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故事学院五周年,我们搭起一座个体叙事的城堡 | 7月短故事招募

邱不苑 三明治 2022-08-01

 文 | 邱不苑



时间回到五年前,2017年的7月。


“7天时间,4位导师,教你写出1个属于自己的完整故事”——2017年7月6日,整整五年前,三明治公号发了这样一篇推送。


那时候,“短故事学院”尚不存在,这个被命名为“七日书”的短期集中写作训练项目,成了后来三明治短故事学院的雏形。


它的诞生,脱胎于我们的另一个项目,“每日书”。那时候导师们发现,提倡碎片化写作的每日书尽管轻松,却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总有人会问:“如果想把自己的某段经历写成一个完整故事,该怎么写?”


这个需求也让三明治开始思考:难道写作就只有去做记者这条路吗?


从非虚构媒体写作的技巧出发,第一批七日书的导师们开始思考,怎么把这一套第三人称写作的技巧,转化成可以帮助普通写作者的一套系统。就这样,有了手把手指导大家写完整故事的“七日书”。


慢慢地,七天开始显得过于短暂,作者常常无法尽兴或按时完成,于是七日变成八日,增加了三次导师的夜谈环节,又变成11日、12日,2019年开始,正式固定为现在的两周,流程上也进一步完善,新增了两次在线视频破冰与结业仪式、编辑志愿填报,以及每日在写作页面上的点评互动。


这五年里,我们也逐渐见证了个体写作的变化。五年前,开设新闻采访和非虚构特稿类的工作坊,报名人数是远大于短故事的。一方面和当时的“特稿热”有关,另一方面,大家似乎普遍对于个体书写没太大信心,也会质疑个体书写的价值。那时候,报名的写作者们也会更关注写作技巧层面的学习,但自我书写并不是一个纯技巧的事,很多时候,它也是、甚至更是心理上的疏导与自我剖析。


于是,“导师”的身份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导师”暗含着一种带有等级性质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语境中位于导师身份的人天然更权威,但很多时候,我们更像是鼓励者、倾听者、心理疗愈师、笔友或者诤友……


记得刚接手短故事项目时,依蔓特意告诉我:在短故事的表述里,尽可能用“编辑”“作者”这种词汇来代替“导师”“学员”,尽量传递出写作者之间的平等感。尽管有时为了大家理解方便,还是免不了要用“导师”,但有时候,当我们看到极富灵性的文字时,不用提醒,我们会忍不住感叹:能看到这样的文字、成为这样作者的编辑,幸运的人明明是我啊!


今年,一直在追求变化的短故事课程也完成了全新改版升级,把“生命写作”主题更明确地引入了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写作技巧固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希望大家能通过写作的过程看见自己,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哪怕并不为公众写作,也能从中享受到写作本身的愉悦与自由。


欣慰的是,这五年里,我们的确见证了许多这样的改变发生。


女性处境一直是短故事写作主题中的重头。我们从第一期“七日书”开始,就有作者在关注农村女性的家暴与婚育故事(莫舟《我们村里最漂亮的女人,并未得到命运的优待》);而五年后的短故事学院,我们得到了越来越多丰富的女性当代生活样本,有些故事甚至用文字的力量影响了现实(苏苏《前男友昆汀给了我一场恋爱的骗局》《我与前男友的亚洲女友们,一起向学校投诉了他》)。而这些从短故事精选的女性故事也将结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非虚构系列在明年初出版。


疫情封控期间,也有许多处于隔离中的作者把短故事学院当成了寄托。五十写下了自己在上海封控期间救下陌生坠楼女孩的故事,susu写下了上海封城期间自己的猫掉下11楼的故事,安心写下了一个上海封城期间的爱情故事……


在这安定又动荡的环境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我”的写作,恰恰,也构成了这个大时代里的个人史。


我想,这就是已经五岁的短故事学院存在的最大意义。










7月三明治

“短故事学院”


7月16号- 7月29号,新一期短故事学院即将开始,我们希望用14天时间帮助你寻找并写出自己的故事,资深编辑将和你一对一交流沟通,挖掘被忽略的感受和故事,探寻背后的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让你的个体经历与声音通过你自己的独特表达,被更多人听见和看见。


报名方式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 活动一旦开始,不予退费;►在活动开始之前,如退费,需扣除 20% 的手续费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近20年经验传媒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本科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任《外滩画报》主笔等职务。


邱不苑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项目负责人、编辑。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硕士,翻译出版绘本《爷爷有个魔法指南针》等。现居英国gap year中,用文字、视频和舞蹈与世界打交道。


主要作品:《一个五岁男孩的倒计时人生》《你身后的台湾——给林奕含的信》《李安脸红了两分钟》《是枝裕和 等待一只蝴蝶》《在大理,他们把娃送进了一所没有成绩和排名的学校》《舞者Franklin的中国“战事”》《回古镇的年轻人》《荒原上的杀马特》



恕行


短故事学院的漂流渔民,旺季撒网捞故事,淡季休渔补自己的网。创意写作项目毕业,致力于在写作中犯错。写作不是一种愿望,而是命运灌入了笔,只能书写。喜爱发现和再次发现平凡中的新奇。


主要作品:《只能活半个月的蚂蚁,还要打死吗?》《在美国上街发声到底有多大用?艰难的对话必须进行下去》《疫情结束后,你会考虑离婚吗?》大流行病下,生活的幻象逐渐退去》



童言


三明治专栏作家、签约作者,曾参与出版《破茧001:你未曾体会过的人生》、《我们与我们的城市》等书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专业,瑞典Uppsala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硕士。


主要作品:《瑞典小镇生存记:洗一次牙花了8000克朗》《在北欧小镇,必须学会慢生活,或与冬日抑郁对抗》《第10次跨国搬家,我来到人口不到9000的瑞典宜家小镇》。



沈时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编辑。曾任《人物》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硕士毕业于复旦新闻学院。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生活,目前定居小城常州。相信写作是人抵达自由的一种方式。


主要作品:《杨振宁:盛名之下》《对话杨振宁|越来越觉得个人的生命 在整个宇宙之间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事情》《当「社会时钟」在我身上瓦解》《窦文涛: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


·


·



 阅读他们眼中的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编辑” 



“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绝非虚构的爱”









7月三明治

“短故事学院”


7月16号- 7月29号,新一期短故事学院即将开始,我们希望用14天时间帮助你寻找并写出自己的故事,资深编辑将和你一对一交流沟通,挖掘被忽略的感受和故事,探寻背后的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让你的个体经历与声音通过你自己的独特表达,被更多人听见和看见。


报名方式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 活动一旦开始,不予退费;►在活动开始之前,如退费,需扣除 20% 的手续费



·    ·    ·    ·    ·



 三明治全力招募全球化人才 



点击图片查看招聘详情



·    ·    ·    ·    ·




 我 X 三明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