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元气森林组织变革,有什么值得HR关注?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最近,钛媒体有一篇文章,讲到六岁的元气森林正在“悄悄”的进行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背景是,元气森林今年销售额没有预期乐观,原目标是100亿,目标现在调低到80亿左右。

根据元气森林首席人力资源官张韫仪(Tina)的介绍,组织侧“降本增效”是元气森林2022年的工作重点。

另据LatePost在11月报道,今年元气森林员工数高峰时接近 10000 人,目前人数 7500 人,中台、市场、销售等多个部门人员都有收缩。(另一个信息源显示,元气森林员工人数已超1.6万,现在减员中

元气森林,调整后的组织架构分为四个大部分:后台、基础运营、应用运营和执行。

(元气森林新架构策略图)

总得看来,元气森林的架构调整,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跟前几年互联网大厂盛行的“前台-中台-后台”的逻辑一脉相承。

说白了,一个公司做架构调整,大概率的原因,都是业务遇到增速减缓、业务不稳等问题,希望通过人员轮换,部门重组来寻找“突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元气森林在业内的地位,尝试去理解架构调整背后的前因后果。

1、元气森林的市场地位‍

如果按气泡水这个单一品类,元气森林可能是宇宙最强,就像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稳坐第一,功能饮料,无人可敌红牛,凉茶饮料,加多宝依然是榜首。

不过,元气森林不仅仅有气泡水产品,还有碳酸饮料、茶饮、果汁等多个品类,属于一个标准的饮料公司。

2021年,元气森林营收73个亿,2022年预计80-90亿,跟国内饮料大厂比,大概是什么段位?

按2021年营业收入算,前三名都是400亿以上的,娃哈哈515亿,可口可乐430亿,康师傅448亿(包括代工百事可乐165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只算国内营收额。

第二档是200-300亿,农夫山泉297亿,华彬集团230亿(主要销售中国红牛)。

第三档是100-200亿,这个档位的品牌就比较多了,统一食品147亿(饮料业务),旺旺128亿(饮品业务),怡宝100亿左右(华润旗下),加多宝170亿左右,王老吉108亿。

简言之,元气森林距离饮料头部玩家还有不少距离的

这个距离,可能不是靠营销,靠爆品,靠数字化,靠某一项组织变革,就能一口气赶上的。

2、元气森林遇到的挑战

当然,元气森林能6年时间,做到70-80亿的规模,是值得整个饮料行业都去表达敬佩的。

特别是最近四年,2018-2021年,元气森林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0%、200%、309%、260%,

不过,从2022年开始,元气森林要慢下来了。

根据尼尔森数据,元气森林2022年前9个月,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6%,与之可以对比的是,农夫山泉增速为8%,可口可乐在中国下滑了6%。不过,农夫山泉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了14.8%,而元气森林仍在亏损。

网上有无数文章在解读元气森林的“奇迹”,我们就不一一重复了,我们重点去思考一下,元气森林接下来会遇到了那些挑战。

我们尽量用数据来说明,也找两家企业跟元气森林比一比,农夫山泉和东鹏特饮吧,前者是300亿体量,后者是70亿规模,跟元气森林相当。

(1)人效与成本。

作为HR群体,人效相关数据还是值得关注的,跟农夫山泉比,东鹏和元气森林,人效还有40%的差距。

利润方面,元气森林,还在投入期,目前处于亏损阶段。‍‍‍‍‍‍‍‍‍‍‍‍

除了人均营收,值得留意的是三家的人工成本,东鹏2021年,人均薪酬11.49万/年,农夫山泉是14.4万/年,平均下来,农夫和东鹏工作5-6年的老业务员,月薪能达到万元以上。

据媒体报道,在元气森林,新入职的业务员就可以达到月薪万元,毕竟元气森林身上有着“互联网公司”属性,人工成本高一点也能理解。

本身,元气森林营销费用一直是大手笔。元气森林CEO唐彬森就说过:“我们敢在创造20亿收入时就掏出18亿去做广告投放。”

只是,饮料行业毕竟不是科技行业,哇哈哈,百事可乐等大厂,几十年来一直想把可口可乐的汽水产品“掀翻”,它们留下过无数的失败案例。

(2)渠道与产能

为什么元气森林,能短短几年追上部分传统饮料公司?比如健力宝、汇源果汁老品牌都给元气森林做代工了。

从数据来看,元气森林最近这一两年内自建工厂、渠道拓展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截止2022 年,元气森林拥有 5 家自有工厂,目前正投建第 6 家工厂,去年7 月他们还投资了一家生产赤藓糖醇的企业。6 家工厂如果全部开工,总产能超过 50 亿瓶。

在渠道方面,全国可覆盖饮料销售的终端约有800 万个,可口可乐拿下其中的300-350万个,农夫山泉约 300 万个。

元气森林在渠道方面,也是非常愿意让利给经销商。

根据报道,农夫山泉不管是水还是饮料,经销商每卖出一箱,利润一般不超过5元,只有新品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元气森林“很大方”,一箱元气森林气泡水的零售价是82.5元(2018年数据),厂家给经销商的进货价是38元,经销商给终端的上货价是55元。这意味着,每卖出去一箱,经销商可以赚17元,终端店老板可以赚27.5元。

但是,当元气森林“惹怒”了大厂,等来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围剿大战。

去年4月,农夫山泉发起一场“天降横财”战役,指引图写道:“元气冰柜的气泡水,1瓶送1瓶长白雪。”意思是,只要把农夫山泉的气泡水放进元气森林的冰柜,每放一瓶,就送一瓶售价3元的长白雪矿泉水,封顶48瓶。

一位元气森林的业务员说,从4月开始,就有便利店店主向他反映,在元气森林冰柜里摆一箱农夫山泉气泡水,店家可以拿到30块钱的陈列费,“微信转账,拍图发过去,钱立刻到账”。

可口可乐也有一份叫“蒙战元气”资料表示,终端店铺只要在元气森林产品两侧陈列各4个排面的可口可乐产品(一侧放AHHA气泡水,另一侧放无糖系列可乐),就奖励10元。

战役结束,我们来盘点战果。

2021年下半年,元气森林气泡水市占率已经从巅峰时的85%跌落到50%,可口可乐“AH!HA!小宇宙”产品的市占率攀升25%,农夫山泉气泡水产品市场占有率在18%左右。

有业内人士总结到,元气森林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都归结到竞品,主要有供应链的后遗症、经销商体系的弊病、冰柜尝试受挫,以及产品结构和价格体系单一等原因。

在靠高利润空间打通渠道、高激励组建庞大销售团队带来增长的几年里,这些问题并不重要,但是遭遇疫情来临、饮料行业增速放缓,元气森林必然面临挑战。

据尼尔森数据,今年1-9 月,中国饮料行业整体的线下零售额同比下滑 3%,其中排名前20的饮料公司里,仅元气森林、农夫山泉、东鹏 3 家正向增长,增速分别是16%、8% 和 6%。

一面整个线下零售行业在承压,一面是自身能力需要不断的补课。‍‍‍‍‍‍‍‍‍‍‍‍‍‍

3、总结

远川研究所有一篇《解构元气森林》的文章提到,关于中国的饮料行业,有三个事实:

事实一:中国人购买饮料的主要渠道不是天猫,不是全家和7-11,而是各种各样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超市、杂货店甚至彩票店。

事实二:决定一款产品卖的好不好的因素,也许是包装设计和配料表,但更多的是对渠道的覆盖,还是负责这些工作的销售团队,以及品牌能够给渠道多少利润空间。

事实三:如果相信好产品会自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可口可乐根本不需要打广告,但它恰恰是营销预算最充足的公司。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元气森林组织变革,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元气森林背后的饮料行业发生故事,才值得我们去关注。

HR群体,不可能生存在一个真空的管理环境,少谈颠覆行业,多谈尊重商业规律。

参考资料:
钛媒体:六岁的元气森林,正在“悄悄且持续”地进行组织升级
远川研究所:解构元气森林:疯子、傻子和厨子
每日人物:元气森林,“鲶鱼”失速
晚点团队:元气森林,一年长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