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以梦为马,追逐星辰

青春川大 2022-10-07

“嫦娥”问月、“北斗”指路

“天宫”揽胜、“祝融”探火……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就是把过去古老的神话照进了现实




神舟十二号飞船的伟大突破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7月4日,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并安全返回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事实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航天员,还是研发团队,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航天员的高水平训练

     本次航天员选拔采取“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模式,航天员聂海胜和刘伯明均参加过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则是首次参加。为了适应太空中的特殊环境,本次任务周密制定了航天员的训练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航天员刘伯明说:“这次任务出舱活动时间大幅增加,任务更加复杂,为此,我们进行了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特别是穿着我国研制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我们更加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左)准备出征


航天员聂海胜在进行空间站任务模拟失重环境水下训练




高尖科研成果的注入

     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十二号飞船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其效率之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长度约9米,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舱结构。神舟十二号飞船在此前飞船基础上性能提升的过程中,国内科研成果的应用功不可没。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将北斗导航终端引入飞船设计;依托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节约了任务成本。从入场那一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就期待着发射这一天的到来,“神舟十二号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飞船,可以说,它已经完全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载人飞船研制目标。”


 神舟十二号飞船模拟图




航天精神的代代传承

     在诸多技术保障背后,是整个载人航天队伍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内核。在两个多月之内,同时开展两艘飞船的总装、测试及后续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技术厂房总是在深夜依然灯火通明,工作24小时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他们没有一丝放松懈怠。“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神舟十二号的全部工作,这是属于神舟队伍的骄傲!”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指挥何宇说。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指挥何宇


总书记讲话精神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今年从太空传来的第一条好消息了。5月15日,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带着“祝融号”火星巡视车,成功登陆火星;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一艘艘飞船、一颗颗卫星升空的背后,都是祖国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彰显着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卓越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反复强调科技创新、科技自主的重要性。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2020年9月11日 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


对青年人的启示

     中国航天用实力写就了非凡。探索广阔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也应该学习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绘就别样的青春色彩。


“特别能吃苦”的奋斗底色

     不分昼夜的超负荷工作,使得航天人在茫茫戈壁上开发出“神舟”系列飞船;种种“魔鬼训练”的鞭策,是航天员成功完成任务的扎实基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我们要像航天人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奋斗锻造力量,不断发光发热。


“特别能战斗”的攻坚胆色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而这一点点的背后,正是一种直面挫折、无惧无畏的战斗精神。面对困难,我们应当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从“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中汲取“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自立自强精神。


“特别能攻关”的创新亮色

     创新决定未来,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航天人的不懈探索、勇于创新,使得他们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难题,掌握了众多核心技术。我们也应当秉持创新创造的精神,以奋斗为梯,全力以赴,勇攀高峰。


“特别能奉献”的担当精神

     遨游浩瀚、逐梦九天,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中国航天日将青春华章融入祖国事业,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写就忠诚的誓言。殷殷家国情,拳拳赤子心,我们应当秉持精忠报国的理想信念,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五十年前唱响的“东方红”依旧回声嘹亮

而中国人的航天梦也正在扬帆起航

每一位青年也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向前

愿我们每一位青年都能乘千里风

破万里浪,用奋斗描绘青春绚丽色彩




by/

文案|赵天浪

编辑|黄琳景

责编|李韵佳 包佳平


热文速递|

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上的今天7月11日

榜单 | 6月川大微信公众平台排名大放送!

@川大青年学子,这里有一份倡议书请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