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红色书信,育家国情怀 (四)| 战地中秋月

青春川大 2022-10-07

品红色书信

育家国情怀


前言

   柚声百年岁月,家书寄情千古。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四川大学校园广播西柚电台。欢迎收听“品红色家书,育家国情怀”系列节目。

   探索新问题,建设新中国。今天,西柚将带大家走进少康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感受1953年来自朝鲜的战地中秋月,异国思乡情。





一封家书


  “尔钧同志,你没有来过朝鲜,你知道朝鲜秋天的景象吗?”

    浅浅的问句像一封写在叶子上的信笺,它轻轻地落在风里,落在丰饶的秋天里,载着满腔热忱与深情,归家去。

    他们是最勇敢的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保人民,卫国家,让红色的花盛开在异国的土地上。这封家书就出自最可爱的人之手,他也是最生动的人,抬头望着异乡的月圆,于是就想起了故乡。

    这封家书的作者叫邵尔谦,后来改名为少康,1929年生于北京。1949年3月,他自愿参军入伍,在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炮兵第二师文工队任队员、演员、乐手、创作员,1950年    10月16日入朝鲜作战。写下这封家书的时候恰是1953年,解放战争已经基本胜利。这是一封写给弟弟的信,字里行间难掩作者因年轻而蓬发的活泼与雀跃,也难掩因胜利而高燃的浪漫与豪情。

    此时又恰逢中秋夜,眼前的欢欣景象自然与先前不同。

  “我没有看到他们吃过月饼。有用籽油、豆油摊‘弦水’吃,再吃点麦芽糖,喝点米酒,这就是一般农民的过节生活。这算过节改善伙食吧!你想,这样生活条件苦不苦呢?这要与中国人民过节生活相比,是艰苦的。他们可是很高兴的。一年来,春耕夏锄,在敌机轰炸和破坏下,战胜了一切困难,现要收获了。”

    是啊,要收获了。一个勤劳、勇敢、乐观的民族,终于在最应收获的季节摘下了革命的果实,那些埋在土里的牺牲与热血,终于在朝阳升起时拥有了新生而崇高的意义。和平是一个藏在叶子里的果实,圆润却又咸涩,然而中朝民族将它紧紧握在手里,从中看见了向上而茁壮的种子。

    年轻人伏在桌子上,向家乡写信。他关心起弟弟的恋爱,猜测着家里的态度,拉起家常来就如在巷口碰见般亲切随意。然而事实上,青年已经离家多年。

    金色的秋天,要用多少个灰色的日夜才能换来;又是何等的精神,才能将尘土飞扬的疆场染上光华。

  “在朝鲜这三年的样子,有几个月夜我是忘不掉的。一九五〇年十一月的月夜,是我初经顽强军事劳动的一天,我可没有熊,我跟战士们一样干。你知道,秋天是打仗的好时候,有月亮也是夜战的好时候。一见到月亮,或是见过中秋节的月亮,都要有些想法。”

  “一九五二年的中秋节,比起以往的日子更有意思。我正随部队参加一次反击战。月亮还没有上山时,我同一个同志野地里割荒草,敌人的冷炮在附近不住地落。进入阵地已经四天了。连夜挖阵地,白天便伪装起来,到山上去砍木料,晚上再从山上拉下来盖阵地,都对月亮感觉兴趣呢!”

    家书里的一句一顿都十分可爱,浸染了革命浪漫主义的字句让人禁不住嘴角上扬。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喷薄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才更能感受到志愿军们经历过的艰难与困苦。无数的战斗在笑谈中被一笔带过,艰苦的环境也是因为战士们的革命热情才变得温暖。面对流血和牺牲,他们更加珍爱生命;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他们更加想念祖国,思念亲人。这注满感情与生命的信件,是志愿军们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也是共产主义在漫漫长夜中的光照。

    月亮圆了又缺,几十载春秋已过,解放战争这一场光荣伟业也被人民群众铭记,刻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那些可爱的形象至今鲜明,一首悠悠传颂的歌至今洪亮:“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力量,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人类一定解放,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照亮一代又一代扬帆起航的人,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闪耀到如今的新时代。它将继续照耀,远航的探险家必将抵达目的地。


结语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先烈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将红色江山世代传承下去。

    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by/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采访编辑部|严广辉 戴鑫雨

播音主持部|金若涵 韦睿铭

后期技术部|杨敏 王祚临

网络宣传部|曾泓力

编辑|黄琳景

责编|杨靖源 林子涵

热文速递|

今天,缅怀双“星”!

520限定 | 你有一份520定制星座礼物待查收~

全国“智慧团建”小程序上线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