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已经出现!宁波各房东注意!

宁波晚报 2024-05-03


“良心”租客前来租房

却迟迟不签租房合同

还不断“讨好”房东企图获取信任

警方紧急预警

这是诈骗,已有市民上当!



真实案例

余姚市梨洲街道的施女士近期在网上发布租房信息后,遇到了一名自称有意租房的“租客”。



施女士在收到租房咨询后,与这名“租客”进行了多次沟通。尽管施女士提出了优惠价格,但“租客”并没有立刻签订租房合同,而是支付500元定金。



在随后的聊天中,“租客”以工作忙碌为由,不断推迟签订租房合同的时间。在与施女士逐渐熟悉后,他开始谈论自己的工作,声称在“某黄金交易所”工作,并鼓吹黄金投资的利润丰厚。



为了让施女士安心,“租客”提出直接租用一年,并让公司安排打款。然而,在聊天过程中,两人的话题逐渐从租房转向了黄金交易。在“租客”的诱导下,施女士下载了“某黄金交易”平台,并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了黄金购买操作。




起初,施女士发现买入的黄金价格上涨,心动不已。然而,在随后的几天里,尽管账户内的金额不断上升,施女士却始终无法提取资金。最终,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新闻多一点

这样的案例在杭州、上海都有发生过。杭州在今年4月14日发出过预警。上海2022年就曾发出过预警。



记者根据多个案例总结了一份诈骗套路深度解析:

一、新型引流策略



诈骗团伙通过房屋交易、租赁或销售信息,锁定手头宽裕且具有明确需求的潜在受害者。他们利用线上公开的联系方式,轻易地与这些潜在受害者建立初步联系。

二、定制化诈骗话术



针对潜在受害者的租房或售房需求,诈骗团伙设计了高度针对性的诈骗话术。他们通常以租房、买房等事由为借口,通过添加QQ、微信等社交软件,以问候、聊天的方式拉近与房东的关系。这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潜在受害者往往不会拒绝与诈骗团伙的接触。

三、逐步建立信任



在逐步了解潜在受害者的性格和需求后,诈骗团伙通过“嘘寒问暖”、蝇头小利、博取同情等手段,进一步培养与潜在受害者的感情,建立信任。有些诈骗团伙甚至支付小额定金,以显示其真实的租房或买房意图,从而进一步消除潜在受害者的疑虑。

四、诱导投资理财



随着与潜在受害者的日常交流加深,诈骗团伙会利用社交圈或聊天过程中的暗示,展现自己拥有投资理财的渠道。当潜在受害者上钩后,他们将被引导进入虚假的投资平台,并被诱骗不断加大投入。最终,当诈骗团伙获得巨额利润后,他们会消失无踪,留下蒙受巨大损失的潜在受害者。


 宁波晚报 记者 邹鑫 通讯员 罗校校

编辑 乐冬妍 忻晓颖 审核 房伟 赵鹏

宁波晚报商务合作请联系
宁波晚报官微
13586640957(微信同号)
宁波晚报抖音号、视频号
13867871360(微信同号)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