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留很少的东西,是富足的表现

王建硕 王建硕 2023-08-20

叔本华实在是一个洞悉人生幸福工作原理的大师。他曾经说过: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容易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去比喻看不见的抽象的东西。我们今天反过来,用叔本华的抽象的比喻,审视一下周边的物理世界。‍‍‍‍‍‍‍‍‍

我很喜欢住在酒店里面。哪怕不怎么高档的酒店,也有一种轻松感。

我仔细感知,发现东西少是最主要的轻松感的来源。尤其是打开衣橱,打开柜子,打开抽屉,所有的空间都空空的。这种轻松感是在家里难以获得的。‍‍‍‍‍‍‍‍‍‍

那我们在家里为什么不能让所有的地方都空空的呢?

不舍得!不敢!总觉得任何东西一旦拥有了,就不忍心放手。担心未来或许有用。‍‍‍‍‍‍‍‍‍‍‍

仿照叔本华对于我们内心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做如下论断:

衡量一个人富有,不应该看他有多少名贵的东西,而是看他的家中是否保留着那些不值钱的垃圾。只有贫穷的人,才会把垃圾当做自己不可割舍之物。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不会长久保存一次性的纸盒子,或者塑料袋。

我有的时候去参观上海的老弄堂里面的 Airbnb,门口就是住户共享的楼梯和走廊,而这些住户多数并不富裕。让我最惊讶的,不是他们没有什么(他们并不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而是他们有什么。比如在走道上,总是放满了各种破了的鞋子,塑料袋,叠成捆的纸箱子。如果按照收破烂愿意给的价值的话,我觉得加在一起或许 100 块钱都都不值。但是,大家固执的保留着他们,占据着原本美丽的公共空间。

在家里面,相对来说不富裕的人的家东西的种类是最多的;床底下,柜子上都是纸箱子,所有的抽屉里面各种东西塞得满满的;而富裕的家庭反而更容易偏向空空荡荡。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东西,有一条线来判别,什么是需要保留的,什么是可以舍去的。每个人的这条线都不一样。而内心富足,这条线的相对来说就会较高。

注:上海的封控把所有人的这条线,都重新拉低了一档,不得不说,事实上,封控让所有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的内心,变得贫穷了很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