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一种方式讲述故事,这次让我们学会用影像表达 | 童言影像故事工作坊

童言 三明治 2021-02-01



文 | 童言



每次按下相机快门,我总会想起外公。


我的外公是摄影师,在潮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照相机未曾普遍,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都得到照相馆拍照留念。逢年过节的全家福,红白喜事,入学,升迁,甚至军人入伍退伍,外公一一用海鸥牌老式座机捕捉下来。


彩色胶卷那时已进入国内,但稀少且昂贵,照相馆用的大多还是黑白胶卷。为了让人物好看,外公会用彩笔给黑白照片添画颜色。这可是十分考验审美的活儿,嘴唇太红显俗,脸色太亮不自然,颜色要调到低饱和度才好看。


如果可以,我很想和外公一边啖着功夫茶,一边听他讲攒了四十年的摄影故事。只可惜,外公很早就去世。而且从小到大,我对摄影没有表现过多兴趣,也从未设想自己会与摄影产生交集。但冥冥中,外公仿佛早已悄悄把摄影安排在前方,等待我来发现。


撩起我对摄影的喜爱,是在瑞典留学时的一个下雪天。那天我和好朋友一起走着。她把自己从头到脚用黑色裹起来,只露出一张脸。这张脸带着犹太人血统,浓密的睫毛,挺立的鼻子,还有黑色的大圆眼睛,在雪白背景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美。我禁不住拿出父亲给我买的数码相机,用黑白模式拍了下来。



好朋友十分喜爱,她兴奋地把照片发给父母看,还设为她的Facebook头像。好朋友对我说:“你对摄影很有天份呢!”


我想,好朋友的赞美可能出于礼貌。但那种被美所打动的感觉,着实种在我的心里。结束在瑞典的学习后,我去了埃及。那里盛产异域风情,我贪婪地用相机来采捕。好几次,我意外定格住当地普通人的自然流露表情,欢乐的,惊讶的,友好的,嗔怒的,我突然发现,摄影里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同于站在旅游景点前摆拍的世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时不时,我也收到一些夸奖,但我始终半信半疑,毕竟“摄影师”不是随随便便拍几张照片就成的。但我的心底里多出一股动力,想要继续挖掘日常中的真实。


我借钱买了第一台单反,并在2008年搬到上海居住后开始正式学习摄影。导师来自美国,曾是"纽约杂志"的摄影记者。他从入门教起,快门速度,光圈,ISO,景深。然后,他展示了大量经典摄影作品。当我看到布列松几十年前拍下的巴黎,我只觉得自己被感动得说不出话。照片里蕴含着很深很微妙的东西,就像沈从文的“边城”,每次看都有不同感触。


我记得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用几张照片来讲述故事。我找到了一家三口,他们在我上下班经过的新华路上开杂货店。我花了三个晚上,拍了千来张照片,最终选取了六张,交上作业。


现在看来,那次作业的操作角度,还欠缺成熟。但老师很欣赏,他的鼓励给了我莫大信心。同时,在拍摄的过程中,我永远记得那位母亲,不断翻箱倒柜地拿出仅有的几个头花,高兴地给两岁女儿扎上。他们是外地来上海打工的,衣食住都挤在几平米的小店铺。人们每天从他们那儿经过,除了买水买方便面,从不会多看他们一眼。但因为摄影,我才有机会走进他们,了解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带上我的小尼康,我从上海出发了。新人新物新地方,总会遇到困难与排挤。每次,却都是摄影助我化“险”为夷。在给宜家幼儿园拍摄影项目,因为整日守在幼儿园场地,一位日本保育员觉得我不会说日语,难以沟通还妨碍她工作。但当我把成品放映出来,那位对我有意见的保育员感动得哭了。她亲自来到我面前,和我道歉。


还有在伦敦宜家,我为二百多位员工拍摄人物影像,其中既有店长,人事主管,也有只在夜里出没的物流员工,  他们在我的镜头前都显得那么柔软,可爱,真实,我想,这大概就是摄影的魅力吧。


今年,我在三明治的新开影像栏目,发表了一篇纪实摄影,里面的主角,是我的瑞典婆婆Vera。她看上去和其他八十岁老太太没什么区别,身体甚至算得上硬朗。但她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即她的脑袋,失去了记录短暂记忆的功能。我想通过摄影来讲述,一个真实的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

《瑞典养护院里的阿尔兹海默症老人 | 三明治影像》


虽然了解Vera的病史,但拿起相机时,我得带着问题,用镜头找答案:疾病看不见摸不着,用什么角度来体现?如何吸引读者去关注一个老人无趣的生活?


和文字故事相似,摄影故事也包含开头,结尾,细节等元素。但和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故事不一样,摄影故事更追求精与准,用十张左右照片讲述好几天的故事。这就意味着,每张照片必须包含与主题有关的信息,组合起来才能拼成完整故事。


我在Vera居住的看护中心待了五个下午,选取了她午餐,读报,以及和孙子孙女玩游戏等场景,与文字一并呈现。







从拿起第一部照相机,我至今已间断从事摄影十余年了。每次按下快门时,我总会想到外公。小小的黑色机器,把我与外公以另一种方式连接起来。我不敢称自己在摄影上造诣有多深,但我确实攒下了一些经验,迫不及待要和你们分享。


你有没有一个像Vera一样,想要记录的人或故事?我希望你们也能体验遇见真实和美时的感动,就像那个雪天里的我,并且把许多个感动的瞬间,串联成一个对你有特别意义的好故事。




课程安排



本次工作坊将持续3周,从5月9日(周六)至5月30日(周六)。在这21天的工作坊中,授课每周将围绕一个主题分两次(周六、周二)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短小精悍,更易消化和吸收,如错过也可以回听补课。


本次工作坊还将与每日书形式结合,学员需每天上传至少一张摄影习作,导师点评,因为影像是一件需要持续练习的事。本次工作坊中的优秀作品,将被署名发表在三明治平台上。




第一周:

读懂经典摄影中隐藏的故事

授课时间:

5月9日(周六)、5月12日(周二),20:00-20:30


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很难想象20世纪初时的照相机,竟重达635公斤。无论照相机大小如何变化,其目的是永恒的:捕捉瞬间。至于如何捕捉,我们不妨从经典入手,从大师处寻找灵感:如何运用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阿富汗女孩特别之处在哪儿?还有以新闻摄影为主打的”生活“杂志,其首发刊封面的大坝,背后藏着什么故事?走近作品的同时,我们在照片中读懂故事。




第二周:

用一张照片讲故事?你也可以做到

授课时间:

5月16日(周六)、5月19日(周二),20:00-20:30


足不出户,如何寻找故事?不用担心,眼见之处即素材之源,按下快门才至关紧要。我们将会解构生活,提炼日常场景,学习把喜怒哀乐浓缩成一张照片。正在经历的非常时期,平常人也能捕捉历史。另外,如何定义”好“照片,美感先行还是深度先行?手机与单反,在呈现不同的故事主题时孰强孰弱?更多实操性的帮助你更好地用照片讲故事的技巧,将在这一周中和你分享。




第三周:

把影像串联起来,讲一个完整的好故事

授课时间:

5月23日(周六)、5月30日(周六),

20:00-20:30,5月29日为最后一节总结课


和文字故事不同,用摄影来讲述故事,呈现方式更多,更广,更有趣。要想记录完整故事,我们需要做好充足准备,从确定主题,到最后整理编排,一步不能少。在这一周中,我们还会借鉴许多不同类型摄影故事案例,其画面之震撼,话题之深入,除了带来视觉冲击外,还能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你挖掘并记录身边的故事,并用摄影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你将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用摄影组图串联起来的动人故事。



费用及报名方式

599元

满10人开班


点击下方小程序

直接报名

记录你的影像故事



退订政策

课程正式开始后,恕不退费。

如在课程开始前退出,需扣除全款的 20% 作为手续费。




导师简介




童言


三明治专栏作家、签约作者,曾参与出版《破茧001:你未曾体会过的人生》、《我们与我们的城市》等书籍。全职妈妈,目前长居新加坡,育有一双儿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专业,瑞典Uppsala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硕士。曾在瑞典、埃及、拉脱维亚、英国、日本、新加坡不同国家的很多城市游走,供职于宜家、拉脱维亚大使馆等机构。


在写作的同时,于2008年开始摄影,曾在上海、伦敦等城市跟随纽约时报摄影记者等导师学习摄影。曾作为首席摄影师,主导多个国际摄影项目,如东京宜家幼儿园Dagis、东京国际幼儿园PALIS、上海幼儿园Creation Station等儿童主题摄影项目;在伦敦宜家拍摄The Magic Backstage项目,为超过200位宜家员工拍摄人物影像,并在宜家向公众展览。擅长用图片讲故事,用镜头寻找和发现平常人的故事。


主要作品:我的流浪人生,从瑞典开始《瑞典养护院里的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确诊阿尔兹海默症的第八年,婆婆 Vera 搬进了老年公寓》《和阿尔兹海默症斗争的Vera,以及她的秘密》






加入每日书三年,“就像在山路上开车,延绵又充满惊喜”

三明治每日书,5月等你来记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