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可理论 × 555 Project 声音纪录片:我住在魏公村

tifanie 三明治 2024-02-06



宝婷


出生并现居在北京魏公村一带。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研究所,对文学和社科理论的运用有一定基础。曾任职记者。主要作品有播客节目《不可理论》,散文散见于《萌芽》杂志。



「不可理论」是宝婷制作的一档带你用理论来理解生活的播客节目。宗旨是,不可用学术的方式做理论,不可用理论的方式谈理论。本次三明治在地创作支持计划(555 Found)中,宝婷以声音纪录片的形式,试图追溯家族史,探寻并记录下现居地魏公村一带的历史记忆。



声音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宝婷采访了比她年长一两代的亲属、邻里街坊,探索维吾尔族的聚集史、宗教庙宇建造史、清朝的皇家园林史,以及近现代在魏公村发生的火灾、重建、拆迁等事件。此项目同时纪录在地的个人史。以此更好地理解自身生活的区域,也鼓励更多的人去探索他们与他们的「在地」。


目前,「不可理论 × 555 Project 声音纪录片:我住在魏公村」已正式正式上线,欢迎你的收听。




不可理论×555 Project声音纪录片:

我住在魏公村


扫码收听本期节目

也可前往

各大泛用型播客客户端和Spotify

订阅收听




「不可理论」是一档带你用理论来理解生活的播客节目。宗旨是,不可用学术的方式做理论,不可用理论的方式谈理论。

邮箱:bukelilun@outlook.com
网站:bukelilun.com






「在地」的意义是把对好生活、对明天的期冀变成具体的样子


文|宝婷   


2006年前后,为腾出家中房子出租,上初中的我随父母搬离魏公村。2020年底,我已经硕士毕业、回到北京工作了几年,把魏公村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住回了魏公村。曾为了上学、工作,住在香港红磡、台北水源、北京双井和潘家园。唯独魏公村,是一个被动选择的结果。我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定居在这里。一些抓不住的变化让我感到记录的迫切。比如,疫情扫荡了魏公村,但瞬间又毫无踪迹;走在小学时的上下学路上,建筑、植被、光影已经和记忆中完全不同;邮局和书店混乱的那一带是何时起已经没有小偷了;再如声音纪录片开头,菜店老板吆喝变成了直播带货的方式。


曾看到精神分析研究者三童的说法——「我们的家族谱系意味着个体无意识」。除了这层对我个人的意义以外,我也想借助其他魏公村的曾居者和现居者的力量,进行历史和记忆的唤回。项目从2022年底开始,经历了起初的毫无头绪,到后来逐步摸索到了收集口述史的路径;也经历了从声音素材多而分散不知如何处理,再到理成时间顺序,然后再次打乱重做;也经历了漫长的心理上的逃避和懦弱,不敢向家人、亲属、朋友解释自己对纪录成品的预期、确认口述内容是否可以公开,也害怕给他们带去任何不好的影响。在这些迷茫和曲折中,不知不觉过去了整整一年。


用节目中一句旁白来说:「在地」的意义,就是把对好生活、对明天的期冀变成具体的样子。藉由「在地」,我身上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对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发生更加敏感。以后也会更努力地去记录。


最后向所有声音素材的贡献者、三明治的工作人员、这片土地,致以感谢和敬意。




声音纪录片附录



时间线

0:00 序幕

04:15 第一幕 过去

25:48 第二幕 过去的过去

69:43 第三幕 现在


出场人物(按出场序)

果然·美生鲜超市老板、张青、张卓、郑悦、唐林茂、林思芬、盛志涛、唐秀琴、唐秀珍、李秀敏、小林、中央民族大学西门便民超市老板、群鸟




内容主体中提及的参考资料

- 周泓专著《魏公村研究》

- 新京报书评周刊对黄盈盈的专访《黄盈盈: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

- 北庭小白杨的文章《魏公村周边的一些古墓》

https://www.douban.com/note/283159039

- 杨圣敏、王汉生的论文《北京“新疆村”的变迁》

- 应星专著《农户、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

- 张汝立专著《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

- 张汝立、徐海燕的论文《“农转居”安置政策的问题与成因》

- 张汝立的论文《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方慧容的论文《“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收录于杨念群编论文集《空间·记忆·社会转型》

未直接引用,但亦对本项目有助益的参考资料:

- 简锦松专著《山川为证:东亚古典文学现地研究举隅》

-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 阿斯特莉特·埃尔、安斯加尔·纽宁编《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 Janet Carsten 专著《After Kinship》

- 黄盈盈的论文《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从性故事的讲述看“叙述”的陷阱与可能》

- 郭于华、孙立平的论文《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

- 同春芬专著《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

- 刘亚秋的论文《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记忆的微光的社会学分析——兼评阿莱达·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

- 1992年版《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

- 三童的文章《重建与无意识的关系:激活创造力的路径》

https://www.douban.com/note/855734752


「555 Project 在地创作」支持计划相关内容

- 三明治公众号文章《在北京魏公村,观察个体的时间,发现地方的历史》

- 播客「开放三明治」Vol.80 宝婷:在北京魏公村,观察个体的时间,发现地方的历史


采访、制作、旁白、音乐、插画、照片提供:宝婷


阅读 555 Found 创作者谈

在古城西安,我们听马路上的风、浪和自己的呼吸

英国制造:我在泰晤士河岸的垃圾里寻宝

盱眙的大街上有多少只小龙虾?

在北京魏公村,观察个体的时间,发现地方的历史

我漫画的主角是家乡嘎原,和我未出生的姐姐

离开上海,我在阳朔溶洞里做家具

为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做一本杂志

用一座上海老公寓,来呈现城市的复杂性

为没有“职业”的人制作一份劳务简章

留在沈阳,记录时代尘土里的人和事

我们是流动青少年,在上海建了一座临时公园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作品

为什么上海居民喜欢排队?

这个六月,在上海租房是杀跌还是追涨?

在草坪上撒点野,是当代都市人的需求正义吗?

共享速度与公共空间,我们研究了安福路让人流连的秘密

555街区里有哪些秘密小路?去探险吧!

多抓鱼创始人猫助:我在上海“555区域”的生活日常

555核心街区每天产生60吨垃圾,都运哪里去了?

母与子的长乐路,72年来的记忆和对话

长乐路十年西流东


01 街区现象研究
上海网红地理的“宇宙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研究了400家店铺的数据,发现上海小马路的生活真相 
上海的小马路为什么会让生活“有点不一样”?

02 独立小店和空间

安福路坚持中的独立小店们:30年的理发店、帽子店和定制服装店

网红店挤压下,安福路现存业态大调查

当菜场变得“网红”了之后,我和乌中市集摊主们聊了聊
真想念在果篓喝果汁的日子:在555街区来来去去的小店们
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开寄存处的第一步:把存款用完

藏在安福路弄堂里的纹身和艺术小店


03 住在555的人

在555街区,女鼓手租了两套小房子,做家和工作室

年轻打工人在安福路上的小小“收容所”

住在上海老洋房的二楼客厅,睡觉要先爬梯子

长乐路的“吉普赛女孩”,用1500元房租和3位九旬老人同住
廖信忠:住进武康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偶尔去附近裁缝铺修裤脚

04 街区里的市井烟火气
五原路街头卖花的男子与他错过的三个机遇
每天在安福路遛五条狗的家政女工
建国西路上的南京汤包店,老板在上海卖了30年早点 


· 活动推荐 ·


找一个机会,整理自己狂热的人生经历 | 12月每日书招募




"全球离散生活中的中国人"写作征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不可理论 × 555 Project 声音纪录片:我住在魏公村

tifanie 三明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