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看中核丨重庆石柱:精神富,活力足,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核集团 2023-11-04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指出,今年,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稳住农业基本盘,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9.23

丰收节

又是一季秋,四海庆丰收。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核集团积极参与第二届“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携手中国外文局、重庆石柱共同策划“外籍博主下乡”活动,沉浸式走进中核集团定点帮扶县重庆石柱,感受乡村振兴的魅力。

9月23日12:00和18:00

9月24日12:00和18:00

带货短视频整点发布

敬请关注@中核集团@视界中国抖音号、视频号。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位于武陵山深处,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里以“三色经济”而闻名,分别是火辣辣的辣椒、药效多样的黄连、以及被誉为“水中黄金”的高山莼菜。乘车来到这里,入目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宽敞的大道,一片片丰饶的农田……28年前,中核集团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段深刻又感人的帮扶故事由此徐徐展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石柱。

自1995年开始,中核集团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28年来,中核集团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增强“一号央企”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统筹内外资源,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也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庆并亲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地调研后的第四个年头。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中核集团党建优势,大力推动核工业精神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融合,中核集团依托石柱县委党校初心学院周边优势资源,为中益乡初心学院挂牌设立“中核集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推进建设“两弹”精神主题纪念馆等,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帮扶新方式,为石柱县的振兴发展注入澎湃“核力”。


01

初心不改,精神常在


在光明村柿子坝的一处美丽的山脚下,坐落着这样一个展馆:它上下两层,白色的建筑外观上有着极具科技感和现代感的整齐线条,走近一看,里面正摆放着一个个核设施、核装备的模型。这,就是中益乡“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备选场址。


“展馆的建筑面积有1400平方米,旨在展示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和从‘零’起步到成就‘两弹一星’的辉煌业绩,以及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创新发展成果、跨领域跨学科发展思路。”中益乡宣传委员游建芳介绍道,“我们想要把这里打造成西南地区最顶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不仅仅是一个展馆,更是一个精神力量的源泉,鼓励大家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科学家精神。”

目前,展馆正在紧张地建设和布置中。未来,它将作为考察培训、思政研学、工会团建、亲子活动等游客群体的国防科技爱国教育的鲜活教材和重要课程,树立文化自信、信奉科技兴国、追求创新奉献、坚定初心使命。


走出展馆,对面便是一个崭新、鲜亮的活动广场,三三两两的民众正在悠闲遛弯,场地边“‘益起奔跑杯’全民健身篮球赛”几个大字正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所在的这个‘感恩广场’就是日常组织集体活动的地方,‘村晚’、篮球比赛等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老百姓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游建芳说。

从活动广场出发,一路经过整齐有序的崭新民房,只要十多分钟的车程,就能来到当地著名的“初心学院”。


集陈列展厅、会议报告厅、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初心学院”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可同时接待140余人集中培训学习。自2021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这里已累计接待培训3.5万余人,有力推动了全县研学旅游产业发展。

进入学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水流清浅的池井,幽幽倒映着上方的蓝色天空,如同一面美丽通透的水镜。



“这口井叫思源井,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口井既代表了我们中益人常怀感恩、不忘初心的情怀,也提醒着来到这里的人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党恩,永跟党走。”县委党校教师杜东杰介绍道。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两弹一星”精神展馆和初心学院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激发了民众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更起到了深刻的指引作用,像鲜明的路标一般鼓舞大家向未来更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那个灿烂的未来正在到来。


0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华溪村视察调研,亲切看望了马培清户,并在小院里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为这个普通的小院赋予了独特的政治意义。为发扬小院蕴含的精神价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初心使命,石柱县委、县政府围绕“初心”主题对小院进行提升打造,配套完善初心书屋、初心邮局、初心广场等设施,着力打造优质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如今,初心小院已经成为全县“团建+研学”旅游发展的主阵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初心小院重温总书记足迹、开展党性教育。

经过蜿蜒的小路,记者一行来到马培清一家所在的初心小院。小院位于一处平坦的山腰地带,环境静谧,绿意盎然,周围种植着高低错落的木瓜和黄精,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随风轻摇。

马培清身材不高,精神矍铄,脸上始终挂着和蔼的笑意。交谈间记者才得知,老人今年已经是90岁高龄了。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党员。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要是没有共产党,哪有现在红红火火的生活。”老人指着窗明几净的屋子,语气激动:“政府把我们的旧屋子拆掉,盖上了崭新的砖房,现在我们想吃蔬菜吃蔬菜,想吃排骨吃排骨,生活有了大改变。”

说话间,一个妇女从屋中走出来,腼腆地将手上的两碗茶水递给记者。接过一看,居然是阴米、芝麻和蜂蜜做成的茶汤,入口清甜,十分解渴。

“这是我们土家的‘米米茶’,我们天天喝呦。”老人笑眯眯地解释道,“原先孩子们都要外出打工,但现在政府给我们盖了屋,修了路,所以儿媳妇就在家开了个小吃店,生意好得很呢。”

明媚的阳光下,蜜蜂飞舞,花草飘香,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在小院里开心地拍照打卡,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就是因为党时刻惦记着我们,所以我们才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感谢党,感谢党。”说到这里,老人的眼里泛起了热泪。

她诚挚的目光仿佛倒映出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百年的时光里带领中华民族一步步改天换地,焕发新生。人民,唯有人民,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和评价者。

临别时,老人殷切地握着记者的手,再三叮嘱:“你们要常来,一定要来。”

三星乡驻村第一书记钱宗魁动情地说道:“中核集团对口帮扶的28年来,石柱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到产业、教育、医疗,老乡们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不断提高,现在每年都有许多石柱学子考上985、211大学,甚至清华北大也是有的,这在以前都不敢想啊。”

中核集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石柱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高杰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这两个阶段的有效衔接,让老百姓真脱贫、真富裕、可持续,生活充满希望、脸上洋溢安详、人人怀揣爱心,实实在在、长长久久地好起来。”


03

“我要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作为石柱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金铃乡位于石柱县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这里平均海拔9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0%,奇山、怪石、云山、雾海随处可见,更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孕育出了“广寒宫溶洞”、“獐子岩绝壁”、“油罐沟峡谷”等绝美自然景观。除此之外,金玲乡历史人文底蕴厚重,不但有鄂川边游击总队遗址、太平天国洞等人文景观,所辖4个行政村更有3个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传统村落覆盖率达到75%。在旅游方面,金玲乡可谓“文武兼备”,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2021年,位于金铃乡场镇的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点——广寒宫建成开放。同年7月,由中核集团统筹投资近4000万元打造的“月上金铃•月下风情”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启动,推动金铃场镇由传统农业集镇向“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特色小镇转型。这个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不仅是中核集团与石柱县28年结对帮扶的标志性成果,更是为广大群众提供致富机会、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引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乡村振兴”这条发展的快车道。


“我之前在重庆上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店。”一个身着土家传统服饰,面容清秀的姑娘站在自家店铺门口向记者热情地介绍道。她叫谭晓蓉,今年22岁,在民俗风情街上独自经营着一家超市。谈及回来的原因,谭晓蓉表示:“这些年,随着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前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我发现家乡这边都没有一家像样的超市,于是就抓住这个商机开了一家,现在淡季的利润每天也能有一百多元,生意还不错。”

从前,由于交通不便,从学校回家要几经辗转、一路颠簸,所以谭晓蓉回家的次数并不多。但随着平坦宽阔的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山路变成了方便快捷的坦途,谭晓蓉的归家之心也越来越强烈。“现在的收入不比打工差,还能照顾到家里人,我对家乡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了。”谭晓蓉笑容灿烂,语气中满是自信与憧憬。

无独有偶,32岁的黄建学也是回到金玲乡的学子之一,这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官”。

“我是土生土长的金玲人,读大学的目标就是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说这话时,黄建学目光真挚,语气坚定,“这些年来,在中核集团的帮扶下,金玲乡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杂乱的电线被统一埋在了地下,村子里也建设了排污排臭系统,各类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升,现在的金玲乡已经变成了全县人居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个“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大学生,黄建学回到家乡的选择一开始并不为同龄人所认可。但随着金玲乡的建设越来越好,产业越来越多,黄建学逐渐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能够在家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出力,一家人团团圆圆,同学们都觉得我这条路走对了。”黄建学笑着说道,“现在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年轻人回来,比如我们最近开办的腊肉加工厂,就有大学生和硕士生回来,做一些技术类的工作。未来我也想开办一家菜鸟驿站,在满足村民日常需求的同时,把它做成一个农副产品的集散地,畅通本地农产品的销路。”



此时此刻,在不远处那条热闹的风情街上,几个工作人员正扛着设备,对电路进行日常维护;三三两两的年轻姑娘,说说笑笑地走过;老人们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悠闲地观望着来往的路人;载着乘客的大巴车不时停靠,又承载着思念和希望缓缓离开。

党的二十大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思想的点燃,就如同夜空中星火的汇聚,它能照亮行走的前路,铺就一个灿烂的黎明。青年人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发展的关键和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奋进征程中,石柱的未来必将愈发明亮!

产业开路,思想擎旗。中核集团将继续弘扬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扛起“四摘四不摘”帮扶责任,在已有定点帮扶成绩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集团产业优势,统筹集团内外多方资源,集聚资源资金人才全要素,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帮助石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随着党建与文化的融合建设不断推进,未来,石柱县的发展必将取得更加恢弘的胜利。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进入合集)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邮箱:hgybs@cnnc.com.cn

策划丨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

作者丨刘天   摄影丨朱灵钰   视频丨朱灵钰 王志龙

责编 | 王雅涵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