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五年,工程大思政课这样上







深耕细作“思政课”

 立德树人铸根基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这五年,工程大思政课这样上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部和上海市的相关文件和指示,由校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共同配合下,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效果。



强化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先后制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调整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校领导进一步带头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在思政工作中的带头人作用,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就思政课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校党委书记李江教授向全校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的工作要求,获批上海高校特色马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软科中国马学科排名第123名,在上海市属高校中排名第3名。学校获批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优化课程设置,健全思政课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市属高校中首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形成并完善以该课程为核心的“1+4+1+X”大思政课程体系。

2021年秋季学期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四史”类思政教育课程也同步进入学生培养计划,在全校本科生中实现了全覆盖。五年间, 思政课程建设获得实效,3门思政课获批上海市级重点课程。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学院每学年春季学期对全体教师开展为期两周的集中培训,并以思政课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会。

学院积极开展青年骨干教师赛前大演练等活动,培育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青教赛、校“教学大比武”等教学竞赛种子选手,以“以赛促训,提升技能”为宗旨,一以贯之地用好教学竞赛这一途径快速提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五年来,学院教师荣获上海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大比武马原组特等奖1项,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二等奖1项。




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大思政课

体系合力育人


依托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资源,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建设“行走的思政课”,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观红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色实践课堂”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打造特色思政公开课。

协同全校相关部门成功举办六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视频比赛,让大学生从学习到讲演,通过特有的视听表现形式和互动模式实现思政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协同培育家国情怀,提升思政教育的活力和质量。

发挥理论优势,鼓励教师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落实“八个一”方案,由骨干教师对接各专业学院,指导课程思政及其示范课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校着力构建大中小联合、校内外协同的平台体系。学院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2021年被聘为松江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指导单位,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有意义的思政课讲的更有意思。


来源 | 新闻网

责任编辑 | 张鑫

更多专题           

1

工程大,不止是一本......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