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深的爱是什么爱?——聆听索达吉堪布谈“真爱”

2017-07-05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最伟大、最究竟的慈善

我曾在一个慈善论坛上说:“大乘佛教的慈善,是最伟大、最究竟的慈善。”

 

它可以囊括在三大布施中。《大智度论》云:“檀(布施)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它不仅竭尽全力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让人们渐次趋入相对和绝对的宇宙真相,获得当下的欢欣和究竟的寂静;还解救一切生命于恐怖和命难,赐予他们安宁和大无畏。

 

藏文“慈善”,意为善妙之事业。“慈”是爱之心,“善”是善举。“慈善”就是将心中的慈悲付诸于行动。《左传》也说:“ 慈者爱, 出于心, 恩被于业。”

 

又曰:“ 慈为爱之深也。”慈是一种深深的爱,发自内心真实的爱,会付出自己所有,服务于他人和社会。《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根据《说文解字》,“善”为吉祥、美好。

 

虽然在儒道传统文化及其他宗教中,也能体现慈善的精神和内容,但是,它最究竟、最圆满的层面,唯有在佛教中才能展现。



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象征众生苦难愈深,观世音菩萨悲心愈切。籍由超越一切意识与情绪的证悟,观世音菩萨突破了时空阻碍,可以刹那变化无数身相,哪里有需要,他同时出现在哪里,循声救苦,无休无歇。

 

释迦牟尼佛在尚未成佛之前,无数世将王位、财富、妻子儿女和自己的血肉施与其他生命;并发下五百大愿,乃至为了一个众生的觉醒,他愿意住于地狱十万劫。

 

地藏菩萨说,何时还有众生在地狱受苦,何时他不愿取证涅槃。他发愿长住生死,永劫于轮回苦难最深重的地方救度可怜的众生。

 

菩萨勇士站在世间慈善的最前列,任何一位获得国际殊荣的慈善人士都无法与之相媲。这种无条件、无有任何自私自利心、无有时间期限,空间阻隔,无有希望、也无有穷尽的彻底奉献,在现代社会中绝无仅有。正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说:“菩萨不求自乐,喜他得乐。”

 

有人以为,佛教徒的终极目标是从轮回中解脱。事实上,菩萨于己无有所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快乐和满足。即使是毫无关系之人,只要能让他获取些微的利益,就是菩萨最大的心愿!菩萨的快乐源于完全的奉献,即使需要付出生命,菩萨也在所不惜!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云,“自舍己乐,施与他乐”。菩萨舍弃自己的安乐,将之施与他人。不像世间之人,在满足自己所需之后才奉献所余。在任何一个时代中,佛陀的后学者投身于社会慈善都无有困难,因为它恰是大乘教法之基——精华菩提心的体现。

佛陀追随者关心之面向

很多东方国家不重视慈善,佛教徒也是如此。佛陀的追随者或在寺院精读佛教理论,或住于雪山幽谷,坐观心之虚空。大乘佛法的菁华,很难在人间展现其深邃、感人至深的风貌。对我们的时代,每个人都负有一份责任。

 

履践这份责任时,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这种利他的热忱,需要通过学习交流、互相影响乃至互相监督之后,方能觉醒、提升并日臻完善。

 

有人认为,发心利他之人或许可以献身于慈善事业,但是,对大多数希求解脱之人,比如“净土宗”的信众,还是应该弃绝尘事,以念佛为主,求取往生净土的保证。事实上,慈善正是往生净土之因。

 

弘一大师在《净宗问辩》中说:“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其净土。又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何可云抛弃耶!

 

慈善是趋入大乘佛法的基础,只不过有些佛教徒尚未经过次第教授认识到这点。如果佛陀的追随者与世隔绝,谁人将佛陀的教义弘扬到人间?带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以菩萨精神身传言教,对周围人起到榜样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佛陀的教义不需要改革;为一切生命从系缚中获得究竟解放,誓愿获致无上证悟的菩提心不需要改革;一切万法是因缘和合的刹那之现,没有本俱之体性,究竟远离了存在与不存在的无我真相不需要改革。


但是,如何将此无尽宝藏展示到人间,将此快乐之源的完整教育融入东、西方社会,它传播、呈现的方式需要与时代结合,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展现它博大精深、日久弥新的内涵。

 

但是,佛教徒在融入社会之时,也不能人云亦云,与世人同流合污,丧失了自己的见地与修持。在非宗教徒、非佛教徒面前,佛教徒应牢记自己扮演的角色,清醒自己的责任。虽然现似与世间相同,内心却因菩萨誓愿而超于世间。

 

在佛教历史上,虽然有很多成就者住于深山,用泥浆封堵山洞之门,九年足不出户。但我们是否能做到?我的寺院有一位出家人,最初,他在喇荣最高处修建了一座闭关房,静修了六、七年;后来他回到炉霍寺院,建了一座小木屋,潜修十多年;而后,他前往拉萨附近的圣地,在三四年中闭门冥思。



前不久,他回家看望母亲。有人悄悄往他包里塞了五百元,他坚决退还给那人。还有一次,在山洞闭关的最初两年中,他只吃糌粑和酥油,没有任何蔬菜。有两位出家人朝山洞时,发现他几乎一无所有,就将三百元钱留于洞中。他发现后,追上四、五公里,把钱塞入他们手中。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在二十多年中,他除了夜晚十一点到三点稍作休息、其他的时间里,一日禅修几座,座间做大量功课,无有散乱,精进修行。

 

这样的人,是世间的珍宝。他已完全看破世间,放下了对财物、名誉、食物、睡眠和异性的耽着,以全部的生命和热忱,献身于佛陀智慧的实证,过着神圣的修道生活。也有人在阅读某位成就者传记之后,追随伟人的足迹。但很快,他会在山洞里感冒、发高烧、拉肚子,受到各种突如其来的疾病和违缘的袭击,不得不黯然离开,结束他的闭关生涯。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如果我们不能知足少欲,几十年如一日过严格简朴的修行生活,虽然形象上是修行人,但佛教甚深的奥义却没有融入于心,既不禅修、也不研读经论,更不致力于社会公益,则已虚掷了宝贵人生。



佛陀的教义是那么深奥、完美,就像南瞻部州上方无垠的虚空。


然而,希求佛法之人如此稀少,这是为什么?


这种现状,既和众生的福报有关,也和佛教徒关心的面向有关。佛教一家,佛陀的后学者切勿耽执于一宗一派、一己之上师而各立茅棚。


佛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的理念,任何一个上师和教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传承弟子。


如果佛教徒以弘扬佛陀慈悲智慧的精神为己任,众生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快乐和利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