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反思全球经济趋势后的现实选择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经典回顾

2016-05-17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反思全球经济趋势后的现实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在2016年3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球经济趋势尚不乐观的当下,中国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怎样进行供给侧改革 ?何为重点?在供给侧改革中如何进行去产能?陈昌盛围绕这四个问题,深刻解读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之间的关系。本文为他发言的节选。


反思全球经济趋势后的现实选择 

首先,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不断反思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本身后做出的现实选择。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八年之久,但是我们却仍能感觉到金融危机的存在。而且现在有一些尚且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比如现在央行货币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宽松之中,但我们看到的仍是通货紧缩带来的压力。目前已经有五个主要经济体实行了负利率政策,效果却并不好,这些政策会对资源配置形成什么其他影响还需要评估。
第二,债务在金融危机以后的高速不断增长带来了经济的低增长。
第三,全球贸易的关系和格局正在重构,但国际贸易的增速却在不断下滑。现在国际经济的增速比国际贸易还快。
第四,虽然表面上到处都是技术革命、技术创新,但是全球劳动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力都在下降。这个问题全球都要反思,八年来,我们的政策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凯恩斯主义视角下有所反思?我国近来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很遗憾效果仍旧是递减的。以往的波动是增速波动,不是绝对值波动。而现在绝对值出现了差别,所以我们要寻找办法。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点不同理解

首先,我们强调供给侧改革但不否定凯恩斯主义。国际上往往把供给侧结构性和凯恩斯对立起来。我们现在强调,推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依然会重视总需求的管理,依然要货币和财政刺激,我们提高了财政赤字率。
第二,我们强调国企改革,但是在结构性改革下并不否定国有企业。我们强调,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更加市场化,国企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我们的政府要转型,政府不再是原有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或技术主导者,而要变成环境的创造者。政府要有进有退,政府与市场不是非此即彼,要试图重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制度改革是关键

关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我们强调的是提高供给适应需求的灵活性和能力,使得供给更适应需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供求平衡。在中国,最大的供给是制度供给,就是制度改革。中国在由中收入向高收入转变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掘。比如如何理顺价格机制。价格扭曲是造成结构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包括资金价格、土地价格等。二是如何开始农村开发。要素可以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城市不能向农村流动,这是我们拥有巨大潜力的地方,但却仍未发挥。怎么向农村流动?农村向工商资本开放,全要素生产力的未来增长或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还有,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潜力也很大。所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制度性供给。
在供给侧改革中如何去产能

现在大家都在说“三去一降一补”,把这些当做供给侧改革。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 “去产能”,并不是简单重复1998年的做法,也不是简单的行政干预,做好四个结合很重要。
一是去产能和结构性改革结合。二是去产能跟政府自身转型结合。因为产能过剩发生的背景并不是纯市场机制形成的。三是中国去产能必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否则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四是去产能和挖掘需求相结合。例如,农村有很多建设住房的潜力,但现在很多钢结构不符合住房标准,应该将提高标准和挖掘需求相结合。
中国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是五大任务中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利益都高度相关的任务,但是目前执行上仍有偏差。去库存过程中要配合金融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中要尽量保持中性,采取差别化政策。但现在不断出现加杠杆的情况,比如说零首付政策。要防止出现下一次泡沫。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3月19-2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论坛秉承“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为中国政府高层与国际商界、学术界构建重要的交流平台。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关注此公号,了解更多会议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