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为国捐飞机的河南老字号,计划在郑州开分店,你喝过吗?

大河报 2024-03-12

大河报·豫视频

老字号王大昌茶庄距开封最著名的步行街——书店街不到200米。书店街上的店铺古色古香,大街上漫步的多是年轻的俊男靓女。街两侧散布着各类茶饮店,十几、几十元一杯的茶饮备受年轻人的欢迎。“王大昌”静静地矗立一旁,稍显沉闷与寂寞。他希望做出改变,让传统魅力照进现今生活……

(位于鼓楼街53号的王大昌茶庄)

百年历史,曾为国捐献飞机三架半

1913年,河北人王泽田来到开封开办茶庄,他取世代昌荣之意,定店号“王大昌”。1916年,河南督军赵倜驻节开封,此人酷爱喝茉莉花茶。王泽田潜心研制,并设法将自家茉莉花茶泡到了赵倜的茶碗中,赵倜非常喜爱,提笔写下清代王世禄诗《茉莉花》——“冰雪为荣玉为胎,柔情合傍锁窗开。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来。”从此,王泽田将自家茉莉花茶命名为“清香雪”。至今清香雪仍是王大昌的“头牌”。

王泽田善于经营,王大昌进入鼎盛,拥有八家茶庄、两家百货店、一家煤油公司、一处制茶厂,其分号遍布商丘、郑州、许昌、兰州、宝鸡、西安、徐州、济南、福州等地。

1938年开封沦陷,王泽田举家逃往西安,王大昌惨淡经营。1941年,王泽田病逝,王大昌由总经理寇华亭代为经营。新中国成立后,王大昌被定位基本守法户,抗美援朝时,王大昌捐款折合3架半飞机,名声大噪。后走上公私合营道路。

几经历史沉浮,昔日盛景不在。如今的王大昌茶庄的产权由开封市供销社果品公司持有,属集体企业。现任的总经理是业内著名的茶人左增伟。

2007年王大昌茶庄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专家工程委员会授予河南老字号称号,2012年12月,王大昌茶庄营业用房被开封市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一位老顾客在购买茶叶)

仍坚守自产自销传统,成开封唯一

王大昌茶庄坐落在鼓楼区鼓楼街53号,身处开封市最为著名的商业区。

走进王大昌,12米长的曲尺形大柜台,与成年人胸齐,台面大漆涂饰,柜台外侧以黄铜皮包裹,光亮照人。铜皮上以铜钉嵌成“王大昌”字样,十分庄严。这张柜台从王大昌创立沿用至今,被左增伟视为“镇店之宝”。

柜台后的边墙上,整齐地摆放着雕花泥金茶箱,上挂古色古香的黑牌子,上面写着“白寿眉、福州柏岩、杭菊花、苏杭龙井……”,这也是老店沿用至今的“宝贝”。营业员们身着白色大褂,售零散茶叶时,还用的是复古黄色纸袋包装。

质优价廉的茉莉花茶一直是王大昌的主打产品。每年7月之前,左增伟都要奔波于四川雅安、贵州都匀、云南思茅、广西横县等地,选取优良原料,在横县的制茶厂窨制茉莉花茶。茉莉绿茶价格低廉,利润微薄,制作却费时费工费力,然而左增伟选择坚守王大昌自产自销的传统。迄今开封茶企中保留这一传统的,仅余此一家。

对传统的固守,源于左增伟的性格底色。

“现在的茶叶市场,各种炒作,茶叶越卖越贵。其实茶叶就是喝的,如果想让我代理你的茶,不用跟我讲故事,就给我拿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左增伟也不喜欢“茶艺”,他说,“喝茶就是喝茶,真正的茶艺师是把每一款茶叶的特点泡出来,让人品尝到,而不是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动作。”

“不能把茶搞成‘玄学’”是左增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10万块钱一斤的茶也是树叶,不要迷信价钱,适合自己的茶就是最好的茶。”

著有长篇小说《王大昌》的作家王少华评价左增伟是“四平八稳的茶人”。他说:“和他聊天,三句话不离本行,茶叶,茶叶,还是茶叶。尽管生活在一个不可能摆脱世俗的社会里,可他时时刻刻牢记着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

(100多岁的柜台是王大昌茶庄的镇店之宝)

坚守实体经营阵地,老字号期待新机遇

左增伟是开封供销系统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一直做茶叶生意,在业内闯出了一片天地,彼时的王大昌一直在走下坡路。供销社果品公司的领导多次邀请他接手王大昌,2014年年底,市供销社一把手亲自登门,左增伟不好再拒,终于在2015年初成为王大昌的“掌门人”。

初来王大昌,其衰败没落的景象让他既心凉又心疼。石膏吊顶无力地垂折下来,大白天屋内漆黑一片,为取暖营业人员在屋内生起了煤火……左增伟希望装修由供销社出资,他与供销社领导沟通多次,领导们都表示无能为力。无奈之下,他只能自掏腰包50多万元将王大昌里里外外装修一遍,又花了12万多元添置了茶具、家具等。

王大昌茶庄在左增伟的悉心照料下,逐渐走上经营轨道,一些流失的老茶客也慢慢回归。

记者采访时,隔三差五的会有骑电动车的顾客上门买茶,购买的多是30元一斤的低端茶,客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少有年轻人光顾。

左增伟说:“现在王大昌的低端口粮茶占比过大,30块钱一斤的茉莉花茶,刨去成本几乎没什么利润。2018年年初,人民日报的记者来采访,看到我们还有25块一斤的茶叶,大为吃惊。可咱开封老百姓就认这个价格的茶。这些年各项成本都在增加,我们还是要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维持低价。有时候低端茶会卖断档,很多顾客问,实际上就是因为成本倒挂,我们没法生产。现在中高端的茶我们也有,但销量增长得非常缓慢。”

左增伟也在想办法如何吸引年轻人,几乎每年他都要去走访北京、天津、杭州等地的老字号茶庄,观察人家的经营之道。年轻人到这些老字号排队购买冷泡茶、茶粉冰淇淋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

在开封的非遗集市上,王大昌也推出了少量的冷泡茶产品,效果不错。除了传统的“清香雪”茉莉绿茶外,王大昌还研制了“梅香雪”茉莉红茶和“菊香雪”菊花绿茶,为“突围”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除了产品上推陈出新,左伟增也尝试过线上销售。2018年,他与人合作,开设王大昌天猫旗舰店,运作两年后,以失败告终。

分析其中原因,左增伟认为:“对于王大昌这样的小企业,如果没有大的投入买流量、刷单,想从线上挣到钱是不行的。现在开网店,挣钱的是平台,我们还是要坚持实体店经营。”

(一位外地慕名而来的顾客购买了‘清香雪’茉莉花茶)

计划在郑开设分店,希望开封老字号集中发展

作为职业茶人,左增伟希望将王大昌品牌发扬光大,他希望可以获得更多支持。

他告诉记者:“茶叶是个见效很慢的行业,快一些三年才能见到效益,刚见到效益,承包合同到期了。这就导致承包人没有安全感,不敢放开大干。我专门找律师咨询,合同签20年没什么问题。我也多次找相关领导沟通此事,20年不行,10年也可以,但一直没有得到准许。现在承包合同仍然是三年一签。”

尽管如此,左增伟仍然希望壮大王大昌,开设分店,他多次奔赴郑州,与省供销社接洽,考察开设分店的位置。

同时作为开封市政协委员、开封老字号协会的会长,左增伟每年都要在开封市两会上提出发展老字号的提案。他提出:鼓楼商圈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动了,书店街、寺后街已经发展的不错,发展不足的就是鼓楼街和马道街,很多房产店面都在闲置。可以把鼓楼街、马道街的房产产权进行摸底,先把属于国有的、工商房管所管理的房产集中起来,用于发展开封的老字号,选择老字号时,要把产品品质能否保证、有没有市场前景,能不能上规模,是否具备开封特色等作为考察条件,符合条件的,给予优惠政策,优先入驻,使老字号成为鼓楼街、马道街的特色,提升人气,吸引流量,成为开封的城市新IP。如此,即可以很少的投入,将鼓楼商圈再提升一个台阶。

左增伟表示:“目前开封市委市政府对老字号的生存发展越来越关注,并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我坚信开封老字号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王大昌茶庄现任总经理左增伟)

————————————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郑松波

编      辑:翟钰洁

校      对:刘明
值班主任:游晓鹏
审      核:李红军

求助?爆料!

关注大河报视频号

私信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曾为国捐飞机的河南老字号,计划在郑州开分店,你喝过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