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必须读一点哲学 | 新书推荐

周倍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09-01


  你有没有思考过人生的意义? 

  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 



其实,这些都是哲学问题。
只要我们是有思想的人,
就一定会碰到这些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读一点哲学。
然而,哲学书籍
往往充斥着无数生硬的专业术语,
深奥晦涩、不知所云。




江苏人民出版社刚刚推出了一本新书:
《十年呓语》



这本书篇幅不长,包含题诗、序言、后记内容简介在内只有11万字,但却包罗万象、洋洋大观!作者花了10年时间对以上这些经典名著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提炼,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将康德、黑格尔思想清楚明白、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

这本书除了内涵丰富外,更为难得的是文字优美,会让你体验到学哲学如同读散文的感觉。

这本书既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是特色鲜明的哲学普及读物。关于宇宙人生、道德理想的诸多问题,都可从中找到答案。



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关于“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康德曾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有一段表述:


从狭义上看,唯有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尤其是以预习方式先行的理性批判,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从广义上看,作为一门科学,哲学所研究的是一切知识与人类理性的关系。


另外,他还认为,我们不能学习哲学,而是只能凭借某些尝试来锻炼理性的才能。


和康德一样,很多学者都试图为哲学整理出一个精准而完备的概念。然而,他们却找不到能够明确地将某一事物纳入哲学范畴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他们所提出的那些概念只是从一个片面描述了哲学的某些重要特征。两千多年来,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从未形成过统一意见。如此看来,哲学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封闭概念而是一个开放概念。这就是说,哲学是无法定义的与其说哲学是一门学科,还不如说哲学是一种思想方法。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古希腊人才把哲学称为philosophia(爱智慧)。


哲学的另一特征是体系的不确定性。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不同,哲学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理论框架和判断标准。每一位哲学家都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思想体系,都有一些异乎寻常的独立见解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斯宾诺莎说:“神是唯一实体。”莱布尼茨说:“这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洛克说:“一切知识均来自经验。”贝克莱说:“存在即是被感知。”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其实,他们所面对的是相同问题,但他们却在不同平行线上对这些问题加以考察,因而得出了不同结论。哲学问题不存在终极答案。只要人类还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哲学的新体系、新见解就会不断涌现。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功利地生活着,比如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睡觉是为了养足精神,健身是为了增强肌肉,旅游是为了放飞自我,看电视是为了打发时间,听音乐是为了填补空虚,学书画是为了附庸风雅,做生意是为了积累财富……然而,哲学研究却不能给我们带来确定效用。既然如此,哲学岂不成了一种无聊的游戏?我们为何还要从事这项工作呢?我理解,这是因为哲学问题是出自人类自然禀赋的问题;只要我们是人——思想着的人,就必须进行哲学思考,别无选择。要是去问哲学思考的价值何在,那就等于是在问人类存在的价值何在。这个意思可以用康德式语言表达为:哲学并不是实现某种其他意图的手段,而是在其自身就具有全部价值。归根到底,哲学或许真的是一种无聊的游戏,但人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势必要将这一游戏永久地进行下去,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功利地生活,还需要诗意地栖居。

庄子说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们可以把哲学视为无用之物而去藐视它,但这只能表明自己的无知、狭隘和浅陋,而丝毫不能贬损人类理性的光芒。于是,当你捧起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著作开始阅读时,首先要确立的就是“为哲学而哲学”的精神,正如艺术创作应当纯粹是为了追求美感一样。假如不是基于对知识和真理的热爱而去思考哲学问题,你大可不必把时间花在这上面,你完全可以去做其他一些有益的事,比如吃饭、睡觉、健身、旅游、看电视、听音乐、学书画、做生意……或者干脆接受休谟的建议:抛弃哲学而去牧羊!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上方卡片




▼ 
阅读原文
, 购买《十年呓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苏人民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