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获得团体总冠军,捧回省赛“挑战杯”!

青春川大 2022-10-07


5月22日至24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举行。本次大赛由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承办。在本届省赛中,我校学生团队共斩获1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以一等奖数量第一、获奖项目累计总分排名全省第一,捧回集体奖最高荣誉“挑战杯”,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我校学生团队《心相瓣--基于自由基聚合交联的可预装人工主动脉瓣》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在大赛闭幕式上进行公开路演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获奖作品展示


科学发明与制作类



瞬态传动摩擦学性能分析技术及应用


报送单位: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负责人: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生高攀

指导老师:蒲 伟  高志华  马丽娜



项目简介:团队针对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在瞬间变速、高速重载等极端工况下易发生界面失效的卡脖子难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动界面瞬态摩擦学分析软件,首次实现了瞬态传动界面润滑、摩擦磨损与疲劳寿命的高精预测,攻克了极端环境下传动界面异常失效的技术瓶颈,已应用于国产机器人减速器,并扩展应用于XX卫星平台、美国卡特彼勒传动系统的研发。


界面瞬态摩擦学设计技术

左右滑动查看


高效长寿命传动件研制






科学发明与制作类


定点追踪与深度可视化的半自动

腰椎穿刺与检测装置


报送单位:华西临床医学院

团队负责人: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顾芯源

指导老师:吴俣 梅筱琴 尹森林



项目简介:腰椎穿刺是诊治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传统腰椎穿刺操作存在进针定位严重依赖医生经验、术中更换零件增加并发症风险、脑脊液微生物检测过程复杂等问题,存在安全风险且操作效率低下。学生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半自动化腰椎穿刺与检测装置,融合视觉定点自动追踪、深度可视化、半自动化进针、三通电磁阀扭转及脑脊液快速检测五大技术,实现腰椎穿刺操作的精确化、安全化和高效化。






科学发明与制作类



3D打印精准适配多层级仿生骨诱导

椎间融合器

报送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团队负责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生雷皓远

指导老师:周长春 罗佳 樊渝江



项目简介:柱系统病损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项目针对常规脊柱融合术存在产品下沉、脱落,引起患者术后疼痛、面临二次手术等问题,通过采集患者病损数据,精准定制个性化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融合器利用3D打印精确成形毫米级宏观外形、微米级仿生微孔、纳米级活化表面,并负载骨诱导活性材料,成品精度高、质量好、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新骨长入快、锥体结合稳定,兼具外形适配、力学仿生、主动骨诱导融合等功能,大动物模型骨融合率大于95%。 






科学发明与制作类



高耐候阻燃超双疏水性涂料的

设计制备与应用


报送单位:化学学院

团队负责人:化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春波

指导老师:王玉忠 宋飞 付腾



项目简介:建材和织物的易燃性是民居火灾的主要隐患之一,但现有防火涂料存在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耐候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广泛应用。团队将多种无机微、纳米粒子与氟碳表面处理剂相结合,研发了一类可在材料表面构建微纳多尺度悬挂结构的水性涂料,通过多组分的协同效应实现了材料的高效膨胀炭化阻燃和表面高耐候超双疏性。相关技术可应用于木材、纺织品等多种基材,具有绿色环保、性能优异、长效耐候等优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学发明与制作类


心相瓣——基于自由基聚合交联的

可预装人工主动脉瓣


报送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团队负责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生周仲毅

指导老师:王云兵 雷洋 郭高阳



项目简介:团队采用“自由基聚合交联改性方法”、“水凝胶复合干燥瓣膜技术”和“瓣叶材料细胞再生长技术”研发的人工心脏瓣膜,颠覆了传统瓣膜材料采用的“戊二醛交联方法”,突破了其必须湿态保存的使用局限,提升了瓣膜的生物相容性和使用寿命,在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并发症的同时首次实现了组织原位再生。项目目前已完成大动物实验和0期临床试验。


左右滑动查看






科学发明与制作类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模态肺炎

AI辅助诊断系统

报送单位:华西临床医学院

团队负责人:华西临床医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经纬

指导老师:王成弟 李为民 章毅



项目简介:肺炎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团队对35万余名肺炎患者的上亿份影像及多维临床数据清洗并结构化,实现AI自动化入库。研发出多模态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以肺实变为主要病变标记,辅以包括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血沉在内的20余项临床多维数据,将传统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不足70%提升至92%-100%。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用于自动分割核磁共振图像中鼻咽肿瘤的高效、优质、低参数量的新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报送单位:软件学院

团队负责人:软件学院2017级本科生唐品

指导老师:王艳



项目简介:鼻咽癌在中国发病率最高,也称“中国癌”。治疗鼻咽癌需要进行化疗,化疗首先就要确定鼻咽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团队实现了对核磁共振图像中鼻咽癌肿瘤的自动划分,将勾画肿瘤位置时间从十几个小时缩减到半小时以内,并且大大降低了误诊率。团队研究成果论文已于今年在SCI Q1区发表,相关软件著作权两项。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报告



典型金融主体的风险识别预警与防控对策研究——基于全量裁判文书的大数据挖掘


报送单位:法学院

团队负责人: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瑞坤

指导老师:李鑫 翁洋



项目简介:团队从法律视角对职业放贷人等非典型金融的现状、风险点和规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基于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全量裁判文书数据大数据,团队采用法律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将全国、全域、全量的裁判文书,通过语义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形成标准数据集,对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和分析,形成实证分析材料。同时,团队对法官、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访谈,形成质性研究材料,实现了非典型金融主体甄别的5个衡量标准、9个认定指标,并从金融立法、司法、执法、消费者、提供者5个维度提出了风险应对策略。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自杀干预对策研究与应用——基于对8502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

报送单位:华西临床医学院

团队负责人: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硕士生梁楷利

指导老师:赵莉 黄晓琦 石学丹



项目简介: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作品通过收集8502份有效学生及其家长问卷,从个体、家庭和学校三层次,及心理问题和家庭环境等多维度分析中小学生自杀现况及影响因素,并结合个体深入访谈和文献研究定性资料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基于此本作品构建了小学生以“家校共育父母课堂”为核心,中学生以“心理问题筛查防治”为核心的干预对策,并已实际应用于5所中小学开展实践,建立了全国服务性学习志愿者联盟,将实践模式和研究成果进行全国推广和交流。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报告



守护与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策略与路径选择——基于四川传统村落的实证调查


报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赛学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何政蓄

指导老师:曹萍 张学昌



项目简介: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四川的传统村落在西南特点的基础上还具有着显性的村落功能完整,历史遗存显著,生态和谐共生的特点,具有以多元共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团队以四川省33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层抽取“10+30”样本展开实证调查以发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多元共治理论为核心关切延伸出PGSMV框架思路以铺就政府搭台,产业立本,文化铸魂,人才引路,生态融合的保护性发展道路。目前项目团队已为二期样本10个村落完成因情归策。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报告



抚医患之殇,慰社会之痛——基于全国896起暴力伤医事件和医患访谈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报送单位: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团队负责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本科生吴梦瑶

指导老师:潘杰 刘昕杰 杨芊



项目简介:本研究聚焦医患关系,关注暴力伤医这一冲突形式,收集了2013-2019年我国有关暴力伤医的896份裁判文书,描述暴力伤医事件的时空分布、医疗机构特征、医患特征、具体诱因,并结合对医生和患者的访谈,分析了地区宏观因素、医患双方、医疗机构、医疗体系、法律、媒体舆论等对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的影响。团队分析借鉴了以华西医院为主的中国暴力伤医治理的优秀案例,总结中国治理方案,提出了可动态循环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防控模式。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报告



赓续与弘扬:长征精神引领脱贫攻坚路径研究——基于长征沿线甘洛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的案例


报送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团队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罗钰婷

指导老师:刘润秋  纪志耿



项目简介:研究遵循“文献研究→学理逻辑→实践研究→总结成效→问题剖析→路径优化”的研究思路,选取见证长征沿线重大事件的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古蔺、甘洛、泸定、小金以及松潘县作为调研对象,探究长征精神引领五县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效。在此基础上,梳理长征精神引领脱贫攻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路径。研究一方面旨在促进长征精神引领作用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旨在总结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样本,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89年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在国赛中荣获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左右滑动查看


本届“挑战杯”校赛自2020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各学院(系、中心、所)积极申报、精心指导,来自全校各学科门类,跨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的700余支学生团队参与校赛角逐。校团委专门开设了《以“挑战杯”竞赛为依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公选课程、组织项目培育训练营、优秀作品阅览室、专题辅导讲座,对参赛项目进行培育孵化,并予以专项孵化经费支持。校团委会同学校科研院、社科处等单位,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遴选优秀项目参加省赛。今年11月上旬,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终审决赛将在我校望江校区举办,届时我校参赛项目将与来自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参赛项目同台竞技,让我们共同期待我校项目在国赛中再接再厉,斩获佳绩。


by/

责编丨贺睿欣 孟焕


热文速递丨

初心向党 歌唱祖国——红色经典云拉歌活动第一期来啦!

柚说党史 | 航天精神 | 漫漫夜空中最亮的星

125校庆 | 有奖征集,川大校友文创设计大赛来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