传达媒介,继触摸式戏剧、触觉对话之后,触目艺术小组在游戏化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尝试——能否借助游戏化的方法进一步开发想象力,同时让更多人也加入到这个发现和创作的过程中来?开放式的交互作品《触觉麻将》在一次次的测试和迭代中逐渐成型,并走出工作室,走向社区和街巷:它的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点击图片链接阅读《A4驻留 | 触目艺术小组:关于“触觉对话”的一些实验与经验分享》)


游戏化是指在非游戏情境下对游戏的思维和机制进行整合运用,以引导用户互动、增加参与度、乐趣和用户粘性的方法论,在教育、交互设计、营销管理等多种场景下的应用和效果已得到了充分印证。


(触目艺术小组, 触觉麻将, 触觉游戏, 尺寸可变, 2021)


在来A4之前,触目艺术小组的成员泽宇就有提出类似触摸相关的游戏的想法,加之麻将是四川的一大特色,由此确定了“触觉麻将”的概念。此外,游戏除了娱乐,也是社交的一种形式。成都人摆龙门阵谈天说地,打麻将是拉近距离的情感联结。通过日常可见的材料,触摸麻将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交流,让参与者“谈天说地”的内容不止于现实,而是加入想象,更加微妙而感性,但有时又出奇地精准,形成一种语言之外的默契。


“牛棚”

“啰里啰嗦的节日”

“希腊船王和Maria一起航海到了岸边”

“离麦田怪圈300公里外的地方的草里生长的东西”

“亚马逊古老的部落里,当你开了一枪的时候看到的盛况”


这些奇异美丽的话语是参与者在蒙上双眼,靠双手触摸了触目艺术小组制作的”麻将牌“后被触发的想象,从一开始近乎直白的对材料的描述,到细节丰满、极富戏剧性的”一句话故事”,游戏中,参与者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潜能、对自己脑海中被触觉激发的那部分产生觉知,并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人分享。


(玩家体验触觉麻将)



过程实录

创作这样一个游戏需要哪些步骤呢?回顾整个过程,触目艺术小组将其总结为四步:概念与脑洞、原型设计prototype、敲定细节、测试。



第一步:概念与脑洞


在确定了“麻将”作为基本形式后,触目艺术小组开始考虑游戏机制,但是传统麻将决胜的方法都是符号化的,这与触目艺术小组一直致力于探索的,以触觉作为一种和语言一样能够传情达意的交流媒介的初衷是不符的。随即他们又想到了像狼人杀这样的可以刺激大家思考和自由输出的游戏。由此触目艺术小组的成员们确定了他们的目标:麻将的激励机制+狼人杀的强输出性,同时需要迫使玩家使用触觉。


于是,去符号化的触觉想象就成为了游戏的核心。出牌人需要向其他玩家描述自己的手里的触感产生的想象,并以此取胜。



第二步:原型设计prototype


虽然有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但麻将游戏中的“牌”是什么样的?或者,触摸起来可以是什么样的?这是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触目艺术小组用纸杯之类的原材料代替他们想象中的“牌”,将所能找到的各种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形式粘贴在杯子内壁,做出了一些原型(prototype),并初步确定了三种不同的花色类型。


rua:材料较柔软、以颗粒较小、包裹性强的形态呈现

条:材料以长条状的形态呈现

:材料以较大颗粒的不规则块状呈现 


(《触觉麻将》原型实验)


按照之前设定的“描述触觉想象,并由他人猜花色,决定是否要这张牌”的规则,小组内部进行了简单的试玩。游戏规则的巧妙之处在于:你需要描述手中牌的触感,但又不能描述得太具体,否则对手将很容易猜出来牌的花色。于是借代、类比、想象、编故事、唱歌等各种方式被纷纷开发出来,这也与之前设定的“强输出”“对触觉的感性想象”的目标相符。



第三步:敲定细节


为了确保游戏中的最佳效果,触目艺术小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测试了不同大小的容器、不同的放容器的方式、不同的黏贴方式、循环可替换性等等。细节一一敲定之后就是购买材料和手工制作了——但即便是这个纯制作的过程,做到后来也有不一样的发现:在表达材料的基础上很随机地加入各种有趣的组合,把熟悉的东西拆解做成无法辨识的样子,比如一次性勺子掰断组成球,或者把绳结做成有的凸起、有的凹下、有的扁平,然后不规则地粘进瓶子里。找到了除剧目外更静态但是又不失生动的触觉表达方式。制作过程本身为制作者带来的乐趣和启发,可算是游戏设计之外的收获。  


(《触觉麻将》迭代版本)


(《触觉麻将》部分制作成果)



第四步:测试


作为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在实践中测试公众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制作并完成多次内测之后,触目艺术小组又展开了多次对外的测试活动,从深巷麻将快闪、工作室开放日到渔获节:牌的数量和多样性大大增加,游戏规则也从传统麻将的“凑对凑坎”简化为凑出四张同花色即可——甚至玩家们自己都会提供一些规则的修改建议,开始自发形成一些变种……


(《触觉麻将》工作室开放日测试)


(《触觉麻将》渔获节活动现场)


这一“新型桌游”的优点在于,它使得与不太熟悉的人分享单纯的体验或者感受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又不触及隐私和自我防卫的警戒线。而它的意义更在于:它并不因创作者(艺术家)本人的离场而终止,驻留虽已结束,游戏还在复制、迭代和传播中继续,这种可重复性似乎能给作品一种别样的活力:不是那种观众身处另一个时空、只能被动观看的活力,而是主动参与、将作品变成自己的一部分的活力。


(《触觉麻将》渔获节活动现场)



Q&A


 1、你们为什么想要在社区里面去做一个这样创作形式的艺术作品,为什么想把这样的形式带入社区?


夏磊蕾:这个不太适合放在展览馆里面。一天就来一两个人也挺尴尬的,它更适合一个公开的场,适合带到各种地方去玩的,只要有个桌子就可以玩,可能还会吸引些人过来围观。


叶雅欣:它的门槛很低,并不需要你真的会打麻将,规则也并不复杂,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够玩。另一方面,它挺适合用来做社交,或者说破冰。像其他的桌游一样,在玩的时候不会涉及到详细的个人信息,但是又有在交流。有的时候可能就只是单纯的,一个人把感受传达出去,然后对方也共鸣了,这个感觉就会非常好。



 2、《触觉麻将》的试运行反映热烈,作为四川麻将衍生而成的”新型桌游”,它是如何基于城市文化诞生的?除了娱乐性它还能提供什么?


夏磊蕾:《触觉麻将》里我们希望决胜的方法并不是基于符号化的牌1牌2之类的,而是需要靠对于触感的感性想象和描述去取胜。这个游戏更像是一种轻量简单的触觉训练。反而娱乐是一种副产品。在社区艺术节的时候,还有观众问我们瓶子的型号,想要回家自己做。如果ta真的回家做了,并且重复了这个行为,我想这个作品产生的影响力就达到了。它不仅是一种消费或者消遣,而是让观者也参与了这个作品的创作和延伸。


叶雅欣:游戏除了娱乐,也是社交的一种形式。大家平常打麻将也不只是打麻将,而是会摆龙门阵谈天说地。触摸麻将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交流,会有人打过麻将后自己也开始思考”用触觉表达自己”的可能性。而当你准备用触觉说话”,便会发现这涉及更多深层的聆听,即聆听别人,也聆听自己。



 3、在驻留期间你们参加或举办了”触觉公园”、深巷空间触摸麻将快闪”、艺术家工作室开放日”等活动,其中哪些经历让你获得了创作灵感或观念转变?

夏磊蕾:一开始是想做更多的工作坊方向的内容。不过过来之后好像重心变成了开发麻将!对我来说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可能工作坊本身不一定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反而作品的体验和教学是更直接的方法。

叶雅欣:做触觉麻将过程中发现制作本身也是一种静态但是又不失生动的触觉表达方式~


杨若淳:在触觉hiking”红石公园夜走时慢慢地用肢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各种植物,这种放慢了的阅读速度”以及身体感受有点像在夜晚做长曝光拍摄的感觉,让我进一步思考触觉和摄影之间的联系并用到了之后的作品《触觉照片》之中。



 4、你们是如何用你们的艺术来打破人和艺术之间的距离(或者说“破圈”)呢?


夏磊蕾:我们触目的作品整体上来讲门槛都特别低,这一点上面已经比其他的艺术家容易很多,而且同时他的形式参与性比较高,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不喜欢呢?所以这个本身已经给了我们一种天然的优势。


杨若淳:参加的人有没有搞艺术的经验并不是很重要,我们通常是通过邀请大家一起参与到创作来这个形式去践行的。


叶雅欣:说到“破圈”,首先要搞清楚你要“破”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形式,还是场地,还是观念。它是需要细化的,否则没什么意义。因为触觉这个媒介的特殊性,会跟人有很密集的交互,不管是游戏也好,剧目也好,面对不同的人群要做很多很细微的调整。人群不一样是会完全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方式,以及我们提供的东西。


(触目艺术小组驻留期间外采活动)


(触目艺术小组驻留期间参加“稀客稀客”招待活动)


《触觉对话》探讨了触觉代替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的精确性和模糊性,《触觉麻将》则探索了触觉代替游戏中的符号来触发想象和再创作的潜力。那么,触觉与更为传统的视觉艺术媒介——摄影——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请关注下期触目艺术小组的另一实验作品《触觉照片》


艺术家介绍

触目艺术小组。触目Tactileye是一个由各种身体能力的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团体,主要研究其独创艺术形式“触摸式戏剧”,或称之为“按摩剧场”:在参与者被蒙眼的情况下,表演者通过让参与者做动作或者触摸材质来讲述故事,如同一个没有视觉参与的沉浸式电影。触目艺术小组定期组织工作坊、 主题快闪集体创作、 以及剧目演出等,作品《哪吒闹海》曾在包括费那奇北京动画周、LPS在地公园等多个艺术市集表演, 并受到如北京嘉里中心、BIEDE别的市集等地点的表演邀请,也受到包括广州美术学院在内的高校或艺术机构的分享邀请。同时与合木创新中心合作,定期在广州手心咖啡组织排练、 工作坊及公益表演等。

相关阅读

  

*open call:公开招募!2022年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正式启动

*A4驻留 | 《蛤蜊岛·麓湖番外篇》演后剧场:“说出来”的疗愈与张力

*A4驻留 | 高文谦:用游戏重构社区日常

*A4驻留 | 陈栋帆:告别,然后久别重逢

*A4驻留 | 余尔格:野蛮生长的黑色旋律

*A4驻留|刘毅:我们与公共艺术的距离

*A4驻留 | 触目艺术小组:关于“触觉对话”的一些实验与经验分享

*A4驻留 | 郊游小组:让艺术的故事在社区自然生长

*A4驻留 | 余童的驻留观察日记

*A4驻留|高文谦:用计算机呼唤出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A4驻留| 嚯!稀客来了!那就玩起、吃起、走起撒

*A4驻留 | 问题剧场:构筑社会问题的异托邦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基地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同时在市区还有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供驻留艺术家使用。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是麓湖·A4美术馆于2019年10月设立的分支空间,依托于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致力推动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青年性、实验性、专业性与交流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空间。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个接待中心,4个Lab空间,1个1230平米展厅,1个艺术家会客厅,10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以及位于麓湖周边的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依托现有空间,艺术中心每年推出各类艺术项目,特别通过其中运营的“儿童艺术空间”、“白盒子空间”、“造木空间”与“社区实验室”项目联合周边社区与居民开展丰富的在地互动项目。与此同时,艺术中心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


正在展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冯立个展,Good Night” 

“何利平个展,最近过得咋样?” 

&

“森林·机械·光语石”

门票


【票务说明】

公众参观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开放 

(17:30后停止入场)

一人一票,仅限验票当日有效  

 


 关于A4 


麓湖·A4美术馆于2008年3月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16年8月迁入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机构。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从推广国际先锋艺术的项目空间,逐渐升级为一个拥12个空间、共6500平米的城市生态型美术馆。创办以来,A4美术馆共举办了近80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览,超过2000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与国内外近500位知名艺术家,4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

内容编辑:彭元麓

视觉设计:杨玉婷

内容排版:郭峻江

内容校对:江雨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