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这些法学家们都师出同门 | 教师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光石法学苑 Author 光石法学苑

来源 | 光石法学苑


回顾求学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每个法学生的学术跋涉之旅中,总有一位老师会成为我们学术道路上的指明灯,指引我们进入法学神圣的殿堂。而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之间的传承,学生才能继承师者的法律思想,法学后辈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术之火才能熊熊燃烧,焕发出永远年轻的生命活力。


法学江湖之大,南北气象各不同,法学圈之小,众多名家,皆师出同门。他们是“文科院士”级别的资深教授,以授业育人为己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法学学者。又是一年教师节,让我们细数这些师门风采吧!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


1

金平

金平,西南政法大学资深法学教授,我国著名民法学家。2012年被授予首批“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2015年荣获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特别贡献奖”。歌乐山之下,金平先生培养了70多名研究生,他的许多弟子已成长为政府、学界的名人,然而,金老从不在人前表露“他们是我的学生,我是他们的老师”,只由着他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金平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参加了我国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金教授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他的很多学生也参与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这成为金教授治学生涯中最为欣慰的事情,例如,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谭启平是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更是为民法典的颁行倾注了心血。在采访中,金平先生曾这样说道:“我的学生来看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跟我讲民法典要审议了,我很高兴,但我会马上再跟他们说,你们的任务还很重。”


研究生学习阶段,金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们必须定期撰写学术论文,并对学生撰写的论文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和加工。西南政法大学赵万一教授是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他所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20人成长为教授。赵教授曾说,正是在金平先生的鞭策和鼓励下,他的一些习作得以公开发表,金平也是他见过带学生参加最多学术会议的老师。

金平、婚姻法学者杨怀英(前排左一)与学生

金平先生认为,教育学生“成才”要先“为人”。周强在司法部任职时,金平教授写过两句诗:“许国不畏身家累,除弊应如金石坚”,以勉励周强好好为官,此语也激励了许许多多心怀热忱的法律人。金老的民法专业硕士开门弟子、三亚学院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的禄正平教授则认为金老师“有主张,但不极端”。“金老师不仅给了我学问,也给了我学术生命、人格生命。金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在知识传承中实现理想追求,如何在科学探索中实现精神超越,如何在人格塑造中实现生命永恒。”金平教授的学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原院长王卫国说。


金平法学教育基金会自西政建校60周年之际创建以来,累积募集资金六百余万元,先后设立了爱心助学奖、教书育人与教学贡献奖和金平法学成就奖,资助热心钻研的在校学生、奖励呕心教育的中青年教师,表彰惟法实务的法学专家,在这个意义上,金平先生实可谓桃李天下,愿金平教授松鹤延年、福寿绵长。


2

王利明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师从于“中国民法之父”佟柔先生,是中国第一位民法博士。耕耘民法几十载春华秋实,王利明教授带出的硕士、博士生已逾百名。学生们评价他,“深邃而睿智,厚重而平和,待人真诚,润物无声”。


王利明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民商法,其学术思想对国内外的民法研究都产生了影响。他的学生中,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啸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建伟教授、易军教授这样享誉法学界的大咖,也有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教授、湖南大学屈茂辉教授、南京大学王建文教授等重量级知名学者,还有浙江大学陆家豪老师、南京大学潘重阳老师等法学界的后起之秀,更有许许多多名播实务界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每当学生取得成绩时,他都由衷感到欣慰。正如知名法官宋鱼水所说,“他影响了我们一代法律人。”


除了课堂的耳提面命之外,王利明教授还重在对弟子为人处世德行的言传身教,重“立德”。在王利明教授所带的第一位博士后、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梅夏英教授眼中,老师在骨子里就是一个厚道的人,讲良心、讲对弱者的保护。只要有空闲,王利明教授就带着学生去爬山,这是学者忙碌之余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言传身教的途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孟强说,“和王老师一起爬了上百次香山,却从来无暇看风景。”


“如果学生不能超越老师,人类的创新就会停止。所以,我期盼每个学生超越自己的老师,期待着每一株桃李都能绽放自己的芳华。”尽管事务繁忙,王利明教授总是每天坚持七点上班,就是要多腾出一些时间和学生坐在一起,交流学问、探讨民法。在躬耕桃李的数十年里,他有着自己的信念与坚守,“既为人师,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既是为了学生本人,也是为了国家和社会。”


3

梁慧星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师从于法学泰斗王家福先生。身为人师,他传道功名无计,自198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起,便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


对于师门的学生们来说,能成为梁教授的学生既是无上荣耀,也是莫大鞭策。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回忆,大四那年,他被梁先生的《民法总论》深深吸引,自此便一直把梁慧星老师作为自己深造求学的“最高革命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于飞如愿顺利考取,并在师从梁慧星教授的三年里受益良多。西南政法大学侯国跃教授则表示,“先生对我们要求很严,指导博士的方法独特而实用,我们都赞誉其为‘指路仙人’。我的博士论文从选题定位到内容编排都深受他的启发。”对待博士生,梁老师有三点基本要求:“一张文凭、一部专著、两门外语”。正是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韩世远在读博期间坚持啃下了二外日语,此后又自主学习德语。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冯珏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刘承韪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张民安教授、于海涌教授、复旦大学段厚省教授、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董学立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叶名怡教授等等,全国各地法学院的学者都曾师从于梁慧星先生,他深厚的民法情怀、扎实的法律功底、孜孜的求索精神,在耳濡目染中由弟子们所传承。“梁老师常说,研习民法首先要爱国,为人正直,要讲究方法,勤奋,重调查。导师的教诲铭记在心,成为我法律职业道路上做人、做事的准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唐墨华法官说道。


梁慧星教授于家中召开“雏鹰计划”师徒见面会

梁慧星教授不仅心系自己的“亲学生”,对许多素未谋面的学生也投入期望。曾担任《法学研究》等多部重要期刊的主编的他,对待学术作品,不论作者职称、地位、亲疏,以学术性为唯一考量,提携后生。“很多人将知识产权作为谋取财富的手段,而梁慧星老师却把所有个人专著、演讲论文、教材书籍等著作的使用权都无偿转让给了很多网站,我们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这对我们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馈赠。”他的学生刘轶平说。梁慧星还曾卖掉北京的房产,出资近两百万在家乡捐建了汉阳图书馆;在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之际,梁先生在正式设立了“梁慧星新生奖学金”,以助力中国法学人才培养、激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新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投身法学研究。


4

崔建远

崔建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在与法学为伴的45年里,他培养了一批批可堪独当一面的法学人才,许多顶尖法学家都出自他门下。


崔建远教授的亲炙弟子众多。曾任或现任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五校法学院院长的知名学者——王轶、申卫星、蔡立东、叶金强、彭诚信,都是他培养的得意门生。在蔡立东教授的回忆中:“崔建远老师的课堂信息量非常大,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就在于把握好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巧。”在王轶教授的回忆中,得益于导师崔建远的指导,他当年第一次试着参与了草拟相关法律条文等工作;在申卫星教授的回忆中,是崔老师以“论民法学之民事法律关系”的一道题引领他进入民法殿堂,是崔老师在工资微薄的日子里将自己的自行车借给他,从学术研究到指导教学,无微不至。


在那个职称与学问不必然挂钩的年代里,讲民法的崔建远老师还只是讲师,学问却征服了一众年轻人。因研究生人数不多,在崔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同学都要“过堂”发言,课前若是没有好好准备,崔老师便会不留情面地当堂训斥。清华大学法学院韩世远教授说:“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正是在崔老师的这种督促下,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师生关系上,崔建远教授有着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并相信“严师方出高徒”的道理。身处国内高智商学子云集的清华大学,崔建远教授对于这些好苗子们寄予厚望,“清华学生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如果能好好努力,都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迟到的同学要在课堂罚站,学位论文格式不规范的更要受严厉批评,他位列法学院“四大名捕”之首。但与此同时,他对学生的想法从不随意批评,而是认真听取、耐心答疑。崔建远教授曾经6次获得由全校研究生评选的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并入选首批“良师益友名人堂”,被称作法学院里最受学生喜爱的“杀手”。


5

张明楷

张明楷,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自1998年调入清华大学,至今已逾20年。其“刑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经典教科书《刑法学》(“太黄太厚”)被誉为刑法界独步学林的“巅峰之作”,文章“刑法第一课”启蒙了众多学子。


张明楷教授桃李天下,他的学生们许多都已在学术路上有所成就,培养了众多刑法界新生代的“学术明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在2022年以发表论文9篇的亮眼成绩与老师张明楷并列为全国法学学者“高产榜”第2名,青出于蓝;东南大学陈洪兵教授,连续2次获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高产作者、高引用作者”称号,获评“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李立众副教授对中国与日本刑法学均有深入研究,著有《刑法新思潮》《刑法一本通》等代表作;北京工商大学刘凤科副教授在清华读博期间师从张明楷,其博士论文《论刑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特征:以民法为参照》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


张明楷教授长期保持着高度的学术自律,经年累月地在那方堆满书籍的办公室里勤恳耕耘,这份认真与坚持深深感染着学生们。据师门的博士研究生陈斯洁所说,“张老师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潜心研究,只要敲门就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问题。”除了对自己要求严格以外,张老师对师门的研究生也有着同样的高期望。课堂上的他是幽默风趣的“楷哥”,但面对自己的研究生,张老师总是拿出最严肃务实的状态,要求学生们每天至少要有四个小时连续、完整的时间用在写文章上,每周需写5000字的论文。他曾经半开玩笑地跟学生们说:“如果你们过年能在这里安心地写文章的话,那我请你们吃饭啊。”

在张明楷教授门下,每周固定举行学术读书会几乎从未中断,即便在疫情期间也以线上方式进行。在学术交流中,张老师还总是留心同学们在研究方向上以及研究方法上的一些问题或缺陷,仔细记下同学们的问题,并在“私塾”中以不点名的方式跟大家公开分析,在座的同学们也会在心中暗自对号入座,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由师门讨论会形成的《刑法的私塾》一书,现已成为刑法学子常读常新之经典。他的学生许泽曦说:“在师门的这几年,老师不仅在为人处事上给我们树立了标榜,并且指引了我们进步的方向。”


张明楷教授固然是学术大牛,但他也认可学生们职业选择上的多元化发展,他曾说:“不是只有做学问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张明楷老师看来,把职业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职业便是最好不过的,相信这也正是张教授自身耕耘刑法几十载的深刻感悟。他的学生祝杰法官曾说:“在把我们那帮‘门外汉’向‘门里人’引领的过程中,先生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任务。之后,学生们各奔东西,成为各自所在岗位的‘挑山工’。但凡从事司法工作又与刑法沾边的,先生当年传授的知识以及先生治学严谨的态度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进而也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一些人的命运。”


6

陈兴良

陈兴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他曾是北大法律系77级“黄埔一期”的一员,师从刑法学泰斗高铭暄,在今日的刑法学界享有极高地位,门下学生更是群英荟萃。


陈兴良教授早期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998年调入北京大学,刑法学界的许多中生代学术力量都出自其门下,光是博士生导师就有十余位。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发表论文220余篇,也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刑法3.0一代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是在社会热点中积极发声的女性杰出学者代表,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在陈兴良教授调入北大那年,劳东燕义无反顾地选择报考北大,成为当年陈兴良的唯一一名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师生二人共同担任《刑事法判解》的主编及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同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西北政法大学王政勋教授,二级教授,是反恐怖主义法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周长军,二级教授,第二届“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据不完全统计,赵永琛教授、付立庆教授、邓子滨教授、江溯副教授多位博导都曾在硕士或博士期间师从于陈兴良,师门弟子们的成就之多,难以悉数列举。




学术沙龙活动现场,依次为车浩教授、周光权教授、陈兴良教授、付立庆教授


除了学术大咖们之外,还有许多在学界初具影响力的青年学者也受到陈兴良教授的指导与提携。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蔡桂生副教授,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北京大学”双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徐万龙老师,获得“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北京大学”双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吴雨豪,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北京大学“双博士学位”,学霸buff叠满。从他们的经历中不难看出,陈兴良教授十分鼓励年轻学者在国际化的时代前往海外学习交流。


正应了那句话,“长大后,我就成为了你。”师生之间薪火相传不仅是学术上的,也是人生态度上的。中国政法大学方鹏副教授曾说,“开始的时候,我崇拜陈老师的博学多识。后来,我们发现他待人处世态度、工作的积极性等多方面,都令我望尘莫及。”传道授业,诲人不倦,或许这就是一代知名学者应有的风范。


7

何秉松

何秉松,中国政法大学原教授。他是有中国特色的刑法理论新体系的创立者,他是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更是中国法学界唯一获得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国际著名法学专家。何先生在中国政法大学执教67载,到去世前还担任着特聘博士生导师,期间曾兼任过山东大学的刑事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60余名法学博士、逾百名法学硕士,教过的本科生更是不可胜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我作为教师的最大心愿、最大幸福。”


名师出高徒,“何家欢”的师门中汇聚了刑法学界的英才,他们中的许多专注于从事犯罪法学研究,连续多届博士生都在刑事政策方面写了博士论文,形成了何门博士的特点。中国政法大学王顺安教授、刘艳萍教授、朱琳副教授等,都继承老师的衣钵,在法大传道授业。北京师范大学吴宗宪教授,著有著作五十余部,获国家司法部“杰出青年”及“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东南大学法学院李川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受学生爱戴,被评为“东南大学十佳最受欢迎的研究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邵彦铭副教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是《今日说法》栏目的常客嘉宾。北京理工大学李金明副教授,有着多年检察院经历,曾被评为河南省首届省级优秀检察官,等等。


除此之外,何老师的学生们也有多人深耕于实务界,如最高人民法院侯宏林法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永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渭明、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继平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成果斐然。值得一提的是,当学校要求70岁以上博导退休时,何秉松教授仍处在学术思想的巅峰期,他各方寻求机会,得以在山东大学继续招生任教。因此,他的弟子中除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也有部分山东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1993年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的研究生欢聚在何秉松教授家中包饺子

何秉松先生对博士生既严厉又慈爱,盼望他们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博士生导师,能培育出几个重量级的优秀人才,已是很大的成绩。如能培育出一两个顶尖人才,简直是伟大的成就,比自己创造一个理论新体系更为重要,一生辛劳,都可以得到慰藉了。”他常常带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们登上北京郊区的山峦,领略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他的登山速度之快,以至于常常将他的学生甩在后面。正是有了健康的身体,他才能在70岁以后,仍然以每年完成一本专著的惊人速度在学术之路上迅跑。

何秉松教授夫妇80华诞与学生们在一起

对待学术,何老师有自我的原则与坚持。既反对带学生搭学术课题的便车,更是从来不将同学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在生活中,何老师淡泊名利,安于清贫,以不收礼物而闻名。何老师把班级同学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包雯说:“毕业后我每次去北京看望他,他都亲切地说:女儿回来了!”浙江工业大学杨艳霞副教授也感怀于何老师的恩情:“我们爱戴您、敬佩您,不是因为您给了我们什么好处,不是因为您有什么权势,而是因为您是光明磊落的人,您是品行高洁的人。”







数十年来,学问在师生之间代代相传,不仅延续了严谨的治学之风,也流淌着深厚的情谊。当望向各位师门弟子如今取得的超凡成绩,聆听师兄弟间笑谈当日的师门轶事,我们便又可从中感受到法学大咖的名家风范,高尚的师德也时刻勉励、警醒着我辈后代学人。你还知道师门中的哪些典范?欢迎留言分享。


法宝新AI·智能写作

无论是工作汇报,产品介绍,还是法律研究报告、市场宣传文案,法宝智能写作系统都能为您提供高质量写作支持,满足法律工作者日常学习工作中各类领域的写作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与灵感,全面助力您的文案写作。您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不同的写作模型,输入关键词和要点,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大纲与内容。平台内嵌法宝V6数据库,让您的内容创作有据可依。与此同时,智能写作平台还支持实时对生成文档进行修改和优化,确保文章撰写的准确性。


——  系统亮点  —— 


“一键生成文章大纲”——输入关键词和内容要求,即可自动生成文章大纲,为您提供创作起点和清晰明了的写作思路。

“智能生成文章内容”——GPT模型结合法宝数据库快速生成逻辑自洽、内容丰富的文章。

“法宝V6数据库支持”——查阅生成结果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术期刊等信息。可准确理解法律术语,帮助生成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件;能够自动匹配对应法律法规,实现法理逻辑处理自动化,增强文章权威性与可信度。法宝智能写作能及时跟踪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避免使用已失效或废止的法律条文作为参考。



-END-



责任编辑 | 刘卓知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我国拟立学位法:AI代写论文或被撤销学位证书
新旧对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完成修改 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鲜出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来了学术养成过程是磨炼心性的人生长路——访“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吴洪淇教授
从药学转向法学的行政法专家——访“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宋华琳教授
沉潜问道 不负所爱——对话“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雷磊教授
“解码”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们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