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者 | Chaz Lu: IDEO“人本设计师”的思维脉络

2015-07-01 周钰璐、崔宇旗 中国三明治
创新者

我们搜集各领域的创新人才,集中展现他们的新思路、新项目,以及个人成长故事。


文/ 周钰璐 崔宇旗

台湾人Chaz(吕奇晃)在美国和日本都工作过,近六年来他却一直呆在上海,观察变化中的中国。

他的工作和“人”有非常大的关系。“人本”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仍然有很多模糊的含义,在设计领域,它被用来作为“human-centered” 的中文翻译,形容那些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设计和创新。

而在工作当中能给他最大触动和影响的也是人。“这几年身边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不管是客户、学生还是社会企业创始人,都有着相似的特质:学习欲望很强,不怕试错,永远保持好奇心,想用他们自己的方法讲述这个世界、改变世界——这些对于设计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Chaz在今年五月的一场设计师分享活动Under the Influence上讲述了身边带给他启发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也是整个系列活动的第一个分享者。


Chaz在Under The Influence 活动演讲分享他对于交互设计的思考

Under the Influence由世界领先的商业创新咨询公司IDEO主办 。这个活动的初衷是给设计师提供一个分享个人故事的舞台,在轻松的氛围里交流自己的专业视角和职业选择背后的重大影响力。作为IDEO的设计主管,Chaz曾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最佳30位经理人之一”。他的作品更是获得过数个设计大奖并在各类研讨会上展出,包括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HKDA Asia Design Awards)、Creativity+Commerce(创意+商业)、I.D.杂志年度设计大赏等。

我和Chaz的见面是在上海安福路一家健康概念餐厅“悦衡食集”,Chaz和他的同事帮忙对这家餐馆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从理念到具体经营流程,把自有农场里的有机食物用最美好的方式直接展现到食客面前,半自助半协助式的点餐方式让人感觉亲切,整个餐馆也充满了国际化气息,因为在设计过程,设计团队也曾受到来自纽约、旧金山、台北、北京、广州、上海与东京的启发。这正印证了Chaz对“设计”的新理解:它早已不再只是一个专业、一门手艺,而是真正可以用来改变生活的工具。


或许在这里,是谈他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最好的地方了。

Q
&
A

三明治:你是怎么进入设计师这一行的?


Chaz:可能跟大多数设计师一样,我从小就喜欢画图,尤其是带有故事跟一些想法的那种,比方说连环漫画, 画的题材大多跟宇宙、地球、机器人、衣服、球鞋与人物相关。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擅长画图,父母也很支持我去做想的事情,后来就念了广告设计专业,开始系统地学习视觉传达、平面与广告设计。除此之外,我也接触了印刷、摄影、包装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依稀记得那时就是喜欢创造一些带有想法、创意的漂亮视觉设计。

大学时到了美国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ACCD)参观,当时我被那里的设计氛围所感染,觉得好的设计能创造很深的感动,这是后来想专攻设计的重要动力。回台湾后就一直努力在学设计,毕业工作一阵子之后,很幸运地申请到ACCD,开始攻读媒体设计硕士课程。在课程中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有所接触和学习,因此我对设计有了很不一样的看法:设计不但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感动、解决真实的问题,甚至可以改变行为,从不同方面带来正面的影响。 毕业后我就开始从事与数字设计相关的工作。加入IDEO之后,我才真正成为一个能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结合商业的延续性与科技的可行性,并提出创新策略的设计师。


三明治:你最擅长的几门专长是?


Chaz:

数字设计感知

因为用过许多不同种类的数字设计、产品与服务,能从策略、团队到执行层次看一个数字设计,因此现在看一些数字策略、概念、团队或产品,能比较快的看出它的设计思路、定位、差异点、商业上的机会等方方面面。

创新项目的领导与执行

在一个跨文化、领域的创新团队工作近七年,我自己觉得个人在整理洞察、分析与发展创新策略与概念的方面也有很显著的提升。从细节到商业策略,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设计洞察,这些很多是从同事身上学到的。另外就是我很喜欢研究各种沟通、协作的方式与工具,我经常会去思考项目工具的使用与价值,它们如何能帮助团队作决定或往前走。

交互设计的新影响力

在工作之余,我也热衷于不断走进校园,启发下一代的创新人才。在教学经验的积累后,团队也让我收获了一个自己以前不曾想到的专长:就是能引导学生去学习设计思维、让他们了解多维度思考问题并做决定的方法。其实大多数的时间,我只是想提供一个好的学习体验,设计一个好的对话,大概也算是交互设计的一种延伸,很期待交互设计能替学习这件事带来更好的体验。



吕奇晃热衷于向大学生们讲授“设计思维”并鼓励他们创新实践

三明治:你怎么看待人本设计?它在当下可以应用到什么程度?


Chaz:我们最近运用人本设计的精神,尝试为中国的年轻人设计一套新的学习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看见同学们的成长与人本精神的结合,让教学团队感到非常欣喜,他们可以做得这么好。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之上,比方说项目目标、团队、动力、活动设计,其实人本设计真的能很好地被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层的人运用。通过发现一些问题,借助同理心,达到共识并能发展出有价值的洞察;而这些洞察能产出既能解决问题,又对用户带来情感价值,完成真正有意义的设计。

许多IDEO以外的组织或机构都利用设计思维、人本设计的流程发展出许多令人感动的创新设计。比方说社会公益机构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安猪(余志海),他的项目给我们许多感动,到现在也给我们的启发,并持续带来正面的影响。




吕奇晃在工作中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团队一同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明治:说几个你设计过的印象深刻的案例吧。


Chaz: 最近我带的项目大多是跨领域团队一起产出的结果,很难说这就是个交互设计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都把商务设计、体验、品牌与组织设计,用合适于该业界与客户本身的特质,做非常有效的结合。

我们一年半前帮助一个互联网公司思考移动购物的品牌与营销策略,项目中一个数字原型试验,后来被客户发扬光大,产生了更好的功能。我们团队的初衷是通过产品本身现有的渠道,让用户能参与品牌与产品的定位活动,并通过一个很好的设计调研,即时得到质化与量化均衡的反馈。这样的反馈可提供给产品经理很好的参考与决策依据。这样的工具设计其实带来的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案例。

最近我们帮助一个传统产业的新事业思考数字创新的可能性。原本这个数字创新项目瞄准着未来1-3年的发展策略与设计产出,但在项目最终的工作坊,我们团队的成果让整个集团的领导团队感受到数字创新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当下决定将其成果付诸实行,并在整个集团的发展规划中,提高数字设计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经常提的影响力来说是个最好的证明,这也将会是IDEO中国的一个结合数字设计与投资的特别案例。



三明治:设计师设计的同时也要和很多人交流,接触很多知识,脑力消耗很大,有没有什么小习惯给自己补充养分?


Chaz:有,而且我非常注意这些习惯的变化、投资收益比,而且我会不停地改善。我每天会经常阅读不同的文章。有时因为项目的关系,我会特别去寻找,进行项目时也特别关注相关的文章或观点。除此之外,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消化这些阅读过后的东西,找一些人分享与讨论、让它沉淀得比较深,或是找一些能分心的方式去平衡这些知识的进出。这样才能做到持续学习与成长。



三明治: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改变或提高自己以适应最新的行业趋势?


Chaz:我自己是喜欢接触不同的人事物,适量的阅读与创作,搭配固定的写作与分享来疏理所见与所得。

而且如果你真的热爱设计,你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与成长的方式。当你有了更多经验与更高的视角,也不见得要去适应所有的行业趋势。你会开始有自己的判断、解读与观点,同时会有属于自己的成长。




受到“一起开工”邀请作为设计思维工作坊导师为社会企业创变者讲课


三明治:你和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国企,央企,跨国企业,初创公司)和他们接触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Chaz:与IDEO合作的客户,通常都是很有远见、重视洞察与设计、愿意尝试与拥抱创新的领袖,不论是哪个行业、哪个市场或是一个事业的成长阶段。在较早几年,我能明显的感受到,较大型的企业很重视策略与设计的可执行性,互联网相关和初创公司则比较重视一个学习的过程,并能灵活组合我们的观点与策略。但这几年,我发现这个情况有点互换,大型公司开始尝试更有趣的方式来诠释问题,边做边学,因此他们能提升企业创新力。反之,初创公司越来越重视策略、用户洞察与投资的结合,所以他们能走的更远。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是很好的变化。



三明治:最近和哪些创业型公司或创新人群的接触让你印象深刻?


Chaz:“口袋购物”的创始人王珂先生很让人惊讶,他有着超龄的成熟,很强的学习能力很强,也很会分享,和他合作是印象最深刻的。另外还有一位郭璐女士,她的领导能力很强,总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IDEO最近也邀请她作为我们数字零售与O2O 方面的“驻地专家”(Expert in Residence);另外还有知乎的 COO 黄继新,我每次和他聊天都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说故事的时候很诚恳,深入浅出。

其实中国像这样的菁英很多,有这么多人在各个领域推动着创新。



三明治:你觉得TEAM WORK团队合作中的关键点是什么?为什么?


Chaz: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要有把事情做好的态度,同时真的能很自然地付诸实践,说到做到。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有一次有个客户跟我提到,其实他们公司内部也是跨领域专才的组成,但为什么没有IDEO团队的那种化学反应、那种氛围以及成果?

在IDEO,“同心协力、携手共进”(Collaborate)是我们的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用“我们”而不是“我”。最近在办公室里同事们正着手重新思考对新员工的入职体验设计,让我惊讶的是,尽管我在IDEO已经工作6年多了,我们对于营造一个好的文化、好的团队合作这件事,居然能花这么多心思与不同的内外部团队沟通、分析、重组与创造。这种合作的态度以及实践能力,看起来如此平常、自然。这对于在不同行业与公司工作过的我来说,到现在还是感到非常幸运,能在IDEO享受这种合作氛围。



三明治:你最喜欢的2-3个设计师是谁,为什么?


Chaz:我很幸运都跟比我厉害的人合作,所以有很多喜欢的设计师,真要选还是很难。但想想最近这几年,这些我很喜欢的设计师(或相关的),除了有真正合作过,他们都有以下的特性:

乐于分享与不停学习,不断带给在中国启发与正面的价值,比方说Bottle Dream的创始人阿菜。

乐观也充满创意,也总让你们的合作有更优质的产出,比方说IDEO的设计指导Gregory Perez,他也是一个非常擅于說故事的设计师。

有智慧却非常随和,我觉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一种领导力的体现。他们总能在不同方面,给你异想不到的新启发,而且每次交流和探讨后都会让人豁然开朗,并且获得支持。比如IDEO的合伙人Charles Hayes,他也是IDEO中国的执行总裁,带领在中国的团队不断发现机会、迎接挑战、满怀热忱。




Chaz在Under The Influence 的演讲现场-介绍和邓飞一起实践社会创新的项目经历

三明治:你认为中国和美国设计产业的区别在哪里?


Chaz:就数字或互联网相关的设计产业来说,在中国,因为正在快速成长的阶段,感觉不论是大企业或初创团队,他们在商业模式和合作关系的有更多的探索。这些企业更多地从建立系统性的基础开始,大刀阔斧地解决我们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在美国,大部分大企业或初创团队的尝试与探索,能从一些基础方向展开,想像空间比较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去试著挖掘更多领域的可能,逐步满足生活上方方面面的需求。


三明治:如果要给新入行的设计师或者设计系学生一个建议,你会说什么?


Chaz:如果你想带给其他人更多的价值、并成为更好的人,学习设计是一个有效又有趣的途径 — Enjoy it.






重回良渚:三明治杭州写作工坊(7.11-12)开班啦!点击海报查看详情并报名!!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