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续两届荣获示范级,普陀这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秘诀”是……

上海普陀 2024-05-23


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发布了第三次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定级上等级中心名单。经评估,全市上等级街道(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共计218个,其中,示范馆64个、一级馆149个、二级馆5个。普陀区甘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获评2018-2022年度示范级。这是继2014-2017年度后第二次获评示范级。

甘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哪些亮点特色?

一起来了解下吧!


甘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集多种公益性服务功能于一体,现有各类社区文体团队109支,其中街道团队25支,近2150人。365天全年无休,开设夜校课程,每周开放达84小时。五年来,中心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活动达750余场、展览展示67场,公益电影放映514部,每年培训讲座3000课时,共计服务居民59万人次。依托上海文化云、普陀文化云为基础打造“甘泉文化云”线上平台,既有与“文化上海云”打通的数据共享平台,也有专属的特色板块,做到了一键享受文化服务,打造甘泉专属文化名片。到家门口参加文化活动,已经成为社区居民自觉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深化“四送四进”配送服务,让广大居民多多受益。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枢纽作用,推动资源向基层下沉。积极开展“四送四进”文化配送项目,即送展演、送文化指导员、送慰问、送专业课程,进社区、进养老院、进学校、进企业。在承接市级配送、区级配送活动外,每年配送90课时艺术课程进学校,暑期集中配送5场纳凉文艺演出进社区。五年来累计配送课程270余次,文化演出200余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擦亮甘泉文化节庆品牌,让品牌形象熠熠生辉。开办自1998年的“甘泉社区节”,是每年社区居民翘首以盼的文化盛事。近年来,甘泉社区节不断推陈出新,与公益集市、知识讲堂等形式结合,逐渐变成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社区盛会。通过活动不仅激发了群众创作热情,挖掘社区原创作品,也扩大了朋友圈,让辖区内学校、单位也能够加入社区节活动中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亮市民美育生活,为社区文化注入勃勃生机。甘泉路街道作为普陀区第一批社区分校点,开设市民艺术夜校课程,提供晚间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多门课程是全市独有。同时开展美育文化建设,以“美育艺行”为主题,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联动,为未成年人提供社会实践资源,项目以艺术美育、阅读美育、科普美育、体育美育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家社校联动和青少年课外活动参与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旅与科普深度融合,合而创新美美与共。围绕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体验,完成“东方数字苑”升级,开展VR游览、科普课堂,打破传统意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社区居民提供数字文旅新体验。依托“科普创新屋”嵌入“社区书院”项目,建设居民学习文化科普知识的承载区,进一步打造家门口的“科普便利店”。举办“大咖进社区”科普讲堂,向社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打造名家工作室,让优秀文化代代相传。以“培育社区名家,引领文化时尚”为宗旨,通过出场地、搭平台,挖掘社区贤达能人,发挥名家的引领示范作用。国家一级演员汪华忠、张国平、万勇真、徐奇,曲艺名家俞蓓蓓以及老艺术家聚集的上海笑口常开艺术团等,充分发挥艺术家专业的优势,进一步深化社区配送资源,定期为居民区、片区、敬老院、学校等送上文艺演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推动非遗传承进社区,让单位居民人人受益。以非遗传承人、著名艺术家汪华忠的沪剧工作室为传承基地,每周举办沪剧交流沙龙,新学期走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寒暑假走进青少年第二课堂和暑托班,讲解沪剧艺术和发源。文化中心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上海说唱”非遗传承人龚伯康老师,在子长学校开设“上海说唱”非遗传承班,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在社区的弘扬和传承。

作为基层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甘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坚定再出发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甘泉的广大居民有满满的幸福感、十足的获得感。


记者:普陀区融媒体中心甘泉分中心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区领导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信访事项开展现场调研

 区领导赴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并组织学习交流

 普陀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扩大)会议召开

 真“香”!规模翻倍、首次来普陀,这场市集可买可卖真有趣!

 互动快闪、致敬创业者……普陀这场亲子“家年华”这样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